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国:令人惶恐的“蝗虫说”

2012年12月03日17:13  钱江晚报    

  薛建国 本报评论员

  15岁的“非沪籍”生占海特,为了争取异地高考[微博]权力,网上约辩沪籍青年,结果被斥“上海不需外地蝗虫”。把同胞斥之蝗虫,确实够损的。从这一人格侮辱事件看,不难理解异地高考推进的艰难。

  改革开放就是放开束缚,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其显著标志之一,城市新居民的爆增衍生了庞大的“随迁子女”群体,由于高考制度改革和各地高考方式的差异化,这些学生难以再回到原籍地参加高考。占海特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虽然还只有15岁,占海特已经很有自己的思想,她在《教育公平,我的梦想》一文中写道:“我希望就地高考政策不要与父母的职业、收入、纳税、房产、社保等挂钩。若是如此挂钩,穷人的孩子何日才会有出头之日?如何才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这简直是天问。

  “蝗虫说”令人惶恐。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的贡献,这一点几成共识。我们没有理由只要求别人贡献,而不与别人分享发展成果。

  一些人为什么要抵制异地高考,道理很简单,他们怕异地高考政策一旦放开,本地的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使本地考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这是典型的地方保护,是特权思想在作怪。

  这一特权是高考分省指标造就的。分省指标是一存在好几十年的体制,它给北京、上海等地有别于其他地方“政策红利”,这些地方的家长[微博]和考生习惯将此当做自己的一种权利。拥有这种权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事实上,这种权利的存在本身就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在“保护”一部分考生同时,“牺牲”了另外一部分考生的利益需求和正当权利。这种显失公平的“特权”,只会制造社会不公。

  多年来,打破户籍壁垒、实现“无障碍”的异地高考呼声不断。今年国务院终于有了明确态度,要求各地年底前拿出相关方案。放开制度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公平的机会,虽然这一天来得有点迟,但总归让人们看到了一点进步。

  (原标题:令人惶恐的“蝗虫说”)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