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江省高考命题组解析2010年高考各科命题思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0日 10:03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昨天上午10:30,随着最后一门考试科目“自选模块”结束铃声响起,2010年高考圆满结束。浙江省高考指挥中心监控情况表明,今年高考全省329个考点、1.1万余考场,总体平稳有序,少数考点按照考试管理规程正常启用备用考场。

  从今天开始,我省高考所有科目网上阅卷工作开始,共设5个试卷评阅点,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预计6月20日高考试卷评阅工作结束。

  高考文理科第一批、艺术和体育类本科、高职单考单招划线,将在6月23日左右进行,然后向社会公布,同时,浙江教育考试网提供高考成绩和有关名次号查询;6月24日晚,在上述网站提供艺术类本科、体育类本科综合分成绩分段表、名次号查询。

  作为浙江高考网上填报志愿的唯一网站——浙江教育考试网(www.zjzs.net),将在6月25日8:30开通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邀请了2010年浙江省高考命题组和各地知名的学科专家,对2010年高考的各门学科进行了命题解析和试卷点评。

  语文:凸显试题的时代特色与生活实感

  物理:题量减少,有更多思考时间

  追求时代感,体现生活化。命题在语料选用和题干设置上,特别重视走向时代、走进生活。语言文字应用的语料,涉及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内容,包括地沟油、短信诈骗、遗址保护、世博园零碳馆等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以此凸现试卷的时代特色与生活实感。

  注重文化味,增加情趣性。语言文字应用选择题第2题的四个选项的语料,有三个直接摘编自散文,语句精美,充满诗情画意;实用文阅读题仍然采用社科类文本,但更加凸现艺术元素。试卷还引入了汉字拆拼艺术,此题看似文字游戏,但有利于学生把握汉字特点。

  适应新课改,凸现创新性。试卷的总体结构保持了2009年的基本样式,但在考查点上做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实践。以《论语》题为例,目前市面上大量出版的复习卷、练习册都用了2009年高考选料采用的同一话题,容易导致《论语》学习刻板机械的模式。本题另辟蹊径,着重考查学生对《论语》思想精髓的理解和运用,对中学《论语》教学具有正确导向作用。

  加强开放性,提高有效度。注重在命题中通过各种限制来提高试卷有效度的方法,以避免开放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科学性的弊病,确保妙题不成废题。本卷第 6题,实际上是一道看字写话题,为防止学生写话时的漫无边际,题干中为考生提供了两个示例,这两个示例既是对考生的提示,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

  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

  试题在实验题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化学:关注低碳等热点问题

  数学:大题重创新,自选题重区分

  题型继承了2009年试题的风格,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在试题的设计上更加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和方法,如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等试题的问题设计,更加符合化学逻辑思维。所考查的知识内容加强了对化学数据信息吸收、整合、应用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覆盖面广,并力求在单个试题中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和多方位的考查。如第25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推断物质。

  试题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如第26题以弱电解质的平衡反应为载体,要求学生从图像数据和其他信息中接受、吸收和提取有效信息。

  以试题背景材料的形式,适度地反映了化学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第7题涉及低碳与环保、材料与能源,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史等;第9题涉及新型电池;第25题涉及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模块题突出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化工工艺等的考查。

  保持相对稳定,减轻应试负担。数学试卷结构稳定,题型、题量保持不变,难度配置延续了往年分步设问、分散难点的做法,各类题型呈现“入手容易、拾级而上、螺旋递进”的风格。

  突出双基考查,关注探究应用。试题注意覆盖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以支撑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主干内容,严格做到不超纲、不打“擦边球”。如文(16)、理(17)、理(19)题分别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商家销售预测、体能测试、摸奖促销等为背景设计成应用题,力求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富有时代气息。

  倡导通性通法,强化理性思辨。倡导通性通法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基本理念,各类试题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构思的原创化、叙述的通俗化、解题的大众化,做到重点内容常考常新,试题不偏不怪,解法多样,但考生要准确无误地完成解答,则又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大题重创新,自选题重区分。用多题把关、分散难点的方式调控难度,在创新设计上体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如理(20)题从学生极为常见的长方形翻折着手,把两次翻折后改造成颇有难度的立体几何问题,使考生似曾相识,又不乏新意。

