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经资院聚贤为国“引凤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3日 12:03   xiaoqing110.bnu.edu.cn

  走多元合作道路、搭建国际化平台,这在大学研究院的发展模式中并不鲜见,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普遍面临着合作主导权少、国际化层次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等种种挑战。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得益于学校的体制机制创新,把握时机、凝心聚力,以服务国家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为己任,开展了别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与多元联合,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和公共效益,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

<b>■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10周年院庆师生合影<br><br></b> ■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10周年院庆师生合影

  2012年2月13日,记者如约来到主楼321会议室,一场特殊的签字仪式正在这里进行。会议桌前,中美双方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当新兴市场论坛首席执行官哈瑞尔达·考利(HarinderKohli)与我校常务副校长董奇在协议书上郑重落笔时,中国筹办“新兴市场全球论坛”的脚步骤然临近了。

  一个机遇:让国际性智库来北师大“安家”

  记者跟着胡必亮来到了新主楼17层。这位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兼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对如今的办公环境很满意,“学校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室、轩敞典雅的讲堂和各得其所的办公室,胡必亮打趣说,这些“家底”,是经资院创新发展的基础。

  自然,一个研究院的发展靠的不只是物质条件,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视野,更是创新前进的动力。“新兴市场研究院”,这个由享誉全球的“新兴市场论坛”与经资院合作成立的国际性智库机构能落户北师大,是需要考验眼界和胆略的。胡必亮对记者讲起了这个高层次国际合作平台在北师大的“安家史”。

  时间要追溯到2010年。当年10月,胡必亮的一位老友为了创造一次在美国见面的机会,盛情邀请他到维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参加 “新兴市场论坛第五次全球年会”。这些参会的代表多是刚刚参加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后,移师而来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其中来自中国的只有胡必亮和原中国央行副行长、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

  来到论坛的还有来自不少国家的“客人”,和他们交换名片后,胡必亮暗自吃惊,“没想到不是某某国家的前总统就是前总理!”这个论坛的影响力太大了!

  又有一个没想到在等着胡必亮。这两位中国客人的出现,引发了热烈效应,他们的发言更是备受关注———在论坛上,希望中国能推动新兴市场研究,加快新兴市场发展的呼声很高。

  “这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大致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量部分的70%以上,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超过30%。而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很少有专门机构针对新兴市场国家整体进行系统研究。至于在寻求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事务的话语权,以及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等方面,则几近处于空白状态。”

  带着这样的思考,胡必亮回国后,第一时间向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晓西汇报,并与他交换了意见。李晓西以一个资深经济学家的深邃眼光和战略洞察力认定:这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个机遇!

  柳暗花明:期待又一个没有先例的尝试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胡必亮脑海中逐渐成形——与美国新兴市场论坛联手组建“新兴市场研究院”!这是一个没有先例的尝试,能不能成,谁心里也没有底。“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呢?”胡必亮于是马不停蹄地行动起来:写方案、做规划、与新兴市场论坛方面反复联系、邀请对方到北京访问商谈……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并不怎么顺利。新兴市场论坛确实有兴趣同中国合作,但胡必亮提出的方案与对方所想的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他是要对方与“中国的北师大”合作。这样的洽谈邮件发出后,几个月犹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胡必亮几近失望。2011年6月,他如往常般打开邮箱。突然,一封来自新兴市场论坛首席执行官哈瑞尔达·考利的邮件跃入眼帘——考利在信中说,新兴市场论坛董事会经过认真商议,决定可以与北师大开展广泛合作,并将于日内来北京考察建立 “新兴市场研究院”的可能性事宜。

  柳暗花明的事态令人振奋,也引起了学校层面的高度关注。党委书记刘川生十分重视哈瑞尔达·考利的北京之行,详细过问了来访的日程安排,并专门抽出一天时间陪同考察。

  7月,骄阳似火,溽暑蒸人。一天里,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多家单位,刘书记与考利先生几乎都是汗流浃背。可喜的是,双方达成了比较积极的基本共识。

  8月,哈瑞尔达·考利再次抵京,旨在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

  9月,胡必亮赴美,研讨创建“新兴市场研究院”的具体细节,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12月,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新兴市场研究院”终于揭牌成立。

  “研究院从设想到成立,仅仅用了一年时间,高效率的工作抢占了与国际高水平平台合作的先机。”胡必亮对研究院的成立既庆幸又欣慰。因为这只从大洋彼岸引来的“金凤凰”,给了经资院绝好的发展契机———新兴市场研究涉及面极其广泛,这与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的中国市场化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能源发展、金融发展、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反贫困等方面的优势学科恰能实现紧密对接。合作不仅能大幅提升经资院的学科发展水平,更可以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与政府决策,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投资贸易、科技文教发展。

  以新兴市场研究院为平台,双方又签约着手在中国筹办“新兴市场全球论坛”。届时各国政要将从世界云集国内。由北师大———一个高校,协调各相关单位,举办全球性的高端论坛,将有多位前任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莅临,这又会是一个没有先例的创举!

