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高考换算成绩返乡录取引质疑

2012年03月06日08:33  信息时报    

  昨日信息时报报道的全国人大[微博]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提出的异地高考[微博]新思路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昨日,记者在追访过程中发现,“本地高考,换算成绩,返乡录取”的建议引发大家的质疑,包括返乡录取户籍所在省是否愿意接受,成绩怎样换算才比较合理,以及异地录取率太低怎么解决等问题。

  专家认为,这只是解决异地高考的治标之策,关键在于打破既得利益,让高考招生指标跟人走。正如罗伟其所言,治本之策应是教育部按照各省考生人数平均分配高校招生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依然难免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如何尽早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大代表及师生认为,绕过户籍,以学籍作为异地高考的依据可能更现实。

  三个疑问

  返乡录取,户籍所在省是否接受?

  期盼已久的异地高考有了突破性进展。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建议,可让外地考生在当地高考,换算成绩之后返乡录取。

  “上个月还觉得不可能这么快放开,这次可真是盼到了。”在海珠中学就读的外地学生王泽仁,他的妈妈在看到这个消息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王妈妈表示,儿子现在已经读高二了,户口又不在本地,再没办法就得回老家高考了。如果真能实行当地高考回乡录取,那起码可以考同一张卷子,分数不会差很多。

  不过,王妈妈仍然觉得不太轻松。“教育部说是10个月之内公布方案,可儿子12月就要报名高考了,能不能赶得及还是个问题。”此外,对于广东出台的方案,她也有担忧。“地方是否接受是关键,原来孩子准备返乡高考报名时就要联系当地学校挂靠,现在拿成绩回去也要找学校接收吧,不然谁给我们换算呢? ”

  换算成绩,怎么换法才比较合理?

  换算如何确保公平合理也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称,这个换算可能比较复杂,各省命题不同难易程度就不一样。假如广东的卷子难,外省的卷子容易,广东考生的排名就不高。假如外省的试卷难,广东的容易,外省考生也会不服。

  同样,在广东外来工集中的民办学校,一线的校长教师也不支持这一做法。“如果把解决问题焦点放在这里,可能没法解决。”海珠中学校长郭开枝称,这个办法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换算问题连高科技都很难解决,这样肯定会带来不公平。“不同地域考生受教育的背景是不一样的,不能硬是把在这里读书的学生和外地的比较。”他说。

  对此,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已经考虑到这点。他受访时表示,按照现在的科学手段,难易度的换算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按照统计的原理来做等值换算。只要考生不为0.1、0.2分这种丝毫的差异强求绝对的公平就可以了。

  异地录取,录取率太低怎么解决?

  此外,考生和家长[微博]担忧的还有回老家之后的录取率问题。

  实际上,在就读地高考还乡录取的方式可行,是因为这在解决异地考试的基础上,又不损害本地人的利益。因为还乡录取用的是户籍所在省的高考指标,而不是人口输入省的高考指标。

  但是,高考成败除了与成绩相关,还与录取有关。在粤考生任卓今年就要回老家高考了。他说,虽然户籍在河南,但是因为父母都在广东,所以他必定会报考广东的高校。但是,广东的高校对省外的学生要求都比较高,在广东录取二本线学生的学校,到了省外都要求重点线以上,这意味着异地录取率将非常低。

  专家分析

  招生指标跟人走才能治本

  记者发现,新政遭到多方质疑,主要是因为这仅仅是治标之策。

  事实上,对于京、沪、穗这一外来人口大省来说,异地高考最大的壁垒是外地人和本地人对资源的争夺,他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要让输入省放开融入外来工,必然不能损害输入省的利益。可蛋糕只有这么大,就只能由中央统一调控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教育专家打了个比方:山东放开异地高考,这是因为它是人口输出大省,很多考生都到北京、天津等城市去了,山东近年的考生数量已从80万降至40万。但是广东是输入大省,每年高考人数不断增加,在我国高校没有增量,指标几乎没有扩张的前提下,多一个外省生源就会减少一个本省的指标。

  所以,治本方法是“高校按各省的考生来进行指标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说,“最好就是资源可以重新分配,指标跟人走,中央大幅倾斜对地方的指标,但是在北京、上海等部委属高校比较多的地区,这样做就会涉及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谁都不干。”

  不错,这只是地方的“一厢情愿”,教育部委实不愿碰这个钉子。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受访时表达了这个观点:“既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难就难在“既有要解决的问题,又有不能碰的问题。”

  两会声音

  学籍满三年可在当地高考

  全国人大代表、莱达集团高级工程师徐源远建议,取消现行高考户籍限制,改为随父母在常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徐源远建议,教育部在颁布新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同时,考生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时具有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考生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时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为杜绝高考移民[微博]现象的出现,在认定子女连续学籍的时段内,要确保父母的经常居住地与子女学籍地一致。

  事实上,绕过户籍制度的办法,也是去年北京张千帆(微博)等众学者提出的异地高考“民间方案”版本。

  应根据各省情况制定细则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农业大学[微博](微博)校长陈章良曾在去年两会提出让随迁子女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的建议。前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媒体表示将在10个月后公布异地高考政策。对此,陈章良表示“很高兴”。

  陈章良说,广西每年有大批贫困地区的农民到广东打工,其随迁子女有的是在广东出生,或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广东居住。这些外来工子女在广东读书,要考大学的时候又要回去家乡参加考试。“学的是广东课本,但是要参加家乡的考题,课本不同、教材不一样,怎么能考上大学呢?”

  “异地高考是解决农民工子女考大学的重要举措。”陈章良说,尽管目前还不知道如何具体实施,但他认为,实施异地高考能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孩子走出大山、走出乡村,有同样的能力与城市的孩子竞争。

  不过,他也对异地高考实施表示担忧。他表示,问题应该解决但要因地制宜,各个省的情况不一样,因此异地高考政策也不能一刀切。

  连线广东

  以学籍为根据操作性最强

  设立门槛、有条件准入的办法,也得到广东教育专家和师生的拥护。

  广东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教育法律与政策咨询专家张铁明认为,广东已经有36%的流动人口,他们也是为广东纳税和作贡献的,如果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将出现很多社会性事件。他认为,就像番禺那样出台积分入户计划,只要符合当地的要求,外来人口的子女就可以上中小学,这样的办法同样适用于异地高考。

  中山大学[微博](微博)教育科研所所长黄葳同样认为,设立门槛有好处,因为指标是跟钱挂钩的。所谓的异地高考是跟经济相联系的,就如中国人在美国留学[微博][微博],其费用就要超过当地人的一倍,但拿到绿卡之后学费就会减少。在中国,设立的门槛就相当于“绿卡”,过了门槛就可以异地高考。

  海珠中学校长郭开枝认为,以学籍为根据操作性最强。“学籍是假不了的,你可以规定一定的年限,这就与高考移民区别开来。”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