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4日 19:19   新浪教育

  学院的学科设置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全部文科学科门类,具有极具优势的文科学科综合实力;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新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需求;近三年人文、社科实验班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有8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在本校或国内外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学院留学生人数居清华各院系首位,约占学院学生总数的1/3,有很好的中外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学院的科研项目、成果和获奖排名位居清华文科各院系首位。

  招生专业:人文学科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

  基本概况

  清华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早在1925年,清华大学就设立了国学研究院,并陆续建立国文、西洋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系所,成为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的中心,也是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吴宓、冯友兰、金岳霖、张奚若、朱自清、闻一多、吴晗、王力、陈达、潘光旦等学术大师都曾在此执教,他们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特色,在治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时至今日,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精神和气质仍然被中外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所敬仰。水木清华的一方沃土孕育出曹禺、钱钟书、季羡林、蒋南翔、费孝通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人文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文科院系大部分教学和研究资源并入兄弟院校。1978年后,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清华大学重新恢复建设成为一所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学校先后恢复和建立了外语系、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社会学系、政治学系、教育研究所、思想文化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并于1993年底,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目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在国内外有相当学术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重镇,学院学科门类设置齐全、布局合理,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外语系、历史系、哲学系、政治学系、社会学系、国际关系学系、心理学系、经济学研究所、思想文化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艺术教育中心等实体教学研究机构,还设有人文学术研究中心、语言研究中心、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工程教育研究中心4个跨学科非实体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2个全国核心刊物编辑部。学院的学科设置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全部文科学科门类。

  迄今为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已经获得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等6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另有科学技术哲学、国际关系、高等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英语语言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还建有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等4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历史学(专门史)国家重点学科和一批北京市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 291 人,其中,正高职111 人,副高职104人;另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9人。在学院现有教师中,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多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百人工程”,有数十人为国家社科基金评议组成员和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教育系统评议组成员。其中李学勤教授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是目前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

  科研成果

  2004年以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82项,省部级项目131项。获得各类奖项200余项,其中包括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第3、4届)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4776篇,专著译著524部。文科科研项目、成果和获奖排名一直位居清华文科各院系首位。

  国际交流

  多年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一直强调国际化开放办学的理念,学院引进多名外籍知名学者成为全职教师从事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学院现有外国留学生(包括研究生)550余人,每年在学院对外汉语中心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学生约1000余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队伍也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中外学生构造了一个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良好平台。

  学院已经与欧美、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或者地区的知名高校形成了众多的学生交流协议,为同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9年,学院外派交换学生130余人。

  人才培养成果

  近三年来,实验班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其中多数毕业生可望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据统计,三年来,均有超过80%以上的实验班学生获得在本校或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专业介绍

  人文、社科实验班以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为基本理念 ;在培养设计上强调基础(通识)课程、学科互选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三结合,重视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综合论文训练)。

  人文学科实验班

  培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宽厚扎实的人文学科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跨文化、跨学科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新闻出版等相关专业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人文学科实验班的培养理念是:注重经典研读,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现实,注意学科的综合交叉,强调人文精神传递和科学精神的培育。

  人文学科实验班学生入学后第一至三个学期,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经典研读、名家系列讲座等课程以及系统的英语学习,培养解读中外经典著作的能力,了解学科前沿的知识和发展趋向,打好专业学习基础。自第四学期开始,分别开设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专业课程,实施双向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经过必要的考核,于文、史、哲三个专业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修的专业方向,同时选修其他两个专业和社科实验班的相关课程。人文实验班为学生的专业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

  社会科学实验班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为宽博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较全面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既具国际视野又具有本土意识,未来能够从事社会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研究及从事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社会科学实验班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重视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少而精,对于方法的强调高于对知识面的强调,重视学术研究训练,强调打好数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社会科学实验班,前三个学期学习基础课程,尤其注重打好数学和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接触专业基础课程,以便同学确定自己的学科兴趣,寻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自第四学期始,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专业的要求通过双向选择,分流到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三个专业方向学习。学生在确定专业后,还需选修其他二个专业方向和人文实验班的课程。

  人文、社科实验班的培养特色表现为:(1)真正做到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2)贯彻“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理念,通过实施体现多学科通识、学科交叉、专业训练三者结合的培养设计,以达成培养文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在培养过程中,抓住重点环节,例如名师授课、社会实践、综合论文训练等,辅以有效措施,例如“新生导师制”等,严格要求和管理,以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

  学院为两个实验班分别配置了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学科带头人皆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他们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多项,都在教学第一线主讲主干课程,并有若干外籍知名学者已被学院聘为专职教师。

  奖助学金

  除学校提供的奖、助学金外,学院设有“院长奖学金”,各系也都有自己的奖助学金项目或奖助学方式,以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一心向学,资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师兄师姐感言

  (1)我们人文实验班的同学,在入学后的第一至第三个学期,接受的是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取之精华、博采众长。人文班这个文科基地将历史、哲学、中文等专业的知识融为一体,再加上经典研读、名家系列讲座等课程以及系统的英语学习,我们在经过系统严格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训练之后,普遍感觉视野开阔了不少。我们培养了解读中外经典著作的能力,更多地了解了学科前沿的知识和发展趋向。当然,启发最大的不一定是记忆性的知识,而是一种视野的开阔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第四个学期开始,在双向选择下,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在文史哲三个专业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修的专业方向。同时,本实验班学生还有很多与国外知名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身边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为中外学生构造了一个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良好平台。

  人文科学实验班为我们的专业课程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他在学科发展、教学改革和管理、学术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教学辅助基本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文科学实验班是我们终身的骄傲!我们相信,他将在清华的发展中熠熠生辉!

  人文5班中文专业孙小芬

  (2)入主流、长大智慧,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是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的契合,是政治、经济、社会环环相扣绝不可分的映衬。

  曾经懵懂单纯的我们踏入校门,在以成就大师为目标的栽培中,享受知识雨露的洗礼,逐渐成熟大气;曾经满心惶恐的我们组建班级,在班主任和导师的带领下,蒙受辅导员的悉心照料,逐渐安心平静;曾经心态浮躁的我们融入学堂,在社会科学的触动下,经受社会现实的考验,逐渐踏实稳重。

  中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内忧外患,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高中的阶段我们的学习方式更像填鸭,接收了信息却不能深入分析和辨别,更加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社会科学实验班的培养计划中,前两年的大学科学习,是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三大热门学科的融合,既扎实了基础,也拓展了视野。而大三之后通过自由选择进入自己偏爱的专业,由知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关爱学生成长的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专业知识的殿堂。因为有两年大学科的积淀,专业学习起来思维活跃而开阔,如鱼得水。

  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并非数字所能完全解释和运作,社会科学的兴盛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让拥有共同理想、致力于让中国更加美好的有志之人在社会科学的汪洋中遨游。

  社科6班经济学专业 王伟

  联系方式

  网址:http://rwxy.tsinghua.edu.cn/

  电话:62794432

  (注:人文学院本科招生联系人:陈琪;招办有事,可直接与陈老师联系,联系电话—86457,13521205662)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