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华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生命科学学科前景(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7日 15:00   新浪教育

  主持人:有的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人数是颠倒带来的,研究生比本科生多,我们学院是不是这样?

  施一公:你这个评论比较有意思。特别好的国外的一流大学,研究生的人数多于本科生,这是事实。咱们国家经过30年改革开放以后,在某些大学像清华大学这样的学校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清华大学本科生的比例稍微低研究生的比例,在生命科学学院内部,我们研究生和本科生基本相当。但我相信,将来继续发展下去,我们的研究生可能会超过本科生的人数,这也是适应一个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求。

  主持人: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我特别想知道,本科生的同学有没有可能跟研究生、博士生的同学在一块公事,老师有项目不仅请研究生做,还请本科生同学做,会是这样的吗?

  施一公:会是这样的。清华生命科学学院,在去年实行一项本科生进实验室的研究计划。我们原则上要求所有一年级的本科生选择一个实验室。平均每个实验室要接受2—3个本科生。咱们国家的教育太注重灌输知识,不太注重培养技能,咱们学生背书本背的很好,能力很差,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这个实践,跟生命科学研究相关的主要是在实验中培养。当你遇到前人没有答案的时候,不得不自己去摸索。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来进行研究。本科生刚入学的时候没有这种能力,差的很远。我们让他进了这个实验室,一个本科生会跟着师兄、师姐,博士、研究生一块做实验,逐渐这个学生适应这个科研环境,开始用自己的脑子做尝试。清华大学在生命科学学院里面,开始全面实行学生进实验室培养能力的实验。现在我们培养理念是重视能力。我们基础知识很扎实的基础上培养能力。

  主持人:刚才说的是同学们之间的学习氛围,我知道您在生命科学领域当中,顶尖级的专家学者。大家会说你是不是只带博士生,本科生有没有交流?有没有教授也要带本科生的?

  施一公:教授上讲堂是我们学院根本要求,也是清华大学根本的要求。所有做得好的教授都在讲课,而且讲本科生的课其实是我们更看重。本科生是清华的立校之本,任何一个大学本科生都是最受重视的,清华也是这样。无论是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都是最优秀的一批教师在讲课。我们的课程和国际接轨,使用一般都是英文原版教材,这些专业课大部分是用英文上的。你不用担心学生听不懂,这些学生到了清华之后,经过基础训练英文都听得懂。不仅我们对学生讲课的环节很重视,很多高年级的本科生,上了三年级,到了毕业班的时候,他们会有很多机会,和国际上一些大师级的教授,从美国、西欧、日本过来进行交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每年有50次—150次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我们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正常每个礼拜都会有2—5次,非常的频繁。会有相当一批本科生,大三下学期开始听学术讲座,真正接触到生命科学尖端研究。对我们中间有志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是非常难得的。他们有机会向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等等,和他们交流,虽然这些问题很简单,但是我们鼓励学生问问题,在提问题上没有对与错,只有深与浅,跟能力有关。我相信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也非常珍惜这种机会。每一次我们讲座,海外的教授来讲,都会有本科生来。

  主持人:刚才我们通过跟学长、老师们之间的沟通,我听到你也说到给大家进实验室的机会,动手的能力。除此之外,您觉得一个同学学生命科学,如果想成才的话,还需要怎样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呢?

  施一公:非常好的问题。我先说内在条件,再评价一下外在条件,所谓清华能提供的环境。

  内在条件,我非常强调一点,任何一个进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我也希望你的家长支持你这样做。希望你立足高远,不要满足于4年学士学位一毕业就马上进入,把自己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你只要这样想,我们一定可以把你培养成这样的人才,这是我们郑重的承诺。希望你可以立大志,而且尽量不要放弃,当你遇到困难,我们可以支持。我希望每一位申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都不要放弃。

  外在,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加强培养。我举一个我本人的例子,将近4年之前,有一个学生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前,高三的时候就来找我,就说施老师,我希望到清华以后,能够得到您的指点,我对生命科学很感兴趣。这位学生想学医,临床医学,我说可以。他跟我约了,希望每两个月谈一次,我也同意了,过去三四年,他会到办公室来找我,我不知道谈过多少次,应该不下十次,甚至可能是20次、30次。他每走一步,我都给他我的建议,对他来讲,我是师傅,他是徒弟,一个成长就是师傅带徒弟这样的过程。清华大学我们会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因材施教,这跟学生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学生很内向,不太敢问,这时候希望我们的辅导员尽量注意这个问题。很多学生想法很多,因为性格问题不说出来,我们会关注这个问题。总得来讲,我们跟学生交流有很多方面,我们计划对即将进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的学生,做讲堂,我们会请做的非常优秀的大师级的人才与学生近距离的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组织我们的教授,很多教授是从海外回来的,定期举办教授和学生的对话,我们也希望推广学生和教授,师傅和徒弟这种关系,我们正在制定这样的计划,希望每一个教授承担2—3个学生,固定咨询、指导,学生可以把心里话讲给教授听。教授是过来人,对很多问题看的很清楚,学生受社会影响很深,受周围环境影响很深,对很多问题看不清,容易走弯路,有时候走错路。这时候需要教授跟学生聊聊,开诚布公,把话说清楚。

