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通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已经发展为拥有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古代建筑四个本科生专业(专业方向)的学科齐全的文物考古教学科研单位。本年度本科招生的专业有:
考古学专业
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创建于1922年,现今作为国家该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的教授和副教授,考古教学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和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中心。本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进行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的初步研究。
博物馆学专业
博物馆学专业创办于1988年,该专业依托于首都北京为数众多的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和高水平的专家队伍,现拥有一座现代化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与国内外博物馆学界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密切联系。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此外,文物研究、文物保护、工艺美术等方面的课程,更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文物建筑专业方向
文物建筑专业方向是应国家文物事业的急需于1998年设立的专业。主要培养文物建筑保护、维修以及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和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建筑学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学、考古学和文物保护的方法和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和美学修养。毕业后能够从事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工作,为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去向
数十年来,北大考古学科毕业的学生遍布全国各文物考古单位和高等院校,并成为中国考古文博事业的中坚力量。此外,我院培养的留学生也大多成为所在国家的著名学者。
考古学专业的毕业生既能够从事考古、文物和博物馆工作,也能够适应人文社会科学各相关方面的工作,并为继续深造,攻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博物馆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除了进入各级政府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或成为各类博物馆的业务骨干外,还可以继续攻读博物馆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文物建筑专业方向的毕业生除了可以继续攻读文物建筑方向的研究生外,还可以选择到国家文物部门所属的古代建筑研究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等工作单位。
表:近两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年份 | 保送研究生 | 出国学习 | 文博机构工作 | 企业工作 | 继续考研 |
2008 | 56% | 20% | 7% | 10% | 7% |
2009 | 59% | 9% | 0% | 23% | 9% |
附:专业主要课程设置
考古学 | 博物馆学 | 文物建筑 |
考古学导论 | 博物馆学概论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考古学(上) | 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 | 建筑设计 |
中国考古学(中) | 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 | 现代建筑构造与结构选型 |
中国考古学(下) | 博物馆藏品管理 | 中国传统建筑构造 |
田野考古学概论 | 博物馆实习 | 文化遗产参观与测绘实习 |
田野考古实习 | 文物研究与鉴定 |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