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生观察:填报高考志愿 非一般的纠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 10:20   兰州晨报

  填报高考志愿现在越来越像是一个复杂的、精细的系统工程,人生的规划就此开始。西北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王文槐说:“四年后,你是选择就业、考研还是出国,现在就是决定的时刻了。”

  焦灼的家长们

  6月25日,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天。已是午休时间,西北师大附中的校园里,全国各大高校的招生点遍布浓荫覆盖的道路两侧。

  黄淑芬坐在面前挂着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简章的桌子后,女儿下巴搭在桌子上,一脸倦容,手里拿着一支水彩笔在一张纸上胡乱地画着,这对母女为了填报高考志愿刚刚结束了一场争论。此刻,黄淑芬在等待她的姐姐,希望通过学校相熟的老师给她拿个主意。

  “姐,我们在这里呢。”下午两点半,黄淑芬等来她的姐姐。“老师在他办公室等着呢,赶紧走吧。”黄淑芬的姐姐说。没走几步,黄淑芬的姐姐又回身,小跑着去了学校外面,不一会,姐姐提着一包冷饮回来了,急急地上了一栋教学楼。

  黄淑芬的女儿这次考了560分,仅比公布的理科第一批分数线高出29分,这不是一个让黄淑芬满意的成绩,因为她的女儿曾经在“一诊”考了604分,“二诊”考了612分。黄淑芬说:“这次数学没有考好,才60多分,一下子把总分拉下来了。”

  黄淑芬的女儿一心想去外地读大学,不惜报考一所二本院校,这个想法几乎遭到了全家的一致反对,但是黄淑芬又一时无法在一本的院校里找到合适的。黄淑芬说:“现在一般大学毕业就业很难,如果能够进入‘985’院校即使专业冷一点也可以。”

  稍后,黄淑芬又说:“退一步,即使你将来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选择考研,重点大学一般都要求你本科阶段必须是毕业于‘211’院校。”

  “成绩出来,就是考家长的时候了。”一位学生家长手里拿着两本招生指南,一本是全国的,一本是甘肃省招生办编的。她的儿子今年参加理科考试,考了620多分,这位家长说:“书都翻烂了,就是定不下来。”

  她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分门别类列举了初步筛选出来的学校名单,包括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重点高校。这位家长说:“问了这些学校,要么不给明确的答复,要么不给好一点的专业。”

  另一位家长的难题是,他的女儿文科考了560多分,高出一本线近50分,想上中国传媒大学。但是这位家长认为传媒大学这几年认同度很高,属于大热门的院校,加之在甘肃的招生专业偏少,不同意报考。父女因此产生分歧,女儿赌气不管了,撂下一句话:“随你们的便。”

  “招生第一天,这些大学都绷着呢,大家都想招高分的学生。”毕业班的李老师说,“过了今天,这些高校的招生老师就掌握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情况,招生的信息就会明朗一些。”

  这个时候,除了焦灼不安的家长们,就属毕业班的老师们最忙了。文科班的李老师在这一天被家长们团团围住,除了上厕所,他没有机会离开半步,在课桌后面一坐就是一天。其间不断有电话打进来,几乎都是报一个分数,请李老师定夺上哪所学校。李老师说:“家长定不下来,就来找我们,希望我们做决定。”李老师开玩笑地给家长们说:“将来后悔了,可别骂我们啊。”

  艰难的选择

  “从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招收各专业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到今年的招生要求(一、二志愿级差,专业级差,是否招收第二志愿,语种要求,身体要求等等);从学校的专业特点,到学校的培养特色(哪些重点学科, 是否有设实验班、强化班、本硕连读班);不断地分析、比较、归纳、分类,甚至还制作了表格。”一位梁姓考生家长说。

  分数超过一本线,却又和名校开档线有一些差距,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成了一个最为现实的难题。

  这位考生家长说:“按我孩子的成绩和名次,去一所‘985’的大学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专业却未必会让我们满意。”他认为,专业对孩子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太重要了,和孩子商量决定把信息工程当作专业的首选。

  他们首先选择了北京邮电大学,一家人在最后两天的咨询会上发现,高分考生报得很多。在网上,有人为了“吓走”竞争者不断地报出高分,让人看了心惊肉跳。但不管怎样,高分考生大量涌进北邮已成现实,北邮招生老师也认为要进好专业的风险很大。

  “专业比较强的学校,还有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唯一的遗憾是这两所大学都位于西部,考虑将来就业的问题,只好放弃。”

  另一个备选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它的通信专业是国防科工委的重点学科。经过比较,南航成为重点考虑对象。遂与招生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到报考南航的考生分数大多在590分左右。他儿子的分数在其中比较领先,这是他进入好专业的保证。

  “在报志愿的前一天晚上,我又到宾馆找南航的老师,快11点的时候他告诉我,儿子的成绩基本可以确定是在前10名之内,我们要报的专业大致可以保证。”这位家长告诉记者,“可是回到家,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几个学校的情况老是在脑子里晃动,选了这一个,又觉得那一个丢了也可惜。而且选了这一所,万一不能保证去最理想的专业怎么办?”

