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填报技巧:理清五大问题填个好志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8日 10:23   重庆晚报

  如何填报出好志愿?重庆市招生自考研究会理事长郑朝卿从报考心态、招考形势、录取规则、填报方法等5个方面为考生理顺填报志愿的思路。

  问题1:填报心态 

  切忌不切实际盲目攀比

  学校千余所,计划十多万,书籍好多本,信息如烟海,让很多考生和家长慌乱,不知如何下手。

  郑朝卿:实际上,现在的填报志愿是“知分、知线、知位”,对每个考生来说,关系最密切的无非是一两个批次的20多个学校,这样就极大的缩小了备选范围,减少了工作量。

  适合自己的成绩情况和素质特点,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适合自己的深造学习和发展成才的,就是好志愿。考生和家长不要不切实际,盲目攀比,保持积极的心态。

  问题2:报考形势

  比较3~5年录取分数线

  总体来看,今年报考形势好,录取比例高,预计录取总数在14万人左右,录取率达到70%。

  郑朝卿:最重要的是,考生要对选报学校的报考形势做具体分析,包括对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和历年来的成绩状况多作了解。比如,历年成绩的比较上,至少要比较3~5年的录取分数线,避免“大小年”现象。

  问题3:录取规则

  学会分差法准确定位置 

  高考的录取规则是分批进行,互不交叉,上批录取后,下批就不再录取。

  郑朝卿:除提前批外,其他各批都制定了录取最低分数线,考生要把重点放在上线批志愿以及上线批的相邻下批志愿上。同时,考生要关注录取学校的最低投档分和录取新生平均分。

  此外,确定是否可以报考某个高校时,可以使用往年的分值。如使用分差法,即使用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与当年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来参考判断。比如,某重点大学连续五年录取分数线与一本线的分差为109分、109分、98分、80分、99分,考生成绩如果高出一本线90分~110分这个范围内,报考才更有把握。

  在报考中,考生家长还要注意,如果处于投档分数的低分数段、相关科目(有具体成绩规定的科目)成绩低、专业志愿高不服从调配、体检受限或不符合学校公布要求,这些都是往年落选高的原因,考生要仔细分析,扬长避短。

  问题4:平行志愿

  平行拔高分填写有梯度

  今年本科第一批次和高职专科二阶段设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好处是扩大了考生第一志愿的选择权利,降低了高分落选的可能。

  但不足的是,高校大幅减小了调档比例,一般为105%左右,大约比以往减少5%~10%左右;高校及其专业录取成绩差距不大;考生落选后没有调配机会,只能参加二次志愿征集;成绩更趋绝对化,成了录取的唯一标准。

  平行志愿都是一志愿,但投档有先后之分,按照A、B、C、D、E、F顺序投档。投档原则是成绩优先、依照志愿先后投档。投档分高的先投档,相同者,则按照“文综(理综)+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组成的分数高低投档。

  郑朝卿:填报平行志愿,要用好“一分段表”。了解自己的投档分所占的位置,其次要分析拟报高校的往年录取数据。可以依据往年录取数据排除在拟报学校前的学校名单,并将这些学校今年的招生名额相加,再对比自己的成绩是否在其范围内或者在其上下较小幅度内(约105%)。

  因为今年是第一次实行平行志愿,所以与前几年相比缺少参照比对分。从各地经验来看,平行志愿实行后,院校考分可能整体拔高。

  此外,平行志愿也要有梯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

  问题5:顺序志愿

  重视第一志愿服从调配

  顺序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即先投第一志愿,再投后续志愿。

  在志愿中,所填报的每所学校的6个专业是顺序志愿,由学校依次投档给相应专业。按照招生简章,对于非一志愿,不少学校都有分数级差要求,即要高出一志愿考生多少分(一般为5分)。

  郑朝卿:考生一定要慎重填写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重视填写非第一志愿,避免“眼高手低”和“高分低就”出现。从目前的录取来看,尤其是重点大学,85%左右的考生均为第一志愿录取。

  虽然非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不大,但还是占有一定比例,所以填写时总体要注意,要冷热结合,由高到低排列,从热到冷,考虑地域等因素适当拉开梯度,最好服从调配。

  同时,对需要调配考生,由学校参照已填的专业意向调配,考生填志愿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差别。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