  正视文理差异,定位能力目标。新课程实施后,文理差异十分明显,全卷文理相同题3题,姐妹题5题,完全不同题14题,理科注重考查推理论证与理性思维,文科侧重于简单的推理和数值运算。在抽象思维、运算求解、空间想象、问题解决等方面,与理科相比都作适当降低。

  生物题涉及的主干知识点有:光合作用及影响因素、植物激素的应用、遗传及基因工程、免疫、种群的特征、动物细胞克隆、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探究性实验等。命题材料新颖,答题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分析才能完成,淡化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查,对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探究能力、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等内容考核比例有所增加,以多个角度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试题的呈现方式灵活,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以及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如第3、5题借助坐标、图像等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29、30题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遗传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等。

  背景材料关注人体健康、生物科技知识的联系,突出考查考生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预留思维发挥空间,答题有一定的开放度;如第1题以乙肝疫苗为背景,考查免疫的过程及原理,了解免疫接种的重要意义。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历史新课程主干知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避免考查低层次的机械记忆,体现素质教育和减负增效的要求。

  融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包括解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整体上分析认识历史现象等。如第14 题从两幅牛耕图推理牛耕技术进步的过程、18题从考古新发现和史料记载理解认识明代海外贸易情况、自选第9题对“陆法言现象”的分析等。

  命题凸现文明史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试题反映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许多基本内容。同时注意体现全球史观,将中国史放在整个世界的背景下加以考查,如第38、12题等。

  生物:淡化死记硬背的内容

  历史:凸显文明和全球史观

  英语:选材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

  英语卷在测试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如城市改造和城市发展篇章要求考生阅读时能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数码相机篇章引出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思考,要求考生阅读中紧跟作者的思路和观点,对现实社会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反思。

  整卷对基础的考查,不只停留在对于语言知识的识记与简单再现上,还注重考查考生社会语言知识,即交际用语是否恰当、得体、是否达到交际目的。如单项选择题将语言知识的考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考查,第13、18、19等小题,考查了考生对语言交际能力的掌握;有5个小题考查词义辨析,占单项选择题总量的 25%。

  全卷在选材上兼顾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如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给足信息,语境完整;语言原汁原味,考生在做题的同时,还能欣赏优美的语言。阅读题B篇题材是如何在伦敦租房,考生在考试中能同步学到在英国租房的生活知识。再如书面表达要求考生用英语为班级版校报撰写“每周之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考生要用英语表达身边的事,试题贴近生活,有一定的开放性,让考生有发挥的余地,体现了试卷的人文性。

  整卷语言材料选自英语国家经典著作、主流媒体和中学生经常阅读的书刊,题材广泛,涵盖人文、社会、教育、文化、科技、环保等方面;文体多样,涉及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夹叙夹议等多类型的文章,语言规范、地道。

  地理试题保持了题型、结构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内容上体现了重视基础。试题选材类型多样,试题结构自然与人文比例适当。突出能力立意,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如综合题37题呈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的全新材料,要求考生较全面阐述各个支持系统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试题减少了文字阅读量,适当增加了图表,更加注重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判断和辨析。如综合题36题以南美洲北部为背景,分别从自然、人文角度一一设问,重点考查地理现象的背景分析与原理应用,突出了区域的比较、综合的地理学科特色。

  命题引导考生关注中国及世界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如综合题36题中“非法牧场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隐含了“全球气候变暧”生态环境问题,37题“环境支持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中隐含了“节能减排”。

  试题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试题背景材料中融入比较多的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内容,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高铁、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英国大选等。试题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房价过快上涨问题、政府行政权力滥用问题、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等。

  今年命题在保持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相对稳定的同时,力求稳中有进。在探究性试题的命制方面作了尝试,如第 41题提供了图表和文字信息,要求学生对特定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综合运用课本知识进行探究。

  政治:尝试探究性试题

  地理:文字阅读量减少图表增加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