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庆,祝福无数,话题无数。我也想从体育的角度说说我的感受。
想当年马约翰教授看到学生体质疲弊,毅然和自己所学专业诀别,就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中国现代体育正是在他的带动下,渐成气候。
而今,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组数据,据江苏省教育厅的调查,在江苏省内大学生的体质已经全面落后于中学生。如果说中国教育以高考为指挥棒,最受煎熬的当属那些应届高考生,何以大学生反而不如中学生呢?
我有一个无端揣测:当今僵化的教育体系戕害的何止高考生。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成了高考的囚徒。他们早早就被囚禁在教室、在各种补习课堂、在书桌前,唯独操场、体育和他们无缘。当囚禁成为一个习惯之后,我们的孩子不仅失掉了运动能力,更可悲的是失掉了运动的兴趣。游戏成了最好的消遣,电脑成了最好的伴侣。这个揣测没有更多事例支撑,但似乎我自己的经历,我周边很多人的经历,现在所有学校孩子的经历,都是最有力的说明。
好了,现在让我们说说校园足球。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现有的教育体系里,校园足球是最悲惨的体育项目。它需要场地,需要教练,需要比赛,需要投入,还需要更多。它是最不受校方欢迎的项目,它也是家长们最拿不定主意的项目。踢球的孩子没有前途,是家长最害怕的前景。
小学生球员毕业了,初中没有接口。初中球员毕业了,高中没有接口。高中球员毕业了,大学没有接口。大学球员毕业了,社会没有接口。看清楚这条线索,我们就不能只把校园足球无法推广的原因都归罪于高考,因为这里也没有为学校体育、学校足球留下生存的空间。
家长们指导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常常以现在什么行业热门作为重要参考。唯独在足球上,他们看到的只是越踢越没有前途,越踢越没有希望。如此局面,谁还敢让自己的孩子冒这个风险呢?而假如大学生球员毕业之后,能够像学习法律、金融、外语这样的专业那么受到追捧,像电信、电力、电子、机械那么容易就业,是不是就能帮助家长和高中、初中、小学的老师、校长们早点下定决心呢?
今天,中国足协推出校园足球计划已经两年多时间了,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足球的未来,但实际上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很好地展开。明白了上述两个原因,我们就不能再求全责备。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一个喊了三十年的口号为什么永远都只是一个口号?我看,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足球意识、足球理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让一个未来没有前途的项目火起来,那真就是一个天方夜谭。
既然我们都知道青少年足球是中国足球的未来,那就请现在就为这些代表着未来的孩子们设计一个未来吧。
□刘建宏(央视足球评论员)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