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从高考指挥棒到“就业指挥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7日 08:22   天津网

  天津网评论员 刘卓伟 

  又到高考了,每到一年的这个时候总会习惯性的感慨万千。同样的六月也是高校毕业的季节,赶考的人群与求职的人群在这个季节里交织在了一起。才下考场又上职场,年轻的人们就是这样被吆来喝去。 

  对于那些即将由高中走入大学的同学来说,从人生的“前高考”时期到“后高考”时期无疑意味着一场巨大的信仰转变。从整日琢磨怎么让老师打高分,到成天盘算怎么帮老板赚大钱。将这种转变称之为脱胎换骨也不为过,对于个人来说,其剧烈程度不亚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变点的两边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价值标尺。“高考的指挥棒”从我们学写第一个汉字起,就告诉我们考试成绩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真价值;而“就业的指挥棒”在我们见到高考上帝之后,告诉我们考试成绩原本一钱不值,这个世界只有钱才是钱。 

  两种不同的信仰,折磨着每一个学子的内心。“高考指挥棒”的呼啸声犹在耳边,而“就业的指挥棒”已当头来了一记闷棍。 

  “高考指挥棒”下的基础教育 

  莫道营营为君梦,只是青衿已枉然。 

  若干年前,我奉高中班主任之命,回到了高中教室,向正在为高考奋战的师弟师妹们介绍所谓的学习经验。 

  总体上感觉,这些90后们较之我们那时更坦率一些。如果说在我们那时读书无用论还只是一股暗流,那么现在的高中生则会更坦诚的把这个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讨论。面对同学们关于读大学有什么用的提问,我只能说,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大学是其中最简单的一条。这样的搪塞之语我早在上初中的时候就会了,可是如果我不这么说的话,那岂不是太不给班主任面子了吗?毕竟他的奖金是和学生的升学率直接挂钩的。 

  让大家振作精神迎接一次重要的知识测验原本无可厚非。但将高考推崇到一种拜物教的程度,直到高考要从娃娃抓起时,那就真的是在作恶了。 

  上大学的时候,文学院的同学有一种特别的捞钱路子,那就是替小学生写作文。不要以为这些孩子是在钻空子作弊,他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那些布置作文的老师原本也就是鼓励学生花钱买作文的,只要买到了“合乎标准”的作文就命学生大背特背。待到升学考试的时候,学生只要能够照猫画虎的写出一个类似高分作文的东西,所花的银子就没有白费,而老师和学校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荣誉和赞赏。 

  也许这就是很多重点小学的教学法宝,也许这就是很多小学生的高分秘籍。但我不知道这样的教育除了能教给学生虚伪和钻营之外,还能剩下些什么。应试教育如果已经无耻到这步田地,那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就业指挥棒”下的高等教育 

  小人戚戚空自扰,庸人碌碌为哪般。 

  “赢在起点”的口号是大学校园里职业培训的咒决符水。人们所追求的无非是抢跑一步在起点之初即决出胜负;而人们所畏惧的也无非就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其实人生的成败哪里是起点所能决定的,希腊戏剧中有一句话,“临死之前千万不要说你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你还没有活完呢”。 而就业压力的扩大化,已经让如今的成年学生(即所谓的大学生),从一入大学校门起就变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不安。一进校门就为了一些能让自己的简历看得好看些的东西,你争我夺毫不留情。 

  “赢在起点”这句话原本只配作一个渲染气氛的商业广告,如今却成了大学生人生规划的信条。拼起点的心态让刚刚站上大学起点的学子们患得患失、浮躁不堪。这一时期的急功近利未必会对某个人的一生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却足以让一片校园失去宁静。 

  如今,学科设置、教学评估、学生选择、社会舆论,大学中所有重要的要素已全部向就业倾斜。就业就像进入大学之前的高考一样,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而知识本身的价值却逐渐被人淡忘。很多的大学也变得象那些所谓的重点小学一样毫无自我可言。 

  面对着就业的指挥棒和教育的社会化,中世纪式的学院教育与现今的职业化浪潮越来越不合拍。今天的大学更像是一个不合格的职业培训学校,高等教育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曾经令人神往的学术殿堂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美丽传说。 

  鲤鱼跳过龙门之后,没能腾云化龙,而是落进了水产品批发市场。鱼们被整齐的关在一个个叫做“大学”的水槽里,努力地翻着筋斗吐着泡儿,盼望着早日有食客相中,称出个斤两来。 

  教育不是为了打造精英,而是为了美化生活。 

  评论性的文章,不能只是抱怨。我们总该从“现象”的“幕后”,挖出些“深层”的“原因”,进而“开辟”出某条“道路”,“解决”掉一些“问题”。 

  从“高考的指挥棒”到“就业的指挥棒”,二者在前后实践上可谓南辕北辙。但在这两种看似自相矛盾现象的背后却有着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的教育功利化。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教育都在取悦大众的过程中失去了独立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启迪智慧,而不是节约成本、提高利润。我们不应该要求教育能够立竿见影地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什么实惠,而应该着眼于教育为人格的完善、知识的增长所起到的作用。 

  然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样的辩解太过苍白无力、不合时宜。在一切价值均有金钱来衡量的今天,教育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文化和教育如今都只是一种产业,高考和就业符号所产生的广告效益,足以撕破任何教育机构故作清高的外表。 

  如此说来,我们真的要无能为力了,我们的孩子注定只能去做教育产业包装袋上那夸张的“虾仁”了。一个社会对于生活中任何事情的狂热,都足以让其中的人们失去理智,都足以让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 

  人生的选择千差万别,成功的内涵多种多样,我们的教育不应该臆造出几个“三好学生”和“成功人士”来供所有人效仿膜拜。相反,我们的教育应该给予个人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我们的社会也应该给予教育更多的宽容。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是平凡的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何以一个平静的心态去做一个普通人,要比成天去看名人传记重要得多。教育不是为了打造精英,而是为了美化生活。 

  焚一柱清香,祝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子平安。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天津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