  我上个礼拜用了两个半小时和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座谈,给他们讲讲生命科学发展的动向,生命科学的特点、前途。大家对生命科学的前途不太清楚,有些书本上看不到,需要有人帮他们答疑。

  主持人:刚才有一个故事特别打动我,就是跟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在我眼中这个同学一定是非常喜欢,否则不会鼓起勇气说我有问题要跟你交流。所以我下面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有一些学科容易出成绩,有一些学科研究的人不多,听起来很冷僻。生命科学全世界都在研究,是不是出成果很难,但凡我到的,以后有无数的科学家考虑过了,在这么多的成果当中,怎么开辟我的一条道路,取得我的成果呢?

  施一公:评论和问题问的非常好。你这个评论是对的,生命科学在国外做的人非常多,在世界上。我举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无论对考生还是对学生家长都应该是一个启发。

  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表的论文数,有一个论文叫SCI,凡是能到这个文章算是比较好的文章。在世界范围内所有这样的文章,大生命科学,除医学之外的生命科学,以及医学在一起,正好是50%。就是说全世界范围内50%的文章来自于生命科学。这个数字在中国是多少呢?是20%,意思就是说中国的生命科学的研究水平,研究的范畴远远低于世界,需求是远远大于世界。这个数字看美国前十所一流综合性大学,包括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不包括比较小的学校,只看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在这些大学里面发文章,生命科学加上临床医学在一起,占的比重是61%。就是一所像哈佛大学这样学校,大部分科学研究的论文发表在了大生命科学方面。这个领域的需求非常之强劲,最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个数字在继续扩大。我甚至觉得再过20年,这个数字会扩大到70%。

  比如说在麻省理工,新浪网上任何一个老师不会不知道麻省理工。MIT的发展会给大家很好的启发,60年以前,没有人做生命科学,是做工程的。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在麻省理工,20%的教授在做生命科学,甚至多于任何一个工程方面的分支学科。麻省理工的校长是一个神经科学的专家,是麻省理工第16任校长,这件事情是挺不可思议的。一个工程型大学为主的美国的王牌大学,经过60年的改变,成了生命科学为龙头的一个大学,而它的校长是一个女的神经科学专家。如果你对这个例子不觉得惊讶,我可以举很多其他的例子。就是生命科学成了所有学科的核心和前沿学科。比如说材料科学向生命科学靠拢,它最大的应用是在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应用很有限,除了飞机、宇宙飞船,再想不出什么应用。生命科学可以想像,微观的元器件,比如说每一件我们总会有微小器官。材料科学向生命科学靠拢。以前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材料系的教授到生命科学院来兼职,生命科学的教授不会到材料学科兼职。生命科学实际上起了非常核心的作用,这里面的问题不断出现,问题的出现远远大于它的地位。生命科学里面的问题不仅不会被研究完,反而会因为其他学科的介入在加强。很多原始的生命科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还有无穷多的问题。

  生命科学的问题不仅不会枯竭,而且会越来越多。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生命科学的发展远远不够,将来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不要研究这个问题撞车的问题,只会有更多的问题。你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行,无论你的兴趣出自哪一方都会找到相关的,因为生命科学这个太大了。

  主持人:下面我问一个很敏锐的问题,有很多的专业是需要天赋的,如果没有这个天赋的话,想从事一个学科很难,生命科学学科究竟需不需要同学们有天赋?

  另外有很多农村的同学会认为,从小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也没有听到这种很绚的名词,我认为根本不适合学生命科学,您对于这种观点有怎样的解答?

