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北高考招生“大小年”并无规律可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7日 11:51   荆楚网-楚天金报

  到今年为止,我省实行高考知分填报志愿已有7年。在每年的高校招生中,最令考生和家长们不解的是在媒体和高校口中,反复出现“大小年”这一名词。而最让考生们担忧的则是另一个关键词——志愿扎堆。那么,高校招生“大小年”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它和考生志愿扎堆又有何关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该如何避免扎堆风险呢?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武汉大学招办主任吴奕。

  吴奕说,所谓高校招生“大小年”现象,就是指一所高校在当地的报考人数,在某一年或连续两年特别多,而次年又非常少的剧烈人数波动现象。严格来说,这种现象毫无规律可循,因为其决定因素在于当年多数考生的报考意愿。如果当年报考某一高校的高分考生人数非常多,必然会导致这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甚至超出高校预估分数线十几分,使不少分数较低的考生被“挤掉”退档,也就是考生和家长们平时常听到的“志愿扎堆”。而这一年就被称为该校的“大年”;如果第二年,考生看到去年这所高校在当地录取分数特别高,多数考生便不敢填报,则该校当年录取分数线就会大幅下降,也就是“小年”;如果第三年,受第二年低分数线的影响,大量高分考生纷纷挤报该校,就又会大幅抬高录取分数线……“大小年”由此周而复始,这就是产生高招“大小年”的原因。

  吴奕说,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学校,这从其每年的高考录取分中便可看得出来。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大小年”冲击。但像北大、清华等处于全国高招录取“顶端”的超级名校,每年在全国“掐尖”录取的考生人数十分稳定,就不存在很明显的“大小年”现象。

  本省招生人数较多的高校一般不会出现很明显的“大小年”波动现象,本地高校招生计划主要投放在本省,且生源稳定,高校招生人员对全省各中学及考生情况比较了解,有利于调控,所以本地高校一般波动较小。

  吴奕认为,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对高校“大小年”现象予以关注,但切不可将其视为规律作为填报参考。从近几年高校招生实际情况来看,一所高校的“大小年”现象通常是一年大一年小,或者两年大一年小,但这并非高校“大小年现象”的定律。因为导致高招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原因,除了受上一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以外,同时也与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招生宣传、几十万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过去,我省便曾有一所部属名校,因招生宣传期间校方预估分口径不一致,而导致当年志愿扎堆,从而出现意外的“大年”。因此,考生要避免遭遇“志愿扎堆”风险,仅靠简单寻找所谓“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依据,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他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能盲目追求热门院校和地区,更不能偏信所谓的“大小年”规律,而应结合个人成绩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位次及高校往年录取平均分值、分数线波动率、周边考生报考意向等信息,综合考虑报考。(记者赵飞)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分数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