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对高中教育定位的反思性追问

2012年04月27日10:17  中国教育报    

  如果没有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大量的选修课程就会成为一种装饰,一种消遣和浮光掠影式的走过场。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学业评价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杨帆

  2012年4月6日,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教育科学”版发表了文章《高中的衔接与选择路在何方——由英国大学预科教育反思我国高中教育定位问题》,文章指出,“高中教育中的衔接应是实现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高中要‘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提到,在英国大学预科教育已经成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由原来单一的学术型课程转变为学术、技术和职业相结合的形式,为了体现高中办学特色多样化,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高中教育应体现这种多重“衔接”的思想。从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来看,这应该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从我国目前高中教育的现状来看,可操作性却值得商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高中教育究竟要满足何种需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开始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学备考”,用考试体系取代正常的学习体系。学校一切活动都围绕高考[微博]展开,忽视人的发展需求,不鼓励有差别的发展,用统一的模式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教育的性质严重扭曲变形。

  高中考[微博]生要上本科线,必考科目门门都要优秀,否则,总分就要掉下来,一些“特长突出、考分疲软”的“偏才”、“怪才”往往被拒之于门外。高中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理性思考。1934年10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应邀到南开大学[微博]演讲,当得知南开中学和南开女中在河北省会考中成绩不佳是因为校长张伯苓不牺牲学生的宝贵生活以迁就机械地毁灭生活的会考制度时,他颇为赞赏。张伯苓认为,只知道压逼学生死读书的学校,结果不过是造成一群“病鬼”来,一点用处也没有。他一再强调,南开是造就“活孩子”的,不是造就“死孩子”的。

  有人认为,今天的中国,大学已经走上了普及化的道路。但是,名牌大学、就业前景看好的热门专业仍然是学生、家长[微博]们追逐的目标,学校老师就如戴着手铐脚镣跳舞。正如同一版面上发表的《高中教育要往哪里走》一文所述:“高考的指挥棒发生了变化,高中的教学才会大胆地发生转变。”高中教育究竟要满足何种需要?现实目标定位问题没有解决,高中教育的定位仍然会在“十字路口”徘徊。

  高中教育以何种方式满足需要

  高中课程从功能上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从形态上看,分为文本课程和活动课程;从结构上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教学要求分类,则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上述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潜质基础上充分而和谐地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高中课程分类别、分层次设置是满足学生需求的“桥梁”,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有选择性地修完自己的学分,学习形式由“柜台模式”走向“超市模式”。但是,基于高考需要,各学校都会不约而同地确立相应的高考教材,选修课程的校本特征被淡化了,选修课的选择权被上移了。

  显然,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是不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高中新课程在满足高考升学需要和丰满学生人格形成方面面临着矛盾和困惑。由国家组织的高考需要为选择不同课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考试“套餐”,只有以这种多元评价的方式才能保障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高中的衔接与选择路在何方》中介绍了英国的一些经验,如英国教育[微博]部在2000年公布了可供选择的72门大学预科课程,2002年又公布了针对预科中前10%的优秀学生的17门课程,学校可以在这些科目基础上自己组织“菜单”。

  高中教育以何种方式满足需要?如果没有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大量的选修课程就会成为一种装饰,一种消遣和浮光掠影式的走过场。

  高中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需要

  高中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总学分须达到144分方可毕业,其中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必修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47.2%,而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只占总学分的33.3%,选修总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9.4%。主科课程仍然是学生难以逾越的“雷池”,对于普通高中来说,课时紧,任务重,“高二学生忙会考,高三学生忙高考”。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成绩都一目了然,压力不小。不少学者为之感到不安和忧虑,因为用一个标准衡量过的人,就像机器生产出来的零件,一模一样。

  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文、理分科考试中,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是必考科目,而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只是考查科目。除此之外,大部分高中还没有见到过什么大学预科课程,与英国的“菜单”式预科课程体系相比,这已经是少之又少了,但是,不少学校为了给高考让路,还是压缩了考查科目的学习。建立有信度和效度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于非高考科目不走过场,这是对高中课程改革成功的最好检验。同时,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硬件条件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场地、设备能否都能支撑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的课程开设,这也是对传统办学模式的一大挑战,没有必要的硬件条件,很多事情想做也做不了。

  高中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需要?如果学生“被教育”、“被学习”、“被考试”的状况不改变,选修课程的选择权不在学生手中,即使有了“菜单”式预科课程体系,也无法满足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

  高中教育如何更好地满足需要

  现在,高中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这种以行政架构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到了学校层面,就只能以国家课程体系为主了,国家给地方和学校的选择课程的空间很小。《高中的衔接与选择路在何方》注意到了这一点,文章特别提到,“有些学校开发了很多选修课程,但由于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目的性,选修课质量不高,与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改革并不匹配”。因此,文章认为,作为高中选修课程开发的主体,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学术要求、职业定向、内容系列、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

  高中教育如何更好地满足需要?首先要提高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减少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重,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学业评价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保障。高等学校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兴趣不等于专业志向,考试成绩不等于专业能力,高等学校不能停留在到中学搞几个讲座、开放几个实验室这样的形式上,要和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结合起来,发掘潜在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应该是作为高中选修课程开发的主导,中学和高等学校才是高中选修课程开发的主体。

  另外,教师的均衡发展和合理流动是保障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充分条件,中学现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选修课程的选修人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设选修课必然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调整课时,配置老师。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学校的用人体制,加强校际的人才交流,按需设岗。

  基于上述反思,高中教育定位需要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一步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构建“基础加特色”的课程模式,让不同特色的学校逐步形成自己的精品课程。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微博]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