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合肥,气温还在缓缓地爬坡。中科大少年班学院的教学楼里,有些男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换上了T恤、短裤。这样的装束看上去就像是准备打一场球赛。忽然,教室里跑出来一名高个戴眼镜的男生,迈开两条长腿,就像踩着一副弹簧,一蹦一跳地下了楼梯。
“外界对少年班有很多误解,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是只会数理化的木讷‘天才’,也不是高智商低情商的懵懂少年,他们爱好广泛,活泼开朗,是个单纯、快乐、充满朝气的群体。”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义英如是说。
近日,刚刚“升格”为学院的中科大少年班向媒体开放,这些世人眼里的“神童”首次接受记者的采访,向社会展示他们的生存状态。
少年班班主任黄松筠说,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真没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接触其他孩子时,才觉得自己的学生有些不一样:“他们自由活泼,做事投入认真。”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最早的“试验田”,中科大每隔几年就会对少年班的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作出适度调整,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树立起自由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少年班,自由不仅仅是生活细节上的无拘无束、率性所为,更体现为一种理念、一种精神。
“自由、自主、自信。”在现任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教授看来,这就是新一代少年班学生的特质。
自由思考——没有经过高三的折磨,他们的大脑总能天马行空
“后脑勺与智力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有点“雷人”。不过,少年班2006级学生方静入学之后,一度把它确立为研究方向。这期间,老师并没有给他扣上“不务正业”的帽子,相反提供了不少专业上的建议。
“长笛又称白银笛,真是白银做的吗?”很少有演奏者会在意这样的问题。可是,中科大“西洋乐团”的一位长笛手,却对此陷入了深深的怀疑。经过研究与考证,这位来自少年班的同学兴奋地告诉团友,“它的材料其实是白铜和镍。”
“年轻人必须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对自然的神秘感。”据陈旸介绍,由于少年班招生面向高二及高二以下的中学生,“他们没有经过高三阶段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创新能力没有受到遏制,很多东西都被保留了下来。”
“就像一张等待被书写的白纸。”学生进校后,可以充分地接触各个学科领域,“自由地选课、自由地选专业、自由地选导师”。
“选课非常繁琐,需要申请、登记,不过在这里,统统交给老师了,我们只要填个单子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疯狂地选课了。”更让王宪思同学兴奋的是,“多选还不要交钱!”
在少年班,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选课狂人”比比皆是。“有同学毕业时已经修到了300多学分,等于拿了两个学位!”
“到底该学什么专业?”经过一年的基础课学习之后,很多少年班同学都会冷静下来,困惑也随之出现。
“先试听1个月,然后再做决定。”老师往往开出这样一剂药方。“如果觉得不适应,再调换。”
不过,在少年班可没有“一锤子的买卖”,即便作出了决定,也还有更改的机会。
“一位女同学从少年班转到了外系的金融专业,后来又转了回来。”如此“折腾”,老师倒是不厌其烦。
“老师的责任是引导,而不是塑造他们。”1985年起执教少年班的程福臻教授认为,“他们年龄还小,不能划定一个死的方向,也许他们的经历越丰富,对今后的科研贡献越大。”
即使固定了专业,也可以跨专业交叉学习。学院并不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某一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如果导师同意,完成两个或3个专业的部分课程也可以毕业。
陈旸觉得,过去办少年班像开食堂,现在更像是开饭店,“你可以点菜,想吃什么,我们来做,不能满足的,还可以通过国际交流的方式来实现。”
自由发展——智商高的孩子也最会玩儿
“少年班的学生最会玩!”这几乎是科大人的共识。
2009年学校迎新晚会的节目单显示,整台晚会共有20个节目,少年班同学参与表演了7个。此外,全校70多个社团中,10个社团的负责人出自少年班。
相比学习成绩,少年班同学更乐意介绍其他方面的“辉煌战果”:近四届“巾帼杯”女足邀请赛,取得一次冠军,两次亚军,一次季军;每年的学校辩论赛,少年班多次夺冠;2009年校田径运动会上,少年班学院代表队男女团体总分夺得第三名……
“我们当时比他们土多了!”少年班毕业后留校的李震宇老师非常羡慕如今的少年班同学。在他看来,师弟、师妹们爱好广泛,注重全面发展,“一旦对某一领域产生兴趣,就会深入下去”。
来自哈尔滨的张皓宇,中学时曾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玩过“火把变玫瑰”,轰动全校。进入少年班后,他购置了不少装备,继续钻研魔术。现在,这名“魔术师”的表演成为校园晚会的压轴节目。
赵若灿酷爱唱歌,擅长作词作曲。凭借一首原创歌曲,他一路过关斩将,勇夺校园歌手大赛冠军。现在,他已成为下届“炫音社”掌门的不二人选。
王宪思加入“民乐团”后,苦练琴技,拿到了业余10级证书,并且成为副团长。“科大没有艺术特长生,所以我们不会被专业选手‘秒杀’。”刚满18岁、即将毕业的王宪思一脸的得意。
这个自称“过去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的男孩向记者坦言,大学4年,通过社团活动的锻炼,提升很快。“否则,今天同样不会开口和你说话!”
