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0年高考成绩公布,人大附中学生李泰伯以703分的总成绩摘得北京理科高考状元,北京五中学生齐肇楠以675分的总成绩摘得北京文科高考状元,人大附中学生范逸临以考分702分摘得2010年北京高考理科“榜眼”。
视频:北京高考状元家长经验谈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新浪教育第一时间邀请2010北京理科高考状元李泰伯,“榜眼”范逸临以及文科高考状元齐肇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畅谈他们的高考故事。以下为北京理科高考状元李泰伯,“榜眼”范逸临以及他们的家长在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欢迎大家继续回到今天新浪嘉宾聊天室,现在关注到北京市的文理科状元访问特别节目,我们节目将会继续进行,这个时段当中继续关注我们北京市文理科父母跟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家庭教育对同学们成长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介绍作客这一场访谈的四位嘉宾,中间两位同学我们节目中已经见过面,介绍一下我们右手边状元李泰伯的父亲李承毅先生,跟大家打声招呼。
李承毅:大家好。
主持人:最右是榜眼的父亲范六民先生。
范六民:大家好。
主持人:两位父亲知道孩子取得这样的成绩,先跟我们分享一下取得这样优异成绩的心情怎样的?
李承毅:我还是比较平静的,吃饭的时候唐老师打的电话,说今天晚上9点钟有消息,9点钟上网看一看。听到这个当然很高兴,刚才李泰伯同学当中应该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他们同学都有这种实力,在人大附中这么多年这么团队这个集体当中,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也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结果应该不出乎意料。
主持人:范先生当你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范六民:当然很高兴的,范逸临考试之后他感觉发挥不是很完美,觉得考的不是很好,比平时成绩差一点,结果出来还不错,拿了第二名,虽然没有第一名,很遗憾没有第一名,还是很高兴的,挺好的,只要是在人大附中我觉得是挺好的。
主持人:包括未来有很多沟通的机会,两个学校离的不是特别远,我们一直以来特别想探讨家庭教育对于同学们成长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高考没有人会不紧张,高三生活没有那么的轻松,总是还复习、记忆和做题,不管怎样我们可以把高三生活形容为痛并快乐着,家长在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特别想知道在最后冲刺阶段当中,我们两位家长你们究竟是怎样做的,让他们保持这样良好的状态,最终迈入考场去考试。
李承毅:李泰伯在初中开始就在人大附中是住校生,每周末回家,平时交流比较少,关于这一段考试根据他自己的安排,那个科怎么复习全是自主来做,到后来考试之前人大附中他们提前给学生放一段假,其他学校没有,就考虑到自主消化这种,在家里我们只是做后勤就行了,我们做的就是这么多,其他没有督促你要怎么做,还是按平常一种心态来对待这种事情,大家都把这个事情看的很平常,我觉得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压力,他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主持人:一直以来都是住校吗,父母会想他吗?
李承毅:基本上每天晚上有一个电话。
主持人:会问什么问题?
李承毅:会问的问题,感觉到怎么样,遇到什么问题,什么事情和同学交流,什么事情和老师交流,在细节上小的事情提高自己。
主持人:就是叮嘱一下。
李承毅:对,叮嘱一下。
主持人:有两类同学,一类同学报喜不报忧,特别喜欢跟家长说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自己承担,另外还有一种同学特别乐意把自己困难跟父母分享,想去求教一下当我遇到这个困难的如何去解决,他会他们会反问你们问题吗?要想你请教什么问题。
李承毅:因为住校这个机会并不多,有的时候可能对有一些问题有一些看法的时候,我们有一些交流,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你有你的结论,我有我的看法,最后形成什么结论自己实践自己,每个人看问题角度不一样,我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你,通过交流、探讨对问题的看法怎么来解决。
主持人:你给他的意见全部是建议,不是命令。
李承毅:对,尤其上初中之后我的建议就是这样的,我没有什么命令,必须怎么怎么样。
主持人:并没有过于担心随着时代的流转,以前有一些观点对于当代年轻人并不是非常的适用,会担心这样的沟通,在你的印象当中确实是对的,但是在年轻人一代眼中这个做法现在不太适宜了,会出现这种隔阂吗?
李承毅:这种情况也有过,我们还是从不同的时空环境同一个问题完全得到结论不一样,关于对与错,是与非,不像做数学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些社会上的问题时空环境不同,可能结论不同。但是有些基本的所谓道德修养这些东西,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基本的底线的,这个东西搞清楚,什么是底线,有一个范围搞清楚之后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
主持人:其实对于我们高考来说,我们家长往往会出现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也会过渡的紧张,然后有的时候也会说过分的操心,究竟会复习到什么程度,因为不是自己亲自去应战,所以说也不会完全心里有底,所以我想问问范先生在家庭教育当中你给他怎样的帮助,来确保他走入考场有很好的状态发挥出来。
范六民:我想范逸临从家庭方面来考虑,对他的影响一方面做人方面一定要将来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学习上我想对他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对他充分的信任,而且是对小孩要充分的赞美他,有一点点进步要多表扬他,小孩在这种环境中自然就有很愉快的心情,对他学习的效率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范逸临初中在八一中学,高中到人大附中,孩子在两所学校里面上学期间我感觉到非常踏实,老师不管从各个方面,学习上还有生活上,还有其他方面思想上,对他们有很好的引导,我觉得学校特别好,非常感谢学校,感谢这些老师。
主持人:其实对于我们大家带说,非常关心一个问题,我们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家长如何与我们学生沟通,怎么样去有效的沟通,这一点非常关键,特别是我们的家长们其实于我们同学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学习怎么样,会关系每一次考试成绩,当遇到他的考试成绩略有下调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鼓励他。
范六民:范逸临他从高一开始成绩基本上还是比较稳定,唯一有一两次有一些落后了,每一次考试尽可能帮他做一些分析,是哪些方面有一些差距,和其他同学有哪些差距,然后咱们想办法,如果自己没有办法请教老师,看看哪一科有弱点加强一点。但是不要刻意给他很大的压力,刚才我说的要多鼓励他,即便他有弱点的地方要多鼓励他改进,他自然而然下次考试会自己注意,但是不给他太多的压力。
主持人:我问两位同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前访谈当中没有问过,我听完两位父亲讲完之后,我觉得这个问题一定非常有意思,你们害怕开家长会吗?
