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重奖12万能吸引高考优秀生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2日 09:38   南方日报

  本埠一间高校出12万元高额奖学金悬赏各省高考总分“状元”,同时免去4年学费。去年这个价码是10万元,没悬赏到,今年加了码,大概是重赏之下,必有“状元”的思路吧。当然,这不是此间高校的独家行为,仅在本埠,就还可以举出数间。

  “高考状元”的称谓无疑脱胎于科举状元,谁都知道两者并不存在承继关系,然而挡不住人们滥用这一称谓的热情。不过,从前的科举3年一度才产生一个状元,现在是不得了的,每年都多如牛毛。县里的、市里的、省里的,单科的、总分的、专业的……央视的主播队伍里都给揽去了4个,他们属于哪一种,有兴趣的人可自去查看。2005年底的数据表明,全国有2862个县级行政单位、661个建制市,每年会产生多少“高考状元”?不算不知道,一算会吓一大跳。

  为什么要抢“高考状元”呢?似乎没有见到哪间学校开宗明义,就是抢,为抢而抢罢了。有必要吗?在他们看来自然是有的。众所周知,科举“末代状元”刘春霖是沾了名字的光才成为状元。时逢大旱,急需一场春雨,慈禧太后看到这个水淋淋的名字后,很高兴,乃大笔圈定之。今天“高考状元”的产生虽然不会这么荒谬,但偶然的成分仍不能排除。当然,他们的实力超一流是可以肯定的,但在这超一流的群体中,谁都有可能成为“状元”。而成为了“状元”那些人,不过是在一次考试中占了上风而已;而我们都很清楚,在应试教育迭遭诟病的大背景之下,考分与能力与素质不一定能完全画上等号。那么,单单瞄准偶然的那一个或那些给予重奖,除了制造噱头,实在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

  无论哪间学校,肯定都希望延揽到优秀的生源。但是,用什么来吸引?见仁见智,显然,金钱不是有效乃至唯一的手段,“掐尖式”的做法只能会助推应试教育继续向畸形发展。因此,与其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所谓“高考状元”身上,不如营造“人人都能成才”的良好校园氛围。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曾经说过,我们只拿文化考试的分数这一把尺子去考核、衡量所有的学生,而从根本上忽略了智力类型的差异,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然而,道理归道理,现实归现实。说到这里不由得还要发问一句:如果悬赏的这笔巨款并非来自企业或个人的捐赠,而来自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掌管者凭什么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只是用到极少数人的身上,是否有违教育公平?

  按说,10万元的价码已经不低了,为什么去年还是没有抢到“高考状元”?是不是恰恰可以说明金钱的诱惑其实非常有限?去年没抢到,今年加了码;以愚意度之,今年如果还没抢到的话,保不准明年还会继续加码。终究有一天,奖金高得超过了“状元”承受的底线,有那么一个或若干个抵挡不住诱惑,投奔而来。即便如此吧,则除了表明这间学校财大气粗,广告营销做得不错,究竟还能表明些什么,这要交给有兴趣的人们去思考了。(潮白)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状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