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高三教师及专家为高考生各科备考支招(图)

2012年05月21日09:56  大洋网-广州日报    
离高考还剩17天离高考[微博]还剩17天
复习中小憩。复习中小憩。
考生正全力备战迎接高考。记者卢政摄考生正全力备战迎接高考。记者卢政摄

  根据今年的高考安排,全省高三考生将在6月7日、8日两天迎来高考“大战”。今天,距离7日只剩17天时间了,如何在这两个多周时间内进行备考冲刺,考出好成绩呢?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东莞中学高三各科资深教授及有关专家,解答家长[微博]和考生心中的疑惑。

  文/记者王高财、钟达文  图/记者石忠情

  语文

  (一)基础知识要重新翻看查漏补缺

  东莞中学高三语文老师洪勇认为,重积累的语文科想在临考前抱抱佛脚恐怕难有成效,但冲刺的技法还是有的。

  洪勇说,攻克基础题重在回归课本,以前做过的题目要重新看。语音、字形、语病、词语、修辞、文言文阅读等基础知识,要以复习旧题为主,有计划地把以前做过的题、用过的练习册,好好地翻一遍。“重新翻看自己以前做过的笔记,也可以与同学互换着看,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在文言文阅读方面,洪勇特别提到,考生此时已经不需要再做更多新的练习,而是要不断复习,用熟悉的文章来增强“语感”。

  (二)不可一味挑战难题偏题

  研究多年高考备考策略的资深教育专家、卓越教育[微博]教学主任谭伟表示,每年高考前,总有成绩较好的考生想挑战高分,故意找偏、难、怪的题目来做,结果浪费了时间、打击了信心,提高不了能力的同时还影响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他认为,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上,切不可一味挑战难题偏题。

  (三)不该丢掉的“22分”

  一般情况下,要背的内容在高考试卷上以4个选择题3个默写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约占22分。“这22分最为实在,背了就会,不背肯定不会;会就能拿分,不会就拿不到分。”答这种题目没有发挥的余地,因此这分并不好拿。如果丢掉了这部分的分数,语文成绩上120分或110分就很难了。

  (四)名句要会背且会写

  对名句题,考生不能满足于会背,还要会写,更须写得准确。一个错别字就前功尽弃。因此,这段时间内将名句背一遍实际是要求将名句背写一遍,同学们之间可互相出题,互相检查。

  (五)多思考、重总结阅读和语言运用题

  对阅读和语言运用题,考生要多思考、重总结。复习这部分内容的常用工具是“旧题”。首先,考生搜集自己犯过的错误,也可以是其他同学犯的错。其次,整理错误的同时也是梳理知识的过程;考生可按照知识点和类别把错误分门别类整理清楚;然后就可以分析错误了,找出错题的原因,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英语

  (一) 1到5册的英语单词重新默一遍

  英语是典型的需要日常积累的学科,此时,“英语科冲刺阶段的复习,就是要回到课本,把单词和语法都重新看一遍”,东莞中学高三英语老师汪继红建议,“考生如果有时间,可以把第一到第五册英语课本学到的单词都重新默写一遍,加深印象。”

  英语写作的选题范围较语文作文要小,汪继红提醒,考生要做好英语作文的选题准备。

  (二) 书面表达:注意“看、读、写、背”

  一“看”作文本,看自己在审题(如文体判断)、时态和人称等方面是否有过重大失误,考场上要杜绝此类错误; 二“读”课本和其他材料中一些典型话题的文章,如旅行、环保、志愿者、疾病、求职、新闻报道等; 三“写”3~5篇平时涉及较少或表达不好的类型文章,对照范文修改完善;四“背”自己积累的精彩句子、篇章和历年高考中一些常见文体的范文。

  (三)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适当训练不可少

  首先要回忆、总结各类文体的典型特征和解题方法。

  其次,看完型填空题时,知识点方面的错误,如短语搭配、词义理解等加以罗列,能力点方面的错误在文中标出答案线索,着力分析和查找失误的原因,对思维上的典型缺陷加以总结。看阅读理解题时,重点总结主旨题、意图题、猜词义题的解题思路,对涉及到的语篇结构和难句再加分析,提高阅读技巧。

  第三,因为本部分在高考中占分比重大,能力要求高,有必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训练以巩固词汇量和保持对题目的敏感度。最后,继续泛读喜欢的英语杂志。

  (四)听力:有规律做题

  “精听”可安排每天下午3:00做一套训练题。做错的地方大声朗读对话原文。“泛听”即休息时安排听英语歌曲和高一、高二课文磁带,保证语言的声音输入渠道畅通。

  (五)语法词汇:纵看和横看原则

  将做过的高考真题和几次模考中的单选题分成两部分,准确率高的一部分用来成套看,即“纵看”,进一步熟悉考点覆盖范围和命题规律,对“考什么”做到胸有成竹。

  另一部分针对自己常错的考点分类型,进行小专项“横看”,对难点实现融会贯通。如专门归纳、分析各套题中的“时态”、“定语从句”题等,辅以适当训练,实现薄弱环节突破,力求在高考中同类考点不丢分。注意本阶段不要大量做题,要对偏题、怪题说“不”。

  数学

  (一)最后冲刺要靠做“存题”

