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观点:当好“二流大学”其实就挺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6日 10:37   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据4月15日《长江日报》)

  许智宏院士的话,说出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在这个问题上,许院士与很多大师都持有同样的观点。正如梅贻琦先生说的那样,“大学之大,并非有大楼也,乃有大师也”。大学真正的荣耀在于,培养出了多少推动学术发展和文化创造的“大师”,而这,也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因素。套此“标准”,显然我们还远远不够格。

  以大师作为旗帜,发扬传承引领社会和时代的大学精神,这是大学天然的责任与使命。不论中外,评价一所大学是否称之为“大”的重要标准,就是大学在维护人类精神文化价值传播方面的贡献。巴黎大学、柏林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全部拥有20位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蜚声世界的学术、文化大师倍出。在美国历史上,哈佛大学培养出众多成就杰出而举世公认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等。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几乎所有的革命先驱都出自于它的门下,它被称作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先后诞生了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获奖者,他们的一举一动决定着美国的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所以哈佛是世界一流大学——而我们呢?

  以最高学府北大、清华为例而言,在上世纪30年代,大众还可以看到大批的国学大师在北大、清华等学府中“指点江山、激扬思想”,如胡适、朱自清、沈从文、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但在近十几年来,具备如此人格魅力与学识影响的教授学者却少之又少,引以为傲的传统人文精神正在流失。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重科研、轻教学的氛围非常浓厚,且建立起了功利的考评机制。所谓“一流”教授搞科研,“二三流”教授搞教学。教学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一所合格的大学需要合格的教授来教出合格的学生——连教授都不“教”不“授”,谈何出大师、奔一流呢?

  当然,做不成“世界一流大学”其实也不耻辱,因为“一流”始终是少数。大学存在的价值,不在于是“几流”,而是发挥育人与学术的重要社会性功能。只要功能作用发挥良好,当好“二流大学”其实就挺好。问题就在于,我们有些大学本来就只有“二流”的水准,却非要盲目地去追赶“一流”,不仅浪费了太多太多的资源,也导致其丢了芝麻也没捡到西瓜——最终,连“二流大学”都当不好。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