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蛙鸣影响备考?极端护考下的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8日 09:49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员 沈彬 

  “Brekekekex koax koax”,这句英文是一段拟声词,模仿的是远方传来的蛙鸣声。出自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名剧《蛙》;后来这段“叫声”成为美国耶鲁大学拉拉队的助威声。无论是古希腊的蛙声一片,还是耶鲁年轻人的助威声,总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官体验。

  不过,这种声音在个别高考(微博)考生家长(微博)听来,是那么不可忍受。今年高考季里,不仅照例上演着不许装修、不许鸣笛、不许打牌的“护考行为艺术”,甚至疑似发生了杭州家长嫌小区河道里蛙鸣影响孩子备考,而毒死青蛙的事。

  这类极端护考行为,引发了网民热议。不少过来人,针对当下愈演愈烈的高考焦虑症,发出了感慨:自己当年没住五星级考生房,只是在蚊帐里吹着电扇;没有送考车,只是骑着自行车;没有高考营养餐,只是在食堂里吃的饭……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一切也都这么过来了,哪有现在这么大的声势。是不是社会对高考关注过度了?

  1980年代前后,流行过一句宣传口号叫“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那时高考录取率低,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979年当年全国高中毕业生有700万,当时高校招生不过30万,96%的人是注定的分母。考上的4%,自然是天之骄子,农转非,毕业后就是国家干部身份,一辈子吃商品粮;考不上的,城里的孩子就成了待业青年,面临着分配的宿命,农村的孩子,则要换上草鞋务农,可能一辈子再没有走出大山的机会。当时一考定终身,结局相差太大。那句“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也就是一种安慰。

  如今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已从1979年的3%,到了1998年的34%,再到了今年的75%。今年黑龙江省录取率甚至达到近九成。按此趋势,大陆将来可能会像台湾那样高教资源供过于求,那时就没有“落榜生”一说了。

  而且,现在高考也不是向上流动的唯一路径,高中生有很多选择,比如出国留学(微博)。而自主招生也可淡化高考的重要性,今年上海中学等“四大名校”高考“裸考生”(只靠高考成绩升学的学生)均不到一半,上海中学“裸考生”只占总考生数的27%。上外(微博)附中今年高考“裸考生”更少,总共只10余人,占人数的4.56%。

  尽管有以上种种“利好”消息,考生家长还是绷紧神经,每每发生拦截鸣笛汽车乃至毒死青蛙的事。说到底,家庭的未来就在一个孩子身上;虽然分数线低了,但高考是一场淘汰赛,必然竞争激烈。家长的种种行为,无非是在为孩子争取更大的优势。

  话说到这,忍不住对那些二三十岁的“过来人”吐槽,别看你们在微博上安慰考生要“淡定”,你们家的娃还在“起跑线”上,你们已经不淡定了——大卡有没有建在三甲大医院啦?进的幼儿园是不是双语的?小学有没有外教?……将来你们成为高考考生家长时,照样淡定不了。

  这些年,高考并没有随着分数线一降再降而淡出社会焦点,相反随着现代传媒的发达,家长们的种种或有理或可笑的诉求,被更广泛地传播,原因无非是我们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在水涨船高,对社会公正的期待也在水涨船高。

  稻花香里说高考,听取蛙声一片——家长的苦衷,谁当谁知道,只是家长们千万别再毒青蛙了。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