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分作文得主妈妈吴芳揭秘复习之道

2013年01月05日14:22  海峡导报    

  离2013年高考[微博]不过6个月,一些孩子因为语文特别是作文“短腿”影响了综合成绩的提升。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成绩?今天,2012年高考高分作文得主、厦门一中施滢同学的妈妈吴芳在这里和您分享孩子写出高考高分作文的秘密。

  施滢同学在2012年的高考中,取得了语文总分137分的好成绩(福建省理科高考语文最高分),其中作文高达69分(全省共4个69分)。身兼母亲与小学语文老师双重身份的吴芳说,施滢之所以能写出考场高分作文,与其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密不可分。

  成长:在高效阅读中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绝大多数的家长[微博],一定是巴不得孩子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而我的女儿由于小小年纪就患上近视,其父本着“身体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一直干涉孩子的课外阅读,一旦发现孩子完成作业后就着迷于课外书的阅读,便立刻强行制止。但这并没有扼杀孩子渴望阅读的欲望。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当然知道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于是,我引导孩子:“办法不是没有。假如你是聪明的孩子,可以用‘方法’战胜‘时间’,养成快速阅读的好习惯;用‘质量’战胜‘数量’,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就能省时高效,既能较好地保护眼睛,又能保证课外阅读的需要。”孩子更觉得机会难得,十分沉迷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加上孩子就读的槟榔小学平时就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熏陶与指导,因此,孩子一直有好书陪伴着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养成了独立的自我意识、自我思考、独立处事的能力。

  借此例子,我想提醒家长,在平时管教孩子时,一定要引导有方,正确、合理,孩子乐于接受。教育孩子一定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携手。当家庭教育出现偏差时,一定要与学校紧密联系,不走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成功:在笔耕不止中体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孩子由于从小骨子里就潜伏着一股较强的自我性格。当她上了厦门一中高中部后,发现那儿语文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语文学习。

  对于课外阅读,自不必说。以她的话:“学理科太枯燥了,阅读是我放松的一种有效方法。”看来,孩子把阅读当成了一种精神享受。的确,书籍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在长达三年的高中学习阶段,孩子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摘抄、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笔记,然后又在高三阶段进行一次归纳整理,形成一本素材本。里面积累的阅读精华,无疑为她的高考作文增色不少。甚至在高考作文中绝妙地引用了《圣经》中富有哲理的佳句,让人惊叹。

  对于习作,她更是把它当做一种精神食粮。老师布置的习作练习,她总是老实本分地写,按照作文模式,布局谋篇。自己还有一项“另类”爱好,就是“我手写我心”——— 写随笔。无论是学习上的苦与乐,还是情感上的酸与甜,或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考,都以随笔的形式记载下来。有的是自己日记式的内心独白,有的是与好友对话式的互相讨论,还有类似杂文的小段文字。这种不拘一格的随笔,写了厚厚几大本,令人动容。

  我想,高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书信式的对话交流,让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抒发情感的能力得到空前的锻炼。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这样的随笔,无疑让她比别人多了无数次练笔的机会,而且不必受习作的框框套套所局限,可以 “我手写我心”,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促进了孩子写作水平的飞跃。

  成才:还需要不倦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孩子的这种学习方法,高中语文老师对她的评价是:“文字有灵气,文章无章法。”高考成绩只是高中学习阶段学习成果的体现,代表着过去。新学段的开始,意味着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愿孩子能继续保有这股倔强的阅读与习作的学习劲头,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练就更加娴熟的写作技巧,培养更加高超的文学素养。

  2012年福建高考优分作文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施滢

  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那只西装革履的小兔子,一边飞奔一边看表,大喊着:“我没有时间了,来不及了。”此举映射现代人之嘴脸。我们生活的赛制被统一规划为运动场上赛跑一般盲目,路程被定死,只需关注时间的毫厘之差。然而,生如逆旅,重要的并非时间的一分一秒,而是生命的纵横广远。

  如同法国文学家左拉所说的俏皮话:“人生只有两分半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的爱。”生而在世,最后归尽于《圣经》所言:“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只可惜飞驰出的熏心利欲,使我们聚焦于“时间”之上。凡事锱铢必较于时间,且以时间为标杆,成为王开岭先生笔下的“像流水线产品”一样的人生,起点与终点划定,毫无意趣。

  诚然,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何妨转换视角重新审视生活之道?现今那些无可避免地沦陷在被催稿的阴影之下的文学工匠,正是因为赶时间,桎梏住了源头活水——— 创造力;成百上千的科学工作者为饱满热情所驱使,不停地赶时间,抢速度,却始终比不上爱因斯坦的一个响指。反思之后,我们真该学习毛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查理,在众人低头争抢地上的“六便士”之时,抬头看见月亮,看见生命的质量所在。

  如何应对“时间有限”的命论?自然是放下时间的焦点作用,关注内心,关注生命的纵横广远。圣伯夫形容苏格拉底与蒙田是 “拥抱所有国家和所有时代”的,对此,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不朽的灵魂方能在时间的方寸之境中突围,增加生命的韧度。事实上,“事无两样,心有别”,世界上不少伟大的创造,是由那些生命垂危的人完成的。司马迁在其感人至深的《报任安书》中就曾发表过这一见解。台湾画家几米,便是在患病后幡然醒悟,不再为时间所困,而是拿起画笔,记录下生命的哀愁和更多美好的人情世故。要想赢得掌声,就不能放弃更不能混世!几米诠释着生命的真谛,生命不止是劳苦,生命更有诗意与远方。挣脱对时间的恐怖迷信,方能体味世间风情与生命之美。

  凡心所向,素履之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正所谓生如逆旅,一苇以航。逃脱时间的束缚,我们也可以大声喊出:“在千千万万的束缚中,我却感受生命的拥抱。”

  导报记者 魏文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