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1
从6月22日开始,各地高考成绩都在陆续发布,伴随着成绩公布,各地教育部门发出通知,要求规范高考成绩发布,一些地方特别强调不准炒作高考状元。然而,不仅各学校、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炒作“状元”,而且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还为此设立了专栏,点开后,全国各地文理科“高考状元”一目了然。看点
2
哪些人在炒作“高考状元”?一是出了“状元”的学校,只要是第一,就要炒作;二是出了“状元”的地方领导,只要是出在本地,就是领导的“政绩”;三是苦于找不到出路的媒体,想借此吸人眼球;第四是发愁卖不出产品的企业,找个“状元”做“代言人”。看点
3
喜欢炒作“状元”的人,无非两种目的:一是为名,二是为利。为名的想往自己脸上贴金,为利的想把自己的腰包弄肥。看点
4
“状元奖”,高考经济的“怪胎”。有高考就会产生高考经济,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不健全的高考制度,就会“孕育”高考经济的“怪胎”。看点
5
要给“状元热”降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媒体,不在于媒体公不公布状元,而在于无法逆转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状元文化,排名竞争的社会心理,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升学率为命根的教育机制。
新闻背景
2010年高考成绩相继出炉,高考状元再次惯性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状元母校拼命宣传的对象。很多门户网站在重要位置,以专题的形式对各省状元进行了汇总。点击进入即可发现,各省文理状元的照片,各科成绩,出自哪个学校等信息。更是有些媒体早早的就邀请状元们去做客,谈些考试经验,应试技巧,传经布道。显然,高考状元们都成了香饽饽,一考便声名鹊起,名利双收了。
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得对高考成绩进行排队,不围绕任何高分考生个人进行宣传”,但是,炒作“高考状元”的现象依然热度不减。热火朝天的炒作背后,折射出社会的浮躁心理。
分析
热炒高考状元的四大弊端
炒作“高考状元”之风屡禁不止,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是冲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炒作高考“状元”,强化了单纯追求分数、名次的应试倾向,导致忽视德育、体育和其他方面必须的教育,使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是搞乱了人才标准。什么是人才?并不取决于一次高考的分数,还需要走向社会后用实践来证明。众说纷纭的“第十名现象”、令不少人愤愤不平的高分高学历学生为低分低学历学生打工的现象,其实都在不同方面反映着人才的规律。但热炒高考“状元”加剧了单纯以分数论人才的偏向,使人们对成才标准、成才规律的认识简单化、单一化,客观上限制了对更多人才的培养。
第三是造成了多数学生的失败心理。在对高考“状元”年复一年的热炒之下,不仅大量落榜生成了失败者,那些考进一般院校的学生也充满了失落感。一个教育制度让大多数培养对象成了失败者,这样的教育制度还能是成功的吗?大量接受过十几年的基础教育的年轻人以失败者的心态踏入社会,对社会的消极作用和影响又将是何等深远?
第四是助长了教育和社会的浮躁心理。中学热衷于出“状元”、高校热衷于招“状元”,这些年来,对应试的研究已经成为一套很系统的学问,而且已经让不少人尝到了甜头。那些热衷于炒作“状元”的人往往就是既得利益者和企图继续牟取更大利益者。只讲短期效应,不管长远发展;只追求显性的分数,不研究成才的规律,使我们的教育体系变成了一架巨大的考试机器。
现象
“状元奖”高考经济的“怪胎”
今年首推平行志愿,为吸引优秀生源报读,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各出奇招,精英班、特色班遍地开花,新生奖学金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重。今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是将“状元奖”加码到了12万元!该校同时承诺,高考总分状元还免四年学费。对于第一志愿(或第一组志愿)报考且被录取的各省单科状元,也给予免缴四年学费的奖励。据了解,该校今年还将开设三个特色班,为优秀考生提供高端平台。
高考与经济“手拉手”,不仅派生出“高考经济”,而且出现重奖状元或知名大学录取者的功利行为。中学以高考的成绩为价码广收议价生或择校生,抢生源大战在一些地方硝烟弥漫等,这些可谓是高考制度的附属产品或附加功能。2009年,四川省巴中中学董伟夺得理科状元,当地政府重奖学校100万,加上清华为争夺董伟付出的奖学金和学费全免,以及有地产商给予的数万元奖励,围绕董伟产生的经济效应高达110多万元。相形之下,仅一分之差,成都市理科状元却只拿到几万元奖励。高校设立“状元奖”,吸引状元进校,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巩固或提升自己在“排行榜”上位置。
高考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本之策在于,健全与完善高考制度,也就是进行彻底的高考制度改革。高考制度的附加功能越来越强大,并反作用于高考制度,禁锢了高考制度的大胆、实质性改革。不改革,绑架在高考制度上的附加功能就会起作用,就会不断有“怪胎”产生。
质疑
热炒背后的利益博弈
从事教育工作的网友肖华认为,如今对“高考状元”已经不限于简单的宣传报道,而是在每年这个特定的时节都会陷入近乎疯狂的炒作,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一句话 “无利不起早”。