  根据协议,新兴市场论坛还将从国际市场上融资500万美元,在昌平新校区兴建新兴市场研究院大楼,与经资院开展更加深入的全面合作。

  多元合作:招来一只又一只“金凤凰”

  “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自建院起,就承担了国家重要课题,需要多方面专家的合作参与。”李晓西对记者说。

  李晓西,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他在中国市场化研究中声望卓荦。对于如何创新多元化合作机制,李晓西更有发言权。

  “一个研究院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内的资源,要借助校内外甚至国际的专家学者合作研究,培养人才。”2001年6月1日———从研究院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多元化合作的探索。

  十多年来,研究院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各部委、省市和若干机构委托的重大课题70多项。其中,四本《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两本《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三本《经济与资源管理报告》是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合作的成果,汇集着校内跨学科众多院所的集体智慧,凝聚着研究院全体师生的汗水与心血。随着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的面世,研究院也与相关单位建立起了良好联系,一个个深化合作的亮点与机遇不断闪现。

  本着“多元合作,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理念,研究院近年来招来了一只又一只 “金凤凰”,一批研究中心(基地)相继成立。

  “教育部社科委经济学学部秘书处”就是一只承载着科教重任的“金凤凰”。教育部社科委下设11个学部,其中的经济学学部委员来自全国诸多著名高校,是高校经济学界的代表,联系着全国高校的经济学学科。经教育部批准,经济学学部秘书处挂靠在了其召集人李晓西所在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微博)

  在新主楼1732B室,记者见到镌刻着“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牌匾——落款上是“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李晓西笑言:“我们压力很大啊!四家正部级单位在北师大设立研究院!这是对我们北师大科研力量的信任。”

  两年前,市科委有关负责人表达了意欲与高校合作,共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平台”的构想。在校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 市科委表示了合作意向,并希望聘请李晓西为院长。经北京市委批准后,2011年8月四家主办单位正式共同揭牌。

  研究上的合作是一步一步推进的。最近开始的“定单”是——“首都科技创新指数”课题。时值假期,承担课题的年轻队伍——数位研究生放弃休假,提前返校。大家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搜集资料、处理数据。短短20天时间,在完成世界各国“创新指数”参考资料基础上,一份“创新体系及指数”成果就摆到了市科委领导的案头。

  “栽得梧桐引凤来”。在各项研究成果基础上,在学校的支持下,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中国能源与战略资源研究中心等纷纷在经资院成立。这些中心联系起国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带领着研究生们锻炼成长,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任务。其中,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张琦主持的中国扶贫研究中心,在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研究中,提交了系列成果,得到关注与长期的资金支持。

  聚贤为国:吹响创新发展集结号

  “‘聚贤为国,励志成才’是启功先生为我们题写的院训。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一切创新举措的落脚点与归宿,都是为学校的发展、为国家的强盛服务!”李晓西一语道破了经资院十余年快速前进的原动力。

  2011年6月1日。这天,既是经资院的十周岁生日,也是“教育部社科委经济学学部秘书处”在经资院安家的日子。

  “人少成果多,院小贡献大。”在学部秘书处揭牌仪式上,党委书记刘川生高度评价了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成立十年来,在李晓西和胡必亮两任院长的带领下,为学校和社会所做的贡献。

——“成果紧紧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要,具有明确的对策导向;”

——“成果的学术含金量高,国际化特点鲜明,许多都获得国家级奖励;”

——“有着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善于调动学校各方,善于团结全体同志,组织了跨学科、跨部门、甚至跨国际的团队;”

——“围绕国计民生重大课题联合攻关,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对研究院以及经济学科科研教学和国际化,带来了很大的提升和促进效应;”

  ……

  刘川生书记这一番话,可谓是对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十年创新发展之路的最佳总结。

  “聚贤为国,励志成才”。这八字院训如同一面旗帜,将经资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团结起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矢志开拓,探索出了一个盘活资源、筑巢引凤的新模式,开拓出了一片服务社会与科学研究互动共进的新天地,同时也吹响了基层院系创新发展的集结号。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报考实用信息查询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选大学:  
试题查询: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 新闻日本东京都25人抵达钓鱼岛开展购岛调查
  • 体育英超-范佩西帽子戏法曼联3-2逆转胜
  • 娱乐80后夫妻4年结婚7次离婚6次被吐槽奇葩
  • 财经成品油10日再迎调价窗口 每吨或涨500
  • 科技美国试点超级WiFi 覆盖范围可达数公里
  • 博客名人送别陶伟(图) 马鼎盛:空姐被打疑点
  • 读书汪精卫贪二奶魂断上海 日女追星沦为性奴
  • 教育网传读大学成本: 一天不上课亏掉324元
  • 育儿3成幼儿园拒乙肝宝宝 雷人暑假作业(图)
  • 健康接吻会传染感冒吗 男性也需要自检乳房
  • 女性2013秋冬最in趋势播报 首饰狂人40款单品
  • 尚品那些买酒庄的有钱人 葡萄酒为何没葡萄味
  • 星座周刊鬼魅魍魉的一周 测试谁最爱你
  • 收藏80版2元币炒高40倍 绿松石5年翻4倍
  •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