  施一公: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我觉得生命科学适合很多学生来谈,因为跨度很大。我自己以前在中学的时候,我的数学、物理非常强。我当时是河南省1984年全国数学联赛全国第一名,物理联赛是河南省一等奖。但是我当时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你的数物知识强,可以在生命科学得到应用,没有问题。现在生命科学有很多分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一些通过计算、分析要求很强的生命科学的学科,对你的数理基础要求非常严。还有一些描述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对数理要求很少。我以前在美国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位博士研究生,他直到读研究生阶段了,连最基础的初中生都会学的三角函数这些东西他都不清楚,他也可以学生命学科,而且做得不错。因为生命科学有些分支非常偏重于理性思维,像我说的数理强的。另外一些特别感性,很多学生进来都可以找到自己很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我认为生命科学是一个门槛相对很低,但是往下学的时候,要求会逐渐提高,在提高的过程中你可以找到自己方向的学科。

  和很多其他的学科不一样,比如说数学,这种思维方式的要求是一致的。像物理、工程可能偏重于逻辑思维,特别要求数理基础。生命科学不一样,不同人进去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自留地,是很有吸引力的学科。

  主持人:大家不用有太多的担心,太多的负担在身上。

  施一公:对。

  主持人:如果我们在节目之余,还有什么样的想法想跟老师沟通,或者说想对这个学科有更多的了解的话,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方式,供大家查询?

  施一公:这一点尤其重要,咱们国内的媒体和舆论对生命科学总体来讲,不够客观,不够了解,所以说学生一定要找到好的渠道去了解这些情况。因为国内的生命科学尤其是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发展非常之快,我们在过去3年里面,就引进了40多位主要是美国回来的教授,教学科研能力极大的增强。

  对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有三种联系渠道,一种是联系我们的招生负责的老师,比如说有志于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可以直接联系生命科学学院的刘栋教授,电话是62783603,他也是我们一个近期引进的教授,骨干教师,他会对大家的问题尽量进行解答,如果他解答不了的话,可能会找我们的教务人员帮忙。

  有志于报考清华大学生医工程专业的,它是清华大学的特色专业。可以联系王广志教授,生医工程是介于工程与医学之间的学科,像医疗器械改进,系统神经工程,器官工程,比如说干细胞这些东西,都会跟生医工程联系。他的电话是62783631,也可以上网查询,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都可以找到刘栋教授和王广志教授的联系方式。

  第二种方式是可以直接上清华大学的主页,找到生命科学学院的网页,也可以找到清华大学医学院的主页。

  第三个联系方式可以电话预约,预约生命科学或者是医学院办公室管教务的老师直接来学校参观。生命科学的教务办公室李运燕老师可以负责,电话62785835。还有医学院综合办公室可以找刘老师咨询,他的电话是62782943。

  如果你对学生命科学很有志向,欢迎你来咨询。如果某个渠道不畅通的话,我们一定会做一个比较好的解答。

  我们有一个实验班,去年在新浪网访谈的时候也讲到,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实验班,针对临床医学和药学的高端人才,与国际接轨的一种培养方式,简单讲可以说是高中毕业以后,到清华大学,我们设计了八年制,博士学位出口实验班,基本上采取3.5+2+2.5的教授方式,前三年半在清华大学打基础,要么是临床医学,要么是高端的医药创制,就是药学。三年半以后,我们会送到国外最优秀的医学院学习两年,以科研为主,可能会学一些课。这两年里面会和国际接轨,会讲英文,会做一个很深的学术问题的研究。然后最后两年半再回到清华大学,做药学继续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入临床的实习阶段,这样培养的学生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他们可以把前面两年在国外研究方面的经验,科研的经验用在制药研发和创新药物的研发,以及临床医学转化的研究上,可以在临床的观察中发现问题,真正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我相信这些人会成为中国将来的医学药学的顶尖人才。这个班今年第一次通过高考招生的形式向全国统一招生。应该说是我们的特色班,是跟国际接轨的特色班。

  主持人:节目要接近尾声,还有没有要叮嘱大家的?对同学们还有怎样的祝福,做一下节目的小结?

  施一公:简单说两句,我觉得各位马上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我想说的话就是首先祝福你们在高考中发挥水平,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第二条,希望你们认真考虑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的医学院作为将来发展和培养的基地。

  第三条,无论你们是否报考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无论能否录取,我都希望你们立大志。我今天没有机会跟大家讲那么多,你只要有比较远大的志向,不放弃,不太受这个社会世俗的干扰,一定能成才,希望大家走自己的路,不要轻易被社会影响,我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如果你真的对生命科学有报复的话,一定要坚持到底,坚持到底才会胜利,优秀才会卓越,才会在这条道路上正到人生的方向,再次感谢老师来到聊天室跟大家交流,感谢在线网友的全程关注,本次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