  “爸爸,到底我要去哪里?”到了要填志愿那一刻,全家人仿佛都没了主意,连一直坚持要去南京的儿子也犹豫了起来。

  去南航!重新比较了几所学校的优势和劣势,一家人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听一位孩子考了620分的家长告诉我,他三天几乎没合眼,如果再拖一两天,精神就要崩溃了!”也许,这正是广大家长投身这场艰难选择的根本原因。

  志愿很重要

  六月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调查发现,仅三成人满意自己高考时所选专业,七成人建议考生依据未来职业发展空间选专业。

  “当时我们还是估分报志愿,外省很多学校在甘肃招的文科名额基本都是个位数。我主要考虑宁可志愿低一些,但是必须确保一定能够考上。甘肃的高校在本省招的人多,我就直接报了省内的重点大学。其实我的分数可以上很多的名校了。”刘勇2006年参加高考,今年毕业。

  回想当初的艰难抉择,刘勇说:“当时太谨慎,了解的信息又少。现在想想,大学所在城市的选择真的很重要,毕竟机会多一些,有些公司招人就不到兰州来,我有些同学就是到外地其他高校的招聘会去找的工作。”

  像刘勇这样,想吃“后悔药”的不在少数。

  “我是志愿报高了。高中一直喜欢学化学,知道兰大的化学专业不错,就毅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尽管知道这一专业在外地招生分数还蛮高的。”回顾四年大学生活,来自广东的李雄强深有感触,“最后被调剂到了并不喜欢的这个专业,大一就因挂课太多失去了调专业的机会。日子就整天在游戏中度过了,大学四年也算荒废了。”

  调查显示,29.5%的人满意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的人表示一般,29.5%的人表示不满意。

  与刘勇的建议相比,调查显示,填报志愿时,47%的人最看重“专业”,39%的人最看重“学校”,仅11.4%的人看重学校所在“城市”。值得注意的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人当初报志愿时,最看重学校而非专业;而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更看重专业而非学校。

  上大学后,不满意所学专业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考生在高中阶段忙于学习,没时间思考要学什么专业,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有些高中生对专业选择感到无所适从,家长做主了;此外,有些专业宣传多,有些宣传少,各学校的专业名称也不同,考生对专业学什么、将来做什么都不太了解;也有人眼前什么热就追求什么专业,没长远考虑。

  如果要给考生一些建议,71.8%的人建议“依据以后的职业发展空间选专业”,其次是“要依据兴趣选专业”,排在第三位的是“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有16.5%的人认为要选择热门专业,仅有7.9%的人会推荐自己的专业。

  调查发现,“就业前景好”、“符合兴趣”、“符合家长期望”、“专业热门”,成为选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也有11.3%的人是“随便填的”。

  一选“定终身”

  6月26日下午3点,西北师大附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如期开始,偌大的室内篮球馆已经座无虚席,还不断有学生家长涌进来,他们随便找个地方一坐,就赶紧拿出本子准备记录。

  老罗两口子提前一个小时就进入篮球馆,在演讲席正对面的观众席落座,老罗说:“这里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这天,兰州最高气温高达31度,但是篮球馆的冷气并没有开放,矮胖的老罗面色泛红,不停地擦汗。老罗的妻子坐在他的旁边,不停地和前后左右的家长们交流着对孩子填报志愿的看法。

  主持人试了试麦克风,请副校长王文槐开始讲话。老罗厌烦地冲妻子小声嚷道:“快别吵吵了,仔细听。”他的妻子立时住了声。

  副校长的讲话从师大附中在此次高考中大获成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用数据来证明附中在全省高考中的强势地位。此刻,竖立在校门口的LED显示屏上正在滚动播报:“2010年甘肃省高考成绩公布,我校学生党仪获甘肃省理科状元,汪鉴获甘肃省文科状元……”文理科状元的肖像照片交替播出,撩拨着路过的学生家长以及低年级的同学们。

  “以前是一考定终身,现在是一选定终身。”老罗频频点头,手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着。老罗通过朋友关系从可靠渠道得知,今年全省理科600分以上的考生有1677名,他的女儿考了602分,在这个分数段上处于靠后的位置,老罗说:“不高不低的分数最为难人。”

  中国大学用“985”、“211”等来区分大学的等级,现在各个重点中学又搞出了一个“2+7”学校群,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上上海交通大学等另外7所重点热门大学。演讲中这样的分类名词频频出现,指导老师甚至会教给学生家长一些统计学技巧。比如,求某所大学最近三年的最高分、最低分的平均值;统计某所高校的考研率、出国率等。现在填高考志愿越来越像是一个复杂的、精细的系统工程,人生的规划就此开始。王文槐说:“四年后,你选择就业、考研还是出国,现在就是决定的时刻了。”

  一个小时的咨询会终于在闷热的篮球馆结束了,但是家长们很快又涌向演讲席,把王文槐和教务主任等围住,千万个问题汇成一个问题:“XX分数,应该报什么学校?”(文中人物为化名)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甘肃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