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目的趋向功利 旁听何必非要去北大清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4日 11:00   新闻晚报

  熊丙奇

  今年2月,52岁的浙江菜贩范国梁来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只读过三年书的他,想重新修订先祖古籍。有人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有人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梦想,是中国版的“堂吉诃德”。事实上,在北大清华等高校游学的旁听生数以千计,从二十岁出头到年过花甲。他们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在京过着窘困的生活,未来的出路更是渺茫。 (3月21日《新京报》)

  “旁听”,于大学,体现了开放的精神。于读书人自身,要不体现一种奋斗精神,虽然没有获得正式学籍,但却靠自己的毅力求学;要不实现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读书完善自我。于社会,旁听的故事,总是有催人上进的力量。然而,读罢这几位旁听生的故事,却很明显感觉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纠结”。包括他们自身的纠结,以及家人的纠结。他们自身的纠结是,旁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他们家人的纠结是,“甩手”进京旁听,怎么就不顾家庭?比如,52岁的范国梁,在浙江老家,有3个孩子在上学,家里的菜摊也需要照看。

  这种“纠结”,不是旁听的问题,而是读书价值的冲突与错位。一般来说,读书具有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功利性价值,就是获得知识、技能,提高劳动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非功利性价值,则是不以职业、社会地位等为目标,而是体验读书的感觉,获得读书的乐趣。对于不同家庭、年龄、社会阶层的人来说,这两种价值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旁听者中,有少数人,比如退休老人,并不以功利价值为目的,因此,他们没有迷茫,而在读书中感觉到充实;还比如一些已有工作的白领,希望借旁听为自己充电,这就好比在网上淘课。但更多的人,则明显带着各种功利目的来旁听,或为改变命运、或为获得更多的机会。这种功利目的没有错,其奋斗精神也很可嘉,但从目前的教育情形和就业情况分析,旁听已很难帮助他们实现这些价值。换句话说,“旁听”成才的美谈,最多停留在个例。

  有两个事实必须注意,一是目前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2970万,这都是各种形式在籍的学生;二是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学历情结”,用人单位选择人才,鲜有不设置学历门槛的。这两个事实让旁听的价值,明显倾向功利,可不少旁听者,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错位与纠结也就难免。

  其实,读书的价值,将功利和非功利结合起来,是最理想也最现实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读书,很多人只有一种价值,即功利的价值,这使“读书人”出了很多的问题,功利、浮躁、工具化,现在社会呼吁读书的非功利价值回归,但这不意味着放弃其中的功利价值。旁听者以追求读书的非功利价值赢得大家的尊重,但其实他们很多都渴求得到功利价值。

  为此,在选择旁听以及旁听的方式上,需要有旁听打算者结合这两种价值理性决策。基于本身自食其力、能照顾家庭、提高自身能力的读书,才能走得更远,据此,就在老家附近,选择一所大学旁听(我国现在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高等院校),或者利用工作休息时间,进当地图书馆、上网看网络视频课程,比千山万水赶到北京,到北大、清华旁听更可行、实在。难道非到北大、清华才能旁听吗?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