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拉开大幕,各大高校也早已展开生源“争夺战”。倍受关注的“自主招生”因被指将压缩规模,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称,2010年高考的各项改革将继续深入,自主招生的规模不压缩。而今将有8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其中75所是部属高校,5所是地方高校。
视频:各地备战高考为考生提供人性化服务 媒体来源:黑龙江电视台教育部:
自主招生规模并未压缩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今年教育部自主招生选拔试点政策全面收紧,今年要求全部自主选拔试点高校都必须提前报批。
该报道还指出,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教育部之所以全面收紧自主招生政策,正是由于自主招生考试已沦为若干场“小高考”,日益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自主招生考题的高考化倾向,已很难发挥其应有的选拔特长生的作用。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高考的各项改革将继续深入,目前还是在8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其中75所是部属高校,5所是地方高校,地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2%,其他高校比例控制在5%左右,所以自主招生的规模并没有压缩。
各大高校自主招生亮点频出
从2003年教育部在22所高校启动自主招生试点,到今年拥有这一权力的高校扩大到80所。自主招生作为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当前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切入点。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今年,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情况各有亮点。清华大学在全国计划招生3360人。在总体规模与去年持平的前提下,自主招生的人数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复旦大学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考题频出“热词”,“哥本哈根会议、世博会”等词条都出现在考题内,成功通过面试的考生表示,平时看待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养成思考的习惯。
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新政在去年末集中迸发,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推出五校合作自主招生,到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再到武汉大学与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将选拔目标下移到高二甚至高一学生,以改变“一考定终身”、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为初衷的自主招生,正在实现选拔手段、考察方式等方面的突破。
北大首批“校长推荐生”将参加高考
北大从去年底开始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今年初举行的面试中,首批“校长推荐生”都凭借自己优秀的表现获得北大降分30分录取的资格。除已获得保送资格的以外,他们都将参加明天的高考。
根据北大的方案,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提出申请,经过北大同意的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并经过本人同意的学生,可成为自主招生候选人,直接进入自主招生面试环节,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可向北京大学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资格。
虽然不是北大的独创,但由于是在全国推行,影响巨大,因此引起的争论也非常激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进一步深化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北大招办则表示,推荐制是一个“增量”尝试,不会让未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利益受损。
自主招生走过八年争议不断
自主招生这项政策从出台、实施到现在,一直站在争议的风口浪尖。支持派认为,自主招生另辟蹊径,让考生拥有更多选择的自主权,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也不拘一格地选拔出了很多可塑之才。基本上契合该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然而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也不容忽视。有评论认为,这种在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实施多年的录取方式,在中国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从过往被自主招生录取的案例来看,很多考生是因为“特殊才能”被录取的。为了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许多家长把他们送进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些开支对于一些经济能力一般的家庭来说,是负担不起的。甚至还出现考生请假收集证书的现象,这与实施自主招生政策的目的是背道而驰。
自主招生“歧视”农村考生,也成为争议的一个焦点。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远低于城市考生。今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新政“校长推荐制”学校名单,没有一间在农村地区。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制度下,常常是劣势的一方,政策的不公平只会加大教育的城乡差距。
高考自主招生走过8年,历经风风雨雨,毁誉参半。在深化自主招生的改革进程中,充分重视公平问题,勇于采取有力、透明的内外监管监督措施,已经不容忽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将支撑自主招生政策在人才选拔之路上走得更远。(据中新社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