一些学校不惜撕破脸皮去争抢“高考状元”,或是投入重金炒作产自本校的“高考状元”(有时还可能是挂名),其实就是借“高考状元”拉抬学校名气的指数,人为地制造“名校”之轰动效应,进而网罗更多的优质生源,从中攫取更优厚的利益;一向嗅觉灵敏的媒体自然不会错过“高考状元”这个时令新闻卖点,或是请来 “高考状元”本人、老师以及家长,不惜连篇累牍地报道“高考状元”的成长经历、个人爱好、学习方法、高考心得、家教举措,或是深入学校全方位报道,对当事学校的“先进经验”大加吹捧,引得家有考生的社会各界人士竞相阅读,以为从此找到了培养和教育子女的“灵丹妙药”,殊不知,常常是在人家那里一用就灵的高招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却未必真有效果;至于商家请来“高考状元”为其产品做代言,正是瞅准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心切,“高考状元”之所以独占鳌头全归功于用了咱家的产品,从“独门秘籍”的复习资料到增强记忆力的保健用品,从帮助提高睡眠质量的枕头甚至到令人啼笑皆非的短裤,可谓五花八门,希望借此引得家长不惜大手笔购入,结果是“高考状元”挣了代言费,商家赚足了银子,却赔了家长花钱不见效。
以培养“高考状元”为目标的教育,最终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学校陷入高考升学率的惨烈竞争;以炒作“高考状元”找到发财的捷径,抓住的是人们“不怕吃苦为孩子”心理,用了这样的产品果然有效还算正当经营,而只为着乘机捞一把则涉嫌违法;尤其想要提醒的是,媒体作为公共资源,应该服务社会的基层民众,如果不假思索地参与对“高考状元”的疯狂炒作,自以为关注社会热点,其实是对更多孩子和家长的误导。
呼声
还考生一个安宁
事实上,炒作“高考状元”是对教育的误导,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高分者未必高能,如果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各中学竞相攀比高考升学率和名校升学率,毫无疑问会将教育引向歧途。同时,炒作“高考状元”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之变得心浮气傲。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学生,转瞬间被披上许多“光环”,成为众人追捧的香饽饽,很容易使“状元”们失去对自身的正确判断,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炒作“高考状元”之风禁而不止,说明我们的社会对高考、对素质教育依然缺乏正确认识。要刹住炒作“高考状元”之风,除了主管部门对炒作行为及时制止外,还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只有不断完善高考制度,倡导科学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人们才能真正平心静气,理性看待高考和高分考生,这样,炒作“高考状元” 行为才会逐渐失去市场。
令人欣慰的是,清华大学从今年开始,将在多元评价机制下,让综合素质优秀、各方面独具专长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走进清华园。清华大学2010年高考招生办负责人表示,“状元”将不再是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在6月23日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亦呼吁,希望不炒作状元,不炒作高分考生。考试成绩出来了、分数线公布了,大家要尽量给每一位考生以安宁,让他们在或高兴、或失落中,读一本久违的小说,或尽情投入自然的怀抱。
记者观点
“状元”经济告诉我们什么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却始终只落得一纸空文。2007年,重庆市曾试图将“禁止学校炒作高考状元”写进《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最终因为争议较大,“管不了,也管不好”而取消;2009年,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下令禁止公布高考排名,却引出了一堆“疑似状元”;2010年6月,海南、广东、江西、江苏等省市的教育部门又先后发布规定,禁止宣传炒作高考状元,效果并不乐观。
其实,要给“状元热”降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制定多少条“禁令”,也不在于媒体公不公布状元,而在于无法逆转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状元文化,排名竞争的社会心理,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升学率为命根的教育机制,这些才是滋生“状元热”的劣根。我们不禁慨叹:现行的教育制度,是把大学设定为改变社会层级的一道门;为此而生的高考,执行的是社会分层的功能,而不是塑造一个人,只是在一味以竞争标准去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面对年年热炒、愈演愈烈的“状元热”,面对应试教育之弊,进行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才培养多元化机制的建立健全迫在眉睫,由不得我们犹豫与回避。唯有此,才能根除应试教育之弊,“状元”将不再是我们眼球中的追逐,“状元热”必将成为一段笑谈。
文/本报记者 赵争耀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