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进清华:从一类课程到精品课程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3日 20:42   新浪教育 官方微博

  2004年4月,清华园又一个鲜花盛开的春天,清华大学一年一度的教学科研奖励大会在中央主楼召开。清华大学“结构力学”等九门本科课程在2003年荣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居全国之首,大会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校长顾秉林院士在讲话中指出,这 “是广大教师辛勤耕耘、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结果”。他总结这些获奖教师的共同特点是:“一是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能把自身的教学科研工作与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二是获奖项目都有几十年的积累,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厚积薄发而成;三是团结协作的结果”。

  至2010年,清华大学累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0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01门、清华大学精品课程187门。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数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均保持全国和全北京市之首的领先地位。

  一、以“一类课程”为抓手,开展课程建设

  每年都有一批出类拔萃的有志青年进入清华大学深造,人称“半国英才进清华”。如何让他们在学校得到最好的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是清华大学领导和广大教师经常深入思考的问题。“纳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工作依然是学校工作的首位,是大学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的培养目标要通过一系列课程和教学环节的有机组织来实现,其中课程就是实现大学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它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训练思维、学会方法、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直接、关键的影响力。一所优秀的大学必须要有大批优秀的课程,一所著名的大学必然有一批“名牌”的课程。要让优秀的学生学到优秀的课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优秀课程从何而来?首先要有优秀的教师。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就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用现代的话来讲,就如顾秉林校长所说,大学要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的优秀教师。同时,清华大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和改革实践认识到,提高课程的质量,不仅仅在于管理,课程就像任何一种优质工程一样,需要建设。通过课程的建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优秀教师的涌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清华大学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思想,并把它列入本科教学四项基本建设之中: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学风建设。

  1982年初,文革后恢复高考招生的七七级学生行将毕业,为总结经验,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学校召开第十六次教学讨论会。时任教务长李传信在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建设”,提高师资水平,重视教学方法,积累教学资料,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1985年在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工作会联席会议上通过了《清华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本科教学中开展评选“一类课程”的工作。1986年由校长工作会议通过《清华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与一类课程评选的决定》,明确提出“为把我校建成高水平的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科学研究上要抓好一批重点项目,教学上要抓好一批重点课程,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决定开展“重点课程的建设和一类课程的评选工作”,从认识上把重点课程的建设提高到与抓重点科研项目一样,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任务。当时的梁尤能副校长、周远清教务长等校领导和教务处领导分别负责联系物理、外语等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

  一类课程是清华大学优秀课程的称号,是学校所有课程建设的奋斗目标。它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提出要求。同时还设计了复审程序,所有当选课程均需三年复审一次,从而实现“一类课程”有上有下、滚动发展,始终着眼于大多数学生受益的建设目标。学校先后确定了十二门对提高学生德、智、体全面素质起重要作用、覆盖面大、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1987年,《中国革命史》、《微积分》、《水力学》、《核电子学》等四门课程被评为首批“清华大学一类课程”。事实证明,把“一类课程”评选作为抓手,开展重点课程建设对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其后十年多的建设与评选中,本着宁缺毋滥严格评选的精神,在当时清华大学约1500门本科课程中,共建成和评选了45门“一类课程”。虽然课程门数不多,但大部分是覆盖面大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生在校本科学习期间,平均可听到10门左右的一类课程,占学生学习总学分的(25~40)%,其中大部分工科系的学生可达50%以上。一类课程的建设、评价和管理既科学又严肃,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重视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系列课程建设的氛围,对全校课程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表率作用,也为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与时俱进,开展“百门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我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1995年11月至1996年1月,清华大学召开第二十次教学讨论会,提出了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结合“211工程”,学校重新制定了“一类课程”评价标准,重点规划了十二个系列课程改革项目,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大类、外语、力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四个系列列入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计划”,工科物理、工科数学、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列入“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九十年代中,学校确立了 “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办学方针,提出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培养目标。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深入?课程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1997年11月至1998年初,学校开展全校性教育思想大讨论,明确了要致力于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对本科教育定位“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取得了共识。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要坚持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与时俱进,再上台阶,重视和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在现有校级“一类课程”和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立项等的基础上,加速推进以校、院(系)核心课程为主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提出了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并于1999年列入了学校“985”一期规划的教学项目中。

  启动 “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的在于推动一个理念(即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形成一支队伍(即深层次地完成教学中坚力量的新老交替),建成一批课程(即建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课程),带动一片课程(即大范围推进我校的课程建设),营造一种氛围(即营造一种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氛围),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设不同类型的精品课程,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的前提下,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和授课方式改进,推进课程整体水平提高;在总结一类课程的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及参考文献”等建设优质课程的六要素,使学生在学习课程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 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1.精品课程立项建设

  2001年下半年,学校正式启动“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利用“985工程”建设经费,进行两期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