李泰伯:不害怕。
范逸临:不害怕。
主持人:很多同学会特别害怕开家长会,觉得老师和家长有效沟通,一下把自己变透明了,以前在家长表现出完美的那一面,但是开完家长会发现家长对你就特别了解,对于学校情况就特别了解,你们为什么不怕开家长会,为什么你们很多同龄人会非常恐惧开家长会呢?原因是什么?从你们角度当中你们看法是怎样的?
李泰伯:其实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老师,一方面在于家长,老师他不会吃掉你,就算你怎么样,老师不会吃掉呢,第二家长也不会吃掉你,所以我不怕。真的不怕,我们班主任每次开班会都是一种叮咛语气聊很多很多问题,其实是一种交心的沟通,我记得特别清楚他最后一次给我们开家长会的时候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开家长会,不管怎么样以后没有机会开家长会了,我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这是一种平等的感觉,绝对不会吃带你的感觉,所以从来不怕,老师也不怕,家长这边更不怕,我在家长面前就不是完美的形象,就有什么事都跟我的家长去说,什么事都跟他们去聊,有不爽就跟家长去之,有成绩跟家长去分享,本来就是透明的,再透明一点没有什么。
主持人:本身你就是真实的。
李泰伯:家长和老师是我们可以信赖人的,他们有什么可以去隐藏的,没有,至少没有太多。
主持人:听你的看法。
范逸临:我们如果把摆正好我们和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恐惧家长会,老师和家长都会希望我们提升素质和能力,他们之间沟通会让我们自我提升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家长会肯定是一件好事,没有什么需要可害怕的,最终都是对自己有益。
主持人:刚才通过我们很简短的语言就能够听出来,其实我们父母在同学们身上倾注了心血,不管是所谓经常的沟通或者不经常的沟通,其实每一个电话每一声叮咛都是对于我们大家所倾注自己的关心,每个人表达方法并不相同,所以我想知道当你们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时候,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跟父母想说的话,可能有一些话在家里没有办法表达的可能会觉得很尴尬,或者很害羞,今天通过我们节目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我们父母去说的?
李泰伯:很简单,妈妈爸爸我爱你们。
主持人:很真诚。
范逸临:也是很简单,谢谢,18年来的养育之恩。
主持人:我觉得未来我们就会步入新的大学生活当中,对于我们两位同学大学的规划和憧憬,我想听听两位父亲你们觉得在大学期间你们将会给他们设定一种怎样的目标,或者他们在四年之后如何做或者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在提高眼中他们的大学也像中学这样成功。
李承毅:我觉得第一他从我们家庭情况来看,从初中就住校,在学校这种环境当中,在另外一种学校环境他能够自我把握,有老师和同学相互之间这种帮助也好,这种竞争也好,会促进学习,这是第一点。第二关于他们未来规划,因为时代的变迁,有些标准不一样了,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今天这个是成功,明天就是失败,因为进步非常快。我就想他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作出一点事情来,对自己和国家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情,这是对公来讲。对私来讲就是希望他能自立,自己生活独立起来就可以了。
范六民:我想四年如果对他们来说上了大学,上北大、清华这两个学校,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进去之后首先把自己心态要调节好,因为强手如云吗,不要把自己看成我是状元、我是榜眼,要脚踏实地的打好基础,将来范逸临比较喜欢做研究,不管是做那方面研究,希望将来成一个“家”,成为一个科学家或者其他方面的专家,我想他自己会努力的。
主持人:家长的目标两位同学有没有给自己做一个规划,读完本科会不会读研究生,在国内读还是国外读,给大家介绍一席从你现在的角度来看,当然我们未来有变化,从你现在的角度来看,对未来四年会有怎样的规划?
李泰伯:我现在初步规划就想去学技术,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成果,其实我更多想我把自己看成一个容器,看成一个白纸,会去容纳更多的东西,我是一个开放的心态,我不太想现在就定调,以后四年怎么打拼,大的方向就是做点事情就够了,小的事情需要一步步走,就是把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不是一味仰望星空,而是要脚踏实地。
范逸临:也是和李泰伯一样,大学还是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不管是科学还是文化方面,把方面兼顾非常好,自己一些学业做一些社团的工作,把这些平衡好,过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四年,在宽口径基础上在某一个专业上有深入的了解,有一个自己有感兴趣的领域,培养这样一个理念是比较重要的。
主持人:我们希望我们这种访问也是互动的过程,我们新浪也是状元博客圈,所以你们进入大学也会和以前状元进行交流和交流,我们未来会经常回到学校,或者说经常回到父母身边,跟父母一起去探讨大学里面的生活,希望在四年之后同一个时间当中,在你们大学毕业的时候,能够像每年高校做这种招生宣传一样,能够再带着你们多媒体当中去作客,讲述在大学里面丰富多彩的生活,感谢四位嘉宾作客我们聊天室,在下面时间当中我们将和大家共同关注我们北京市文科状元,他身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老师和他有怎样的话要说呢,在家庭教育有什么样的闪光点,在短片之后会继续进行我们的节目。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