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小小说《最后的黄豆》入选辽宁2012年高考(微博)语文试卷的阅读题,满分25分的这篇阅读理解题,原作者亲自答题后,得到的分数为19分。
这篇小小说改写自作家王琼华的作品《最后一碗黄豆》。6月10日晚,本报记者独家与王琼华取得联系,身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理事、郴州市文联、作协副主席的王琼华,得知自己的作品成为高考题目,显然非常高兴。他欣然答应了“作答辽宁高考阅读题”的邀请,还开玩笑地说:“这要是答不好自己的文章,把名声都搭进去了……”
事实上,对于王琼华这样的高考阅读题原作者而言,满分25分,得到19分的成绩并不算低。早在2010年时,本报记者独家邀请当时辽宁语文卷阅读题原作者、香港中文大学(微博)亚太研究所研究员郑海麟,对其作品的命题进行解答,结果同样是满分25分,郑海麟得分为16分。
原作者系教育局副局长
称文章理解“见仁见智”
作家、教育局副局长,这样的双重身份,让身为高考阅读题原作者的他,对题目的理解有着另一种视角。“题目体现的更多是命题老师的对文章的理解角度,文学作品的鉴赏,不像其他科目有一种标准的答案、一眼就能看出来。”王琼华坦言,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通常“见仁见智”,“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王琼华分析,辽宁语文卷命题者之所以选择《最后的黄豆》这篇文章入题,“目的是一种引导,希望让孩子们走上社会,更多的是自己去打拼,而不是寄托于家庭、长辈的帮助。”
这篇小小说最早发表在《小小说选刊》,并曾经获得过全国优秀小小说奖。王琼华说,这篇作品的写作初衷并非单纯面向青少年。“我当时写这篇作品时,希望给人们带来一种启发,鼓励人们去创业,也希望传递精神财富重于物质财富这样的理念。”王琼华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这篇文章,获得人生的一种思考,“对于年轻人来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和价值观,对整个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