  一期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重点放在“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配合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推进研究型教学方式,立项的课程类型主要为以项目训练(包括案例教学)为主的课程、重组力度大的系列课程、交叉学科的新型课程、英文授课课程、能体现研究型教学方式的实践类课程等。对于拟建课程的选择,学校从课程定位、体系、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队伍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得到了院系第一线教师的积极响应,各系上报了170余个拟建设课程项目。通过预审、听取答辩和专家评审,最后确定了建设项目116项,涉及课程近200门。其中,重点资助项目49项,一般资助项目14项,校院(系)共建项目53项;基础课、专业课约各占50%;使用英语授课和英语教材的课程占22.85%,与项目训练有关的课程占25.7%;项目负责人为教授的占90%以上。从立项课程的整体框架看,精品课程建设不是孤立地建设某一门课程,而是强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作用,并力求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有较大的覆盖面。为保证这样的架构真正落实,对于其中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校采取“自上而下推着走”;对于那些在建设思路和课程理念上与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思路合拍的专业课程,学校采取“自下而上强化竞争”。为使学生接触热点研究领域,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学校顺应时代要求,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社会发展热点,积极培育一批前瞻性的新课程,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室科研探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等。

  为保证建设质量,学校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定期出版精品课程建设通讯等多种方式宣传交流研究型教学理念,加强对课程建设的引导。要建设好精品课程,不能单靠课程负责人,各个院系要注重规划协调,从制度上和资金配套上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同时,学校通过协议管理、完善监督、加强交流、中期考核、滚动支持和结题验收等方式实施对课程建设的检查、推进,确保建设成效。

  在总结“985工程”一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院系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985工程”二期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到学科专业的整体教学改革建设立项中,按照院系“打包申请”的方式操作。继续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引,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了大类平台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地位,在建设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新的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外,还设立了“精品课程延续资助计划”,支持在前期建设中已经取得了突出成效、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课程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

  2. 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评选和复审

  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型大学精品课程的重要特征应该是课程体系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示范性及教师队伍的高水平。但究竟什么是精品课?精品课究竟“精”在哪里?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首批国家精品课程《结构力学》负责人、清华大学袁驷教授的总结可谓一语中的:精品课要“精在点点滴滴,精在方方面面,精在前瞻的创新,精在科学的远见”、“精品是一种意识,精品是一种精神,精品是一种追求,精品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材料力学》任课教师范钦珊教授说,课程改革的成功“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是教学思想上的突破,是在积累和责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同时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总结立项评审和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评选办法》。评选条件包括5个方面:(1)申报课程应是连续开设3年以上,学生收益大或在课程建设上具有突出特色的课程;(2)课程教师队伍具有合理的结构,教师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坚持教书育人,课程负责人具备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3)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能体现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能够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4)课程教师整体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5)课程应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鼓励自主编写出版高水平教材。

  根据评选条件及课程性质、特点,又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选指标体系。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评选标准既继承了“一类课程”评选中教学资源与条件好、教学效果好、教书育人、学生收益大等原则,也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鼓励教师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精品课程称号的授予是对优秀课程的一种肯定,又通过明晰标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评选和复审,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建设是一种动态的改革过程,建设和评选“一类课程”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课程建设不能停留在荣誉的获得、称号的赋予上,必须坚持改革、不断前进、再上台阶。因此,“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同样设计了复审环节,制定了《清华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复审办法》,对精品课程实施三年一次的复审。本着深化改革内涵、务求建设实效、学生切实受益的原则,着重考察三年来的课程改革、教学效果、队伍建设等情况,由专家进行评价并公示评审结果,由校务会议讨论是否继续授予。复审有规范的程序、明确的标准,要实现“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的有上有下、滚动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推动课程建设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

  3、国家级及北京市精品课程申报

  2003年,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各省区市也分别开始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全国高校掀起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热潮。清华大学也在积极思考各级精品课程之间的定位与关系,我们的体会:一是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应该与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协调和衔接,使清华大学精品课程成为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主要来源和储备。二是精品课程建设本质上是要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此要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定位。如在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非常强调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特点,同时积极培育在思路、理念、内容及教学方式上有较大创新的课程,不以其是否有希望入选市级以上精品课程为必要条件。规定了副教授可以担任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负责人,目的是调动青年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优化课程教学队伍,推动课程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坚持让学生受益的原则,不仅考察课程教学条件和资源的建设,更着重于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的实效、学生的收获和专家的评价。

  四、精品课程建设成效

  1、营造重视教学的良性氛围,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重视教学、投入教学、研究教学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动,推动了一大批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走上了本科讲台,承担了大量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的教学工作。一批知名教授参与到精品课程教学中,如钱易、金涌、孙家广、杨卫、郝吉明、江亿等院士,钱颖一、李稻葵、范敬宜、阎学通等知名归国学者和专家,以及范钦珊、吴文虎、袁驷、申永胜、吴庆余、李砚祖、柳冠中、傅水根、华成英、陈信义、李艳梅、孙宏斌等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等。

  在这种氛围下,各院系都非常重视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梯队的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建成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兼备、年龄结构层次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踊跃参与教学并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如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组,共有11名成员,平均年龄43.8岁,其中“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各1名,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5名,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1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2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保障了创新性教学的开展,为后续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