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2日,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决定在原址立碑纪念的日子。虽然当日距今日已有59年之久,但是西南联合大学那段在战火中光辉的岁月和西南联大人顽强的奋斗不息的精神仍然为我们所怀念、所敬仰。
原址立"三绝碑"纪念珍贵往昔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校开始准备北上复员。为了纪念西南联大这一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壮举,学校决定在原址留碑。1946年3月2日,梅贻琦校长召集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等人文名家共商此事,并请当时的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写碑文,纪念三校“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的这一段珍贵岁月。
1946年5月4日,联大师生在新校舍图书馆前举行结业典礼,典礼在《西南联大进行曲》中结束。之后到校园后山处(今云南师范大学校园东北角)举行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揭幕式,“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冯友兰在揭幕式上宣读了受校方委托撰写的碑文。碑文简明地叙述了抗战及三校离合的经过,阐述了联大可以纪念的四个方面;通篇洋溢着浓厚的爱国热情,高度颂扬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抒发了对"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满怀信心的壮志豪情。碑文气势宏伟,诵读难忘,被称之为“三绝碑”。
而今在云南师范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仍巍然耸立在原址的绿树掩映之中。纪念碑的碑身呈圆拱状,高约5米、宽2.7米,中嵌石碑;石碑的正面为冯友兰撰写的碑文,碑文阴刻分别请中文系教授闻一多书丹篆额、中文系主任罗庸楷书碑文,共19行、1178字。石碑的背面是由联大校志委员会编纂、并请中文系教授唐兰写篆额、数学系教授刘晋年书丹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上列834名从军学生名单。五十多年来,千百位昔日联大学生、今日已为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人士,络绎不绝前来瞻仰此碑,追抚往日联大的校园生活,缅怀先师们对自己的教诲。
弦歌不辍三校患难与共书写中华精神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华北告急!平津告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奉命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在长沙开课。然而战事继续恶化,上海、南京陷落,1938年1月20日,临大常委会决议迁往昆明;1938年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5月4日开始在昆明上课。西南联大设文、法、理、工和师范5个学院共26个学系,以及两个专修科和一个先修班,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联大不设校长,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校长和联大秘书主任组成常务委员会领导学校,常委梅贻琦主持校务。
正如冯友兰先生碑文中所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值得永远铭记!西南联大融合了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韵,清华的“严谨求实”之风格、南开的“活泼创新”之风貌,表现出了高度的凝聚力。西南联大学习、生活条件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师生患难与共,“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以其“刚毅坚卓”的品格,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国家建设所需的优秀人才。据统计,自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建立至1979年恢复重建,共有473位学部委员,其中西南联大的师生即有118人。西南联大光荣奋斗的传统,优良卓越的学风,博大精深的学术,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分别立碑让联大精神永垂青史
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三校又分别在各自校园内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西南联大纪念碑”。首先在1987年11月,西南联合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在南开大学马蹄湖西侧,竖起了“西南联大建校50周年纪念碑”;纪念碑由三面石碑连成一体,三面分别镶嵌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徽,三足鼎立,以此纪念那段三校共同走过的艰辛而光荣的岁月。
1988年4月24日清华大学77周年校庆日,清华校友总会举行了“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落成礼,近百名返校校友参加了典礼。纪念碑建在“工字厅”南、“甲所”与“丙所”之间的广场林木丛中,清华的纪念碑篆书庄重古朴,碑上刻有“西山苍苍,南国荡荡,联合隽彦,大学泱泱”字样,字头组成“西南联大”四字,碑文简略记叙了西南联大的历程。
北京大学为重现西南联大精神,1988年决定复制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为此派专人赴滇采集相同石质的碑体运至北京。制作后将纪念碑立于北京大学大西门南边,于1989年5月4日举行了此碑的揭幕仪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