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所在的城市是不是很发达,风景是不是很优美?”
“我今年理科高考成绩大约在540~550之间,不知道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比较好?”
“我是文科考生,高考成绩530,上哪个学校好呢?好就业点的。”
“高考成绩是专科的水平,女孩报考什么专业好就业啊?”
“大学生就业都这么难,上大学还有用吗?还有必要再考大学吗?”
……
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一例外地困扰着每一位考生。选择什么专业,如何看待各专业的就业前景,成为每位考生及其家长特别关注的话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今天,很多省份的高考录取率达百分之七八十。考生们上大学的压力比十多年前变小了,同时也增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无疑是件大好事,可是到底选择什么高校、什么专业,毕业后到哪儿去找工作呢?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这不能不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
基本定位:学校地域不应是主因
对地域的选择很多时候成为考生挑选大学的重要参考因素。近几年,不管从考生报考的意愿,还是实际录取结果,从各地每年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都一致走高,这之中尤其以北京、上海两地的高校为甚。一本院校就不必说,二本院校的录取线很多都超过当地一本控制线,而有的专科学校往往达到或超过二本或三本省控线,个别学校甚至超过一本控制线,这对其他地方的高校来说,是很难有的。由此考生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大学就是好。这就是地域的特殊性给考生报考时带来的集体地域倾向——这些地方的高校成了很多考生的首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针对不同的考生,应该有一些怎样的建议呢?
首先,就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类型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更趋多样,逐步呈现全日制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协调发展的趋势,社区学院、企业学院、网络学院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蓬勃发展,共同承担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对广大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讲,主要关注点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这些高校的分类而言,不外乎大家常说的“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部委院校、省属院校等等。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高校的地域分布为考生多样化选择提供了可选择的广阔平台。但是,就考生个体而言,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非名校不上、有的非某专业不去、有的非某地高校不予选择,大致上有这么几类情况。通俗地讲,无非是挑地方、挑学校、挑专业。
为什么会出现考生的志愿高度集中于部分城市呢?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看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在全国的“前列性”,认为到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接受高校的良好教育,就读期间还能享有本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而且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还可为今后的就业选择拨得头筹。这一点和近几年内地学生掀起的港校热一样,认为到香港读大学今后在香港工作或留学国外的机会就比内地高校高得多。二是有的家长和考生的面子思想作祟,觉得在北京、上海读书,考生本人和家长脸上很有光。从我们接触的很多考生或家长中,一谈到大学,首先了解的就是这些地方的学校。
当然,我们不是反对考生选择经济相对发达、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求学深造,但是,针对不同的考生群体,毕竟还有考生自己的选择标准。是升学优先还是名校优先,抑或是专业优先、地域优先?这些地方的学校,要求考生的成绩有足够的竞争力,因为各地的录取事实已经一再凸显了一个问题:这些地方的大学录取分数并不一般。所以,考生在决定是否报考这些地方的高校时,先自我仔细掂量掂量,以免造成落榜的苦果。从以前有的考生的志愿看,清一色的北京、上海的高校,有的就是第一和第二志愿一个报北京的一个报上海的,从志愿填报就明显看出,考生就是想上这两地的学校。这样就会造成第一志愿一旦踏空、后面志愿全部浪费的结果。因为报考者多,一方面这两地高校分数较高,另一方面基本不会出现第一志愿不满额的情况。有的考生为了上北京、上海的高校,愿意填报这些地方的一般学校,也不愿意上其他地方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学校。
例如,西部省份某考生,2005年630分高分落榜,复读一年,650分选报东部某名校,但是因招生计划少、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只能被安排到自己很不满意的专业,在此情况下,该生痛苦万分,苦读一年仍未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如果他选择在同一层次的中部或者西部高校,应该会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专业。
反之,某考生以同样的分数选择了西部某重点高校自己满意的优势专业,经过大学四年深造,毫不费力地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东部某名校研究生继续深造。两者相比,后者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充分享受了高等教育资源,又实现了人生的理想。而前者则恰恰相反。这种选择就是太看重地域的表现,我们认为不值得。因为他们宁愿为学校的所在地倾注所有,而放弃到好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机会。所以,对考生而言,你是一味在高三的苦苦复读中一次次寻找自己满意的地方、高校、专业呢,还是先迈进大学的校门再进行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呢?哪个更节省成本、更高效、更有利于自己发展呢?考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主要是学东西的,并不是单单去感受大学所在城市的文化、环境、社会发展的成果。
其次,在地域的选择上,就某一个省(区市)来说,考生除了选择以上地方的大学,还有根多考生的想法就是愿意留在当地。这就是地域选择比较窄的另一种体现。这也容易造成志愿扎堆。
再者,不少专家经常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巧用地域因素。同样考分的情况下,沿海及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可能录取无望,但报稍偏远地区的高校却往往能避开“撞车”,甚至还能被录取上相对“热门”的专业。所以在填报志愿时,片面追逐大城市是不可取的。
还有,从高校办学特点上讲,不同地域高校,办学特色也比较鲜明,考生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和特长进行选择。比如,某考生因中学阶段就对高原冻土有所研究并获得了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以此特长获得了自主招生的初选资格,进入了西部某高校在全国很有影响的专业深造,并考取硕士、博士,成功晋级为国家科研领军人物,在重大科研攻关中频频获得大奖。尽管地处西部,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了优势专业,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地实现了人生价值。
