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作文夸张失实现象:考生写“死”了30万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 14:37   扬子晚报

  “一年高考作文题目是‘战胜脆弱’,一大批考生的作文中不是说爸爸撞车了,就是说奶奶、外公死了。那年是全国统一命题,据初步统计,在语文高考作文中,学生笔下写‘脆弱’一下就写‘死’了30多万人!”昨天,江苏省写作学会专家就“社会不良学风”问题召开座谈会,其中不少专家就高考不良文风予以了解析。

  不良文风1:

  炒作起哄造就“全民织毛衣”

  “难道一篇文章有三个以上名句就是文采了?”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凌焕新教授提出“我觉得‘文风’需要从小抓起,也就是作为青少年的中小学生,这些最‘纯正’的文风要保留住。学生端正文风就要‘讲自己的话、自己的事、自己的体验’。”对于现在社会上的不良文风,凌教授指出了三个问题:第一是“弄虚作假”。比如现在的“假广告”、“假学历”、“假论文”;第二是“炒作起哄”。现在“炒大款”、“炒明星”、甚至连“炒药”、“炒绿豆”也出现了。第三就是写作上的“空洞冗长”。南大文学院王继志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拿现在网上热炒的‘织毛衣’之歌来说,虽然歌词充斥着脏话,但已经被有些媒体炒成了‘全民化娱乐’。”

  药方:妙手写文章,铁肩担道义

  对于目前的文风状况,王继志教授提出了“妙手与铁肩”的关系。作为一个学者,不光要有妙手去做文章,更要有一副铁肩担起社会的道义。他引用波兹曼的一本书名《娱乐至死》来做描述——不在娱乐中爆发,就在娱乐中灭亡。当所有人都沉迷于表层的热闹,而失去了对精神和深层内涵的追求,那么社会的归宿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全民织毛衣”!

  不良文风2:

  官样文章“长、空、假”

  “受官场文风的影响,不少中小学生的文风也不正,‘长、空、假’毛病普遍存在!每年高考,都充斥着大量这样的文章,而这样的文章都不会得到好的分数。”研讨会上,来自金陵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解析道:“首先说‘空’,不少学生的作文空话连篇,缺乏实实在在的内容。写议论文,好说豪言壮语,好说雄心壮志。实际上,这样的文章他自己都不喜欢。我曾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写?答:大家都这样写,我也这样写,习惯了。这无疑是可怕的‘习惯’!”喻老师解析说,再说“假”,故弄玄虚、感情失真、胡编乱造、哗众取宠。“假”的具体表现有三点:一是太夸张,动不动就“热泪盈眶”,“眼泪哗的流了下来”。就拿98年高考作文举例,题目为“战胜脆弱”,一大批考生的作文中不是说爸爸病了,就是说奶奶、外公死了。那年是全国统一命题,据初步统计,在语文高考作文中,学生笔下写“脆弱”一下就写“死”了30多万人。这样夸张失实的作文以“牺牲”亲情为代价真的令人震惊;二是故事缺乏过程,动不动“突然”、“忽然”,没有自然的连贯性。第三就是太矫情,作文中写到父子、母女情,动不动就说“久久凝望”,“互相紧紧地拥抱”,普通中国人会这样吗?阅卷老师也不会喜欢这样的作文。

  药方:内容要实在,语言要简明

  “学生长期的不良文风,如果变成了日后的生活方式就很危险了。”喻老师举例说,《说苑》中有一句“君子言寡而实,小人言多而虚。”这实际上是在提倡一种好文风。也就是:文章内容要实在,语言表达要简明。长期用不良文风去写作,当表达方式成为生活方式,那就会影响做人了。“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必须坚持作文与做人的统一,想象能力要培养,虚构故事也允许,但不能脱离生活,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这也是高考作文应有的评判标准。”

  不良文风3:

  不说常情,不写常理

  讨论会上,语文特级教师、南京一中孙芳铭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学生的写作已经“不会说人之常情,不屑写人之常理”。“比如学生记叙文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亲情,但却也是现在的学生最写不好的。因为他们的作文无非是生病了父母如何送自己去医院,如何喂药,不会捕捉真情实感的东西。”然而,孙老师分析道,学生写作文写不出真情实感,板子并不能打在学生身上。“首先不少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其实是不愿意‘跟风’写文章,因为这样的文章并不是他们想写的,是为了应试或者迎合成人而作的。”

  药方:“私写作”公开化,让学生说真话

  “为了寻求情感的宣泄,一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私写作空间’。”南艺传媒学院许永教授提到了新媒体的力量。所谓“私写作”就是微博(http://t.sina.com.cn)、博客等写作方式。现在不少学生在真实身份下说的或许是假话,但在网上穿了个“马甲”却说了真话。这样一种方式至少表示学生有说真话的可能,说真话的欲望,不过如何能让学生把“私写作”转化为公开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