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花絮:那些焦急等待的父母们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8日 09:54   东方早报
7日,上海光明中学考场,一家三口离开考场。“今天的感觉比平常做练习的时候好”,中间的女儿离开考场时对一旁的父亲说到,脸上还泛起了笑容。早报记者 杨一 图  7日,上海光明中学考场,一家三口离开考场。“今天的感觉比平常做练习的时候好”,中间的女儿离开考场时对一旁的父亲说到,脸上还泛起了笑容。早报记者 杨一 图

  高考(微博)并非一个人的战斗,每位考生背后都有整个家庭的支持。因为家庭的不同,有的人战场很多,有的人选择很少。

  早报记者 史寅昇 李燕  

  6月7日早上9点整,2012年秋季高考语文考试在全市的93个考点正式开始。在考点学校的大门外,家长(微博)们守望着消失在教学楼里孩子们的身影,翘首期待。这一幕年年上演,今年也不例外。

  5.5万名考生的背后,是数倍于此的家长。高考日,焦灼着的不仅是埋首苦读的考生们,家长们也都在为孩子们的未来牵挂。

  从外貌到衣着,家长们的形象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家在考点附近,穿着拖鞋敞着衬衫,露出里面的汗背心;有的家长则打扮入时,戴着珍珠项链穿着套装。对于考生来说,高考是不是他们迈向未来的“独木桥”?高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

  出国留学(微博)

  看孩子发挥情况

  “万一连一本线都没到,那就让他早点出国。”

  9点20分,阳光还不算毒辣。头发花白的杨先生用手中的报纸扇扇风,笑道:“今天天气风凉,这一天是赚来的。去年这个时候已经热得要命了。”

  杨先生坐在学校外花坛的护栏上,手里的报纸已经有了不少折痕。开考20分钟,他草草地翻了一遍报纸,似乎想用阅读来驱赶不安。在他身边的护栏上,十多名家长一字排开。

  杨先生的儿子在曹杨二中读书,“成绩还行,排名差不多在年级中游吧。”

  小杨想要考华东政法大学,“他喜欢法律,以后想做律师,或者法官。”杨先生对自己孩子的想法很支持,“我支持他学政法。现在中国经济在往上走,社会矛盾也在逐步凸显,法律类的人才肯定是需要的。学法之人,乱世派不上用场,但治世就有用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杨先生出口成章,显然对政法专业有着相当的了解。 

  而48岁的王先生对孩子的未来毫不担心——儿子已经被交大密西根学院录取,只要成绩过了一本线就能顺利进入大学。开车送完儿子,王先生在外等待着,对各类留学咨询公司塞来的广告略略一笑。

  王先生是国企职工,家里经济基础不错,儿子平时成绩又很好,过一本线几乎不成问题。“大学读两年,申请到国外交流,然后再申请美国的研究生。”这是家里为儿子设计的一条未来之路,“出国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主要还是看孩子的意愿。万一连一本线都没到上不了交大,那就让他早点出国。”

  成绩优秀

  国内过渡再出国深造

  “我觉得宁可让小孩先在国内读大学,拿个奖学金再去国外读研(微博)究生。”

  “出国读大学也不一定好,现在很多小孩读不出书,只好送到外国那些私人学校镀镀金,其实国内用人单位很精的,不像以前,见到有个外国文凭就当作是海归了。”徐女士说道。

  徐女士的儿子成绩相当优秀,也很有主见,早早准备了自主招生的相关知识,并且成功获得了同济大学(微博)与上海财经大学的预录取资格, “就算这样,高考也要考好,考得好才能挑最想要的专业。”

  “我觉得宁可让小孩先在国内读大学,拿个奖学金再去国外读研究生。我儿子现在中级口译读出来了,到了大学先让他读高级口译,大二就学雅思(微博)。”

  “那是你儿子争气。”

  “多说也没用,小孩的路小孩自己选。”

  “也不能叫小孩了,都是大人了,大学生了,懂得比我们多。”

  “再大也是小孩,总归是我们的孩子呀。”  

  家境一般

  外地读大学自己奋斗

  “我们供不起他去读民办的学校,苦一点也只好苦一点了。他当不了富二代,只能靠自己努力。” 

  李女士的儿子和杨先生的儿子是曹杨二中的同学,成绩也半斤八两,但她对孩子的要求颇高:“我觉得,就算是普通中学,孩子努力一点,一本也没问题,何况是重点中学?一本是最底线。我儿子填了吉林大学(微博),985的学校,在上海降50分录取,他也肯去的。”

  “吉林大学太远了,又是北方,上海小孩不适应的,要吃苦的。”别的家长说。

  “我们家条件不好,供不起他去读民办的学校,苦一点也只好苦一点了。他当不了富二代,只能靠自己努力。”李女士用力扇了扇风。

  和其他家长的淡定相比,张燕女士的心中,紧张和无奈并存。儿子成绩并不算好,发挥正常能上二本,如果发挥不好,可能面临专科甚至落榜。

  骑自行车将孩子送进考场后,张燕在校门外的台阶上坐下。碰到递过来的留学资料,她总是摇头缩手。她唯一接的资料是一把小扇子,“那些资料对我们没用,太热,扇子还不错。”

  身为下岗工人,张燕觉得可以为孩子提供的选择并不多,复读和出国她从未想过。

  “我经常对孩子说,其实不上大学也可以,心态好,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考不上就先工作。”但是,张燕坦言,这样的话更多时候只是在安慰自己。

  11时20分,在其他地方候考的家长们也陆续回到学校门口,守候他们的孩子。

  他们不知道,孩子在刚刚的考试中表现如何,但他们期望着,孩子们能考得好一点,未来的路能走得顺一点。

  5.5万名考生的背后,是数倍于此的家长。高考日,焦灼着的不仅是埋首苦读的考生们,家长们也都在为孩子们的未来牵挂。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