  在东莞中学数学老师吴强看来,数学学科的最后冲刺无非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扎实学科基础,另一个则是弥补学生自己的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是要靠“做存题”。所谓的“存题”,就是现有的、以前做过的题目。

  吴强还建议,数学的复习资料里有一些归纳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资料,考生可以重新翻看这些资料,把过去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和“温故”,这也是冲刺阶段可以做的。

  (二)错题重做

  临近考试,要重拾做错的题,特别是大型考试中出错的题,通过回归教材,分析出错的原因,从出错的根源上解决问题。错题重做是查漏补缺的很好途径,这样做可以花较少的时间,解决较多的问题。

  (三)回归课本

  结合考纲考点,采取对账的方式,做到点点过关,单元过关。对每一单元的常用方法和主要题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错题重做,尽可能从课本知识上找到出错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结合题型创新,从预防冷点突爆、实施题型改进出发回归课本。

  (四)适当“读题”

  读题的任务就是要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步骤,分析最佳解题切入点。读题强调解读结合,边“解”边“读”,以“解”为主。“解”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印象:“读”就是将已经熟练了的部分跳过去,单刀直入,解决最关键的环节,收到省时、高效的效果。

  (五)基础训练

  客观题指选择题和填空题。最后冲刺阶段的训练以客观题和前三个解答题为主,其训练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解选择题填空题的策略;传统知识板块的保温;对知识网络交会点处的“小题大做”。

  建议:考生心理调适更重要

  对考生而言,考试能力方面的准备已基本结束,实力想有大提高也几乎不太可能,剩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理调适——这是绝大部分接受采访的老师们的共识。

  家长也同样需要心理调整,老师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家长也要“放轻松”。吴宗志说,家长切忌再给孩子增加压力。而吴强则建议家长,最近就不要在孩子面前提“考试目标”、“心水高校”等,以免增加考生的紧张程度。

  理综:基础知识的回归应是重中之重

  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也在高考中各占100分的分值。那么该如何复习呢?

  (一)三个“回归”抓根本

  谭伟主任认为,理综在冲刺阶段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回归:回归课本、回归考试大纲、回归高考题。此时,做习题只是一种辅助备考的手段,这阶段要把抓主干知识作为主要矛盾来解决。

  他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回顾,做题时注重总结,梳理各类题型与老师专题教学的联系,准备错题本,注意查漏补缺,积累灵活多变的解题方法。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应高效利用学校组织的适应性训练锻炼自己准确、快速、规范答题的能力。

  (二)书写清晰规范得分率高

  谭伟表示,因为理科综合是150分钟考理化生三科的内容,有些考生觉得时间不够用,读题不仔细,或只看一半题即开始答题,求快不求准,书写不规范,结果会导致不必要的丢分。

  他认为,考生在备考冲刺时,要牢记以下原则:一、会的题目一定要保证做对,保证得分。二、做题要精准和迅速。因为只有准,才不必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适当放慢一些,就会准一点。三、优先保证会做的题。遇到难题不打持久战,看到易题不放松,看到难题不胆怯。此外,他建议,考生平时还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规范书写符号,减少书写潦草失分的机会。

  (三)每天做题十几分钟

  不少人都认为,在冲刺阶段,还不断做题已经不必要了。不过,东莞中学高三物理老师方青松还是提醒,虽然大量做题并不可取,但考生还是应该保持每天做题十五到二十分钟,在这不算特别长的时间内,所做的题型却要保持尽量广泛,“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等都要选取一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考生做题的状态。”

  方青松同时强调,考生在这个阶段选择做的必须是一般难度的题目,千万不要去“挑战高难度”。

  (四)重做一遍以前做错的题

  东莞中学高三化学老师吴宗志建议考生,要把以前做错过的题专门归纳出来重新做一遍。“新的题目也可以找来做,但一定要注意切合广东高考的难度”。 

  吴宗志还表示,化学科高考题目经常会出现一些新设置的考题情景,但实际上考察的知识点是与日常复习时一样的,这就需要考生考试时能冷静地挑出知识点。考生在冲刺阶段可以注意提炼知识点,同时可以留意近日发生的热点事件,做到遇到新情景也能“心中不慌”。

  文综:增加对时政热点的关注

  文综在冲刺阶段该如何巩固和突破?

  谭伟表示,查漏补缺、巩固学科主干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跨学科综合训练极为重要。他建议,考生在此时要多做一些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与各学科知识交叉点专题的训练,以全面提升跨学科综合能力。

  谭老师说,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能力立意,以社会实际材料为素材。而这些材料,主要是指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

  那么,具体该如何学习和把握这些时政热点呢?谭伟认为,考生首先要全面了解热点问题的背景,来龙去脉以及相关的问题,系统地了解问题的成因、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此外,考生还要认真领会党和国家正在实施的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全面分析时政热点可能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时政热点素材导入的方向。他认为,可多从社会角度考虑素材的内容,多从地理的图表和历史事实、报刊杂志的背景报道中寻找导入方式。

  掌握这些内容后,考生可根据综合高考的能力要求,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时政热点。分析时,切口宜小不宜大,力求新颖,不落俗套,应多考虑一些背景分析,对策探究、趋势展望、时政评述类的设问切口。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