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高考 >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答案及点评 > 正文
“有点意外,甚至可以说措手不及。‘大阅读’答题花了我很多时间,因为对小说平常练习得不多。”昨天上午高考语文科目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们普遍反映“大阅读”的现代文小说有点难度。
视频:名师点评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大阅读”究竟讲了什么?4个题目该从何处着手答题?该阅读题的作者是我省作协常务副主席许辉,而他也是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小说家。昨天,通过记者的专访,他本人对试题进行了解答,考生们不妨参考参考。
事先不知作品“入选”
“之前我毫不知情,今天中午一位朋友的妹妹参加高考,告诉我后我才知道。”许辉在电话那头诚恳地说。如此看来,试卷的保密工作做得还真不错。
许辉透露,高考试卷上的小说和原著相比,还做了改编和删节。“一些段落保留了,一些在起承转合处做了修改。”
对于“入选”高考试题,许辉笑着说:“这说明小说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同时他表示并不意外,“之前上海大学的考研试题就用我的小说作为50分的考题。”
小说原名叫《碑》
试卷中的第13题是让考生给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那么许辉这篇小说的原名叫啥呢?
“就一个字,《碑》。这个‘碑’可从三个层次来理解。”许辉说,一方面是有形的碑,也就是王麻子洗的碑;另一方面是无形的,是罗永才心中的碑,是他对妻儿深切的情感;第三层想表达的是人,这也是一座矗立在自然界中的碑,人有思想、有眼光,人是自然中最高级的生灵,有了人类这个世界才鲜活起来。
展现天人合一的意境
小说仅仅描述的是罗永才这个凡人所做的平常事么?如果不是,那又蕴藏怎样的寓意呢?
“最想突出的还是文化的元素。”许辉解释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哲理很多都包含其中,考生如果能够抓住其中一点,也就差不多理解了。“比如,有个人与自然、与生死,包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小说中是平衡、和谐的;有对活着、对感情、对亲情一点一滴的感受;还有对大自然的尊崇,对生命轮回、生死因果关系的感悟。”
在此立意之下,王石匠这一形象的最大特点也就是他身上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性格。“万事万物皆有规律,人出生后经历年轻,最后衰老、走向死亡,这样的一种生死,王石匠是从容的、是了然于胸的,他的感情也是波澜不惊的,因为大自然是永恒的。”许辉解释说。
不过,对于试题中要求考生分析的景物描写的作用,许辉指出在比较好发现的“烘托”之外,还有“对比”。一方面是活人为死人刻碑,另一方面,一些春天的气息也传递出生生不息的生命韧性。“万物复苏、蒸蒸日上,满眼的柔和、满眼的希望,这也恰是生命轮回的真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