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5日 17:20   新浪教育

  院系概况

  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科学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70年代初期就开始开展了兰州光化学烟雾污染、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等科研和教学工作。北京大学于1978年获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点授权,1985年获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点授权,2000年成为国家第一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同时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点授权。2002年和2007年环境科学博士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一级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下属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和环境管理系,以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为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学院还组织了环境与经济研究所、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8人,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学术骨干、新老结合的队伍,平均年龄40岁,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7%,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5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人才4人。“全球与区域大气环境化学”研究队伍于2006年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一批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负重要职务,唐孝炎院士任联合国环境署臭氧层损耗环境影响评估组共同主席。张远航教授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IUPAC)环境与化学学部国家代表、联合国大气棕色云(Atmospheric Brown Cloud, ABC)计划亚洲科学工作组副主席。 朱彤教授任国际全球大气化学(IGAC)科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国际大气化学与全球污染委员会(CACGP)委员,近10位教授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

  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学研究注重基础研究与决策支持并重,并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由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社会和国家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院的科研工作十分活跃,人均科研经费多年在北京大学各院系居首位。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大气化学、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水沙与水环境科学、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健康。为保障2008北京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学院基于在北京地区10余年的研究基础,组织了国际大气化学研究计划(CAREBeijing),负责制定《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该措施获国务院批准实施,为保障奥运期间优良的空气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我国跨省市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典范,并推动了区域环境管理的转变。学院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开展了长达20余年的长期研究工作,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国际城市群区域空气质量研究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一个范例。学院承担了国家水专项两个项目,在云南滇池的富营养化和湘江的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基于扎实的研究成果,学院为国家的环境管理制度变革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直接决策支持。

  学院的科学研究支撑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突出成绩,2009年学院的大气化学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2篇研究论文,并在多个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以专辑的形式发表学术成果,学院的国际环境履约团队获2004年国家环保局臭氧层保护特别金奖,2005年美国环保局保护臭氧层奖,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纪念维也纳公约20周年”保护臭氧层贡献奖,2007年美国环保局保护臭氧层奖20年“Best of the Best award”。

  培养理念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体系,负责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人才基地的建设。学院在北京大学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基础上,系统培养学生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着力培育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继续深造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培养本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型人才为核心,在4年的时间里体现以下人才培养的理念:

  加强基础。环境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本科生阶段将着力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环境学科的专业基础,培育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潜质;

  强化能力。作为应用型和问题导向型的学科,将通过系列的课程实验、实习、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识别-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倡导研究性学习。学生有机会获得多种类型的本科科研计划,通过自主的科学研究课题主动探索环境问题,认识环境学科的研究方法;

  培养国际化视野。学院积极推动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生有机会参与国际性研究计划,和国际化的暑期课程,如我院每年4名学生参加五国八所著名高校组织的全球可持续性(Global Seminar of Sustainability)暑期课程。

  北京大学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是老师和同学们携手走过的,学院最宝贵的资源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优秀学生,北京大学欢迎全国有志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学子加入我们的队伍,共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