“一些少年班的毕业生反馈,刚工作的10年里,常常遇到发展的瓶颈期,这期间他们感到,智商不是第一位,包括情商在内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中科大党委副书记鹿明介绍,少年班学院因此特别注重学生其他方面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自由与控制——少年班家长QQ群里“谍影重重”
小小年纪,离开家长的监督,来到一片崭新的天地,有初来乍到者欢呼:“自由了!”
不过,面对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与自我管理的大学生活,不少同学也有了“自由的烦恼”。好在少年班学院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少年班学院“点将”,从全校各院系中聘请62位“一线”的中青年教授作为“学导”,指导同学选课、选专业、制订学习计划,帮助他们了解科研动态、确定课题。
每个工作日的下午,都会有一名“学导”坐镇少年班,接受学生问询。“想进实验室,要写推荐信,也可以找他们。”一位同学悄悄地说,“这可是额外的资源,得主动争取!”
在生活上,少年班宿舍楼实行班主任轮流值班制,班主任每天深入宿舍楼,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地与家长沟通。
而在“千里之外”,少年班同学的一举一动,家长可尽收眼底,这其中的法宝便是“QQ群”。
当初带孩子参加复试,老爸、老妈们相互结识,为了继续沟通,发起建立了“少年班家长群”。后来,班主任也被拉了进来。虽然每位家长之间并不是很熟悉,但他们对每个孩子的名字都耳熟能详,因此在群里,家长借助孩子的名字来命名:“××的爸爸”、“××的妈妈”。
面对班主任与家长的“联手”,少年班同学当然不甘示弱,登录家长的账号,在QQ群上“监听”,还时不时地放点“烟雾弹”。于是QQ群里“谍影重重”,经常上演“间谍”与“反间谍”之战。
自由与责任——不仅热爱科学,也热心公益
“因为年龄小,少年班的学生受到一些优待,你们的‘特权’就是与老师联系得更紧密一些,学习环境更自由一点;不过,不要以为当然就该享受,应当意识到,这是一种责任,是别人对你更高的期待。”程福臻教授经常在课堂上告诫少年班的学生,将外在的自由内化成自身的一种责任,“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天才源于勤奋。少年班学生的时间观念非常独特。
一位班主任听到过学生这样的抱怨:“每天走到食堂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
晚上宿舍熄灯了,很多人的脑袋停不下来,还要相互切磋一番。“我们宿舍的卧谈会很有趣。4个学生分别是力学、等离子体、原子分子、凝聚态专业的,习惯用各自专业的思维和逻辑开一些有‘深度’的玩笑。”刘綦涵说。记者请他举个例子,他歪着头想了想,抛出一句话:“算了,你们听不懂。”
不过,这些惜时如金的孩子面对公益行动、集体活动的召唤时,就会变得慷慨起来,不再计较一分一秒的得失。
自打王宪思和几个同学去过合肥特教中心之后,他就与那里的孩子做了约定,每个月都会过去一次,辅导他们功课,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这个诺言,一直遵守到现在。
金军同学在汶川地震那年入学,因此萌生了扶济贫困、救助孤残的念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之后,他和同学在两天时间里拿出一份缜密的活动方案,跑到学校各个部门寻求支持,然后挨个找社团负责人商谈合作。
就这样,一场主题为“我们在一起”的感恩文艺晚会在校东区礼堂上演,少年班学子公益基金会宣告成立,4万余元善款捐给了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256名孤儿。
“离开少年班越久,对它的体会就越深。”曾经的少年班管委会最后一任负责人陈卿教授很是感慨。2008年3月,筹备少年班成立30周年庆典期间,他在接待了140名校友之后,得出这样的判断:
“这是一群有着独特价值观的人,不仅热爱科学,也热心公益,充满了责任感。”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