在选学校和选地域时,也要兼顾到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比如考生选择的学校,为其在校期间和将来择业可提供的发展空间有多少,有些高校转专业政策比较宽松,培养方式灵活,有些高校对外交流的机会多,有些学校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多等等。一般情况下,考生多愿意选择毕业后在自己所读院校周边,或者是在家乡就业,所以填报志愿时也要充分考虑就业的种种因素。
总之,志愿填报时,大学所在的地域固然重要,它在思想观念等方面对考生的影响是无形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看法是正确的,而恰恰是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束缚了考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选择学校时放弃了许多实力很强但往往认为地域位置不太理想的学校。因此,在淡化了地域因素之后,相信考生的选择面无疑会更加广阔一些。选大学,考生们一定不要过于看重地域环境因素,更不要一味追求某某地方的学校。在地域上要遵循把眼光放眼全国,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几个地方,更多的是根据大学的实力来选择,哪怕有的大学处地很偏僻,如果大学本身实力不凡,相信你照样能在这里的大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人生的梦想和价值。
专业选择:
兴趣应成为考生考虑专业的首选
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各专业往年录取分数,不要总是报一类专业,要平衡分布一些。因为现在都是网上录取,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将尽最大可能和考生联系,但是录取的时间非常短,考生和家长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建议报考志愿时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的机会。
一般来说,我们赞同考生将自己最有兴趣并且有一定报考把握的专业放在第一志愿,因为第一志愿确实比较重要,注意在后续志愿中适当拉开梯度即可。一方面考虑自己的爱好兴趣,一方面参考往年专业录取分数,最终选择合适的报考顺序。我们建议选报自己最有兴趣并且较有把握被录取的一个专业志愿作为第一志愿,并注意拉开梯度。
填报专业志愿要拉开档次,形成合理的“梯度”。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 “跳一跳,够得着”的专业,即按自己平常的实力,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或者是高考临场发挥好,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一般是高考正常发挥就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万一高考发挥欠佳的情况下可以“兜底”的专业。
考生录取后,对专业不满意怎么办?
据了解,许多高校在新生进校后都有再次的选拔考试,给新生提供了改变专业的机会;其次还有比较宽松的转专业管理办法:低年级本科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后,部分优秀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志趣和已具备的相应特长等申请转专业学习;再次,高校部分优秀本科生可以免试直接攻读本校或外校研究生。一部分可以攻读相关学科的研究生,还有一部分可以选择跨学科或学科方向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院校已经建立起了规范的转专业机制,每年都有很多同学的愿望得到满足,具体考核要求一般是看大一的成绩和表现。
对于转专业同学是否会产生降级问题,与高考一样,任何变化都是要有一定风险的,转专业的同学由于面对的情况都不相同,因此没有固定的形式,关键是由接收学院和你所在学院具体掌握。学生如果想转到某个专业,就向该学院提出申请,该学院主要根据大一的成绩以及学生的兴趣和专长来综合考查。以兰州大学为例,一般情况下,转出的学院和接收的学院同意,就可以转专业成功。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学校对转专业的限制比较少,但实际上提出转专业的同学人数每年并不多,而且还逐年减少,因为每个专业的设置发展前景都很广阔,同时和学校本科教育更注重打好基础有很大关系。
就业:
掌握一技之长应是考生进入高校深造的重点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好多人都说现在读大学等于就业“缓刑四年”,缓刑过后能找到工作还算有个交代,可是找不到工作呢?显而易见,现代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问题,不说本科生,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也并不鲜见。这几年每年高考的录取人数大致在650万人左右,全国每年相应也有600多万大学生毕业,还有许多毕业生没找到工作。从目前的就业情形来看,国家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也应该想办法创业或者就业,改变命运要靠自己,坐等天赐良机是不现实的。与此同时,既然知道毕业后就业难,上大学就不要想着混文凭,应该踏踏实实学点真本事,不要等找工作时才来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在校期间就应静下心来,利用大学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人力资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相信有真本事的人到哪里混口饭吃都会不难的。
在就业岗位的层次差异上,其就业岗位有着层次和方向的差异。比如,计算机专业好像这几年人才过剩了,这个可能与全国很多高校一哄而上,大量招收这个专业的考生有关系。但高层次的计算机人才的需要,到现在都是很短缺的,因为高层次的人才不是一哄而上能培养出来的。所以,整个就业市场跟学生的就业形势,是有着很多差别的。高层次,综合素质好的人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不同学校的XX专业的方向,有着差别。有些学校的面比较窄,可能学生就业就比较困难。另外,学校的培养质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会使学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此外,就业情况也和个人在学校的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努力和能力有关系。从学校来说致力于培养民族和国家的栋梁人才,所谓治国之才兴业之匠学术大师,希望考生能够目光长远,“风物常宜放眼量”,不要仅仅局限于毕业之后工资多少之间的差异,毕业生要立大志,做大事业。
从全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公司也在抱怨一些需要专门人才的工作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些职位的薪酬很不错,也虚位以待,可问题是摆在许多学生面前,胜任者寥寥无几。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只是为考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大平台,告诉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基本知识,然后再教会学生一个好的思维方式和正确人生观,指望大学好好学知识,一出校门就能用上那是幼稚的,真正有用的知识是在工作中、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学来的。即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者也”。高考只是考生继续接受在校教育的一种手段而已。知识能改变命运,但知识学了不在实践中应用和创新,那也只是白学。大学生活之后,最终结果还是得进入社会工作,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还得不断地学习和应用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育关系着国家人才储备战略,人才规划是十年几十年百年大计。归根结底,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上大学深造是当代青年的梦想也是社会责任,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信经过大学的洗礼,广大优秀的学子一定有用武之地,因为“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