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哲学专业、哲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学院概况
北大哲学系创建于1914年,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九十多年来,已培养9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如梁漱溟、胡适、朱自清、汤用彤、冯友兰、熊十力、顾颉刚等曾在这里求学或执教。北大哲学系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4人(教授32人、副教授29人、讲师3人),其中49人具有博士学位,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一批闻名海内外的教学名师与知名教授,每年发表专著20余部,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4人,在读双学位103人,在校硕士生166人,博士生237人。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的,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学生有一半左右将会转入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等。最近两年本科生就业率均达100%,约46%的毕业生就读国内研究生,16%出国留学,38%直接就业。
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宗教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引领时代的哲学高级人才,以及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确立专业优先、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哲学人才。
作为中国建系最早、影响最大的哲学系,哲学系的本科教学,既继承北大哲学系自身的学术传统,又吸纳海内外同行的新思想,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软环境,形成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致力于中国哲学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综合创新,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未来哲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本科生培养实行导师制,特别注重社会实践、论文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完全采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具备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环境。
专业设置
新生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课程包括: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导论等;第四学期分专业方向选课,两系共有以下三个专业方向。
哲学专业
该专业始于1914年,培养具有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较高的哲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人才以及具有广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形而上学、美学原理、科学哲学、伦理学导论、知识论。
哲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该方向始于1987年,原为逻辑专业,2003年改为现名,培养兼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科学通史、科学哲学、博物学导论、科学传播导论、科学社会学、逻辑史、逻辑哲学。
宗教学专业
该专业始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的本科生宗教学专业,培养宗教学理论人才和宗教事务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宗教哲学、中国宗教史、宗教社会学、基督教史、道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伊斯兰教史、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宗教现状与宗教管理。
附:哲学系专业课程设置
哲学专业 | 宗教学专业 | 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
哲学导论 | 宗教学导论 | 科学通史 |
中国哲学史 | 宗教哲学 | 科学哲学 |
西方哲学史 | 中国宗教史 | 博物学导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 宗教社会学 | 科学传播导论 |
形而上学 | 基督教史 | 科学社会学 |
美学原理 | 道教史 | 逻辑史 |
科学哲学 | 印度佛教史 | 逻辑哲学 |
伦理学导论 | 中国佛教史 | |
知识论 | 伊斯兰教史 | |
现代逻辑基础 | 宗教现状与宗教管理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