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于丹卢敦基点评浙江高考作文:很当下很思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8日 10:09   钱江晚报

  高考是中国社会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那么语文作文无疑是其中最受关注的景点。高考作文,已经远远超出了考试的本意,而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我们约请了两位教授点评——

  ●于丹(著名学者、北师大教授):今年有三个特点是很突出的,第一就是特别强调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一种社会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孤立地为技巧而技巧不会拿到高分。比如全国卷里说猫有了鱼吃难道还去抓老鼠吗?这个现象我想真正能得高分绝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绝不是说现在猫养懒了,这个社会现象是不合理的,其实任何一种现象的生成一定都有它深刻的理由。都市里的猫,很多是作为宠物来养的,它本身已经不是以捉老鼠作为本职工作了,所以任何一个生物属性的转换跟它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都是相关联的,有些现象你可能觉得它是可悲的,但是动物本身是不能负全责的,因为它的生命属性使然,所以怎样来看待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特定现象。

  第二个特点就是紧扣当下的一些国际概念,如绿色生活、捕鱼,捕鱼从中国孟子的古训一直想到丹麦人的看法,紧扣时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它是给考生一个社会责任的思考,让考生走出书斋去想今天一个中国人、一个大国对于世界的承诺。

  第三个特点就是这次考题中有很多是注重思维方式的考察,这个作文最后会是开放性的,并不导致结论和答案,比如四川卷从点到线到平面到立体,给你一个思维方式,任何一件事情站在点上看,站在线上看,面上还是立体结构,结论一定是不同的,今天这个社会提供了诸多的可能,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他能够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去看世界,观点和方法比结论更重要。

  ●卢敦基(浙江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我儿子今年高考,中午和儿子一起吃饭,听了他对今年作文题的解说,第一反应是题目出得不错。

  反哺一说,出自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与承诺》。上世纪70年代,米德的三喻文化理论,开启了文化反哺和代际传承研究的先河。她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将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玛格丽特·米德着重分析了后喻文化的模式,她指出,在社会变迁的巨大推动下,新的代际传承模式必然出现。原先处于被教化者地位的晚辈能够“反客为主”,充当教化者的角色。

  而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的人生正处在走向社会之际,这个年龄,也时常有一种“反客为主”的跃跃欲试。以后,他们将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角色。反哺与角色转换这样的考题,非常符合他们的身份。

  另一方面,如果纯粹从考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发现,今年的考题,写跑题的相对会少一点,比起空而虚的作文题,考生更有现实的体会和感悟。本报记者 陈骥 整理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