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对面》:高考历史冲刺备考指导(4)

2013年04月03日10:30  新浪教育 微博   

  韩校:没背下来,所以那时候学生学习我怨自己。但是25年以后,假设说考试题的答案,如果还是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但是你看,这出题人他制造的难度,他是怎么制造的?说好听的,实际上就是用语言逻辑、材料、掩盖了答案的简单和真实,这就是说我看答案简单,比如说还是这个答案,大家仔细听啊,我说完你会乐的,这回这题变成什么样了呢?公元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全球工业化潮流滚滚,此时此刻灾难深重的中国,在引进西方技术方面有哪些积极有意的尝试和非常宝贵的探索?那么一下子似乎这题古今中外好像我们觉得又是工业文明、世界潮流,结果他就答了,他紧张啊,他赶紧答啊,我们引进西方技术方面有很多尝试和探索,然后就展开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那么一直到把下边这空他都写满了,没地儿写了,他认为他答完题了,答完题以后呢,老师说你答跑题了,你看,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事工业、海军近代教育,你这时候发现,这不是洋务运动具体内容吗?有本事你直接问我,所以这道题如果我们能把它给简单化,就是题的复杂化不等于知识水平的复杂化,其实我们很多同学他拼命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工夫,他认为高考[微博]题难,我提高自己,我对应高考的高度,实际上我告诉同学们,抬高自己还有一种办法,降低别人,我先把它复杂化的问题变成简单化,降低别人,那我降低别人以后,我对应我,最好我们一方面提高自己,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降低别人。

  主持人:不容易,现在孩子真是不容易,韩老师这么一说,我很庆幸很多年前我就参加完了高考,来看9248,是不是一个不容易的孩子提了一个不容易的问题,韩老师,历史事件解读类大题太难了,有没有什么答题的模式?

  韩校:答题的模式应该有,就是说他说答题模式,实际上就是解题的方法,那么解题的方法,严格地说方法就是模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解题的方法,它是共性和规律性,它和解什么样的题应该关系不大,就像一个人会开车,他要是好司机,他应该什么车都会开,不能说我只会开我家自己那辆车,那就不是好司机。那我们这个学生,如果要是掌握了解题方法,核心技术,那么掌握了以后呢,不能说我只会做过的题,我背过答案的题,那实际上是没有形成任何能力。那么实际上大家要了解,这个题的组成,这题的组成它是等于条件加问加答案,而且它从规律上讲,什么是题里的规律,就是条件问答案三者的吻合,很多同学说我答不到点上,你为什么答不到点上呢?就是说我们这历史考题,后边那大题,他貌似主观性试题,实际上它是客观性试题,为什么呢?他的答案是固化的,也就是说你有这点就得这分,你没这点,无论怎么都发挥,怎么发挥,你都不得分,这我们同学都深有体会,你知道哪叫发挥,这纯粹是挥发,你就挥发了嘛。那他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就他不从条件出发,他用主观性试题的思维来答客观性试题的方法,来答这种思维,他问题出在这儿,你比如说做数学题,你一定遵循客观规律,给你一个条件,然后问你三角形面积多大?你必须从条件出发,一步一步推,最后得出三角形面积250平方厘米,什么叫用主观性思维方法来答客观性试题呢?给你一大堆条件,然后问你三角形面积,然后你说了,我认为、我估计,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可能是,你一比画这么大,那肯定他不得分,而且做数学题你会笑,但是我们很多同学用这种方法做历史题,他不去仔细分析条件和问这种对应性,和答案的对应性,他一看,直接看问,然后我认为就开答了,他就跑了。

  主持人:就好像数学题拿手形来比画三角形面积似的,其实是一个道理。

  韩校:对,你数学要有一个数式子,那你这个分析过程,解题的本质是分析,你做历史题没有一个分析过程和核心技术,你也答不到点上,得不出答案。所以这个核心技术,实际上它在这儿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我可以简单说一下,就是你在解题的时候,你不能跟着题跑,这个很多老师会认为你应该顺着题的思路去分析,不对,因为题的背后是出题的人,全国统一的解题方法是什么方法呢?就是他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读完一道大题以后,他没读懂,他什么感觉?茫茫然,字都认识,不清楚,这个时候他会怎么办呢?全国统一的,就是说多读几遍,多读几遍他试图通过多读题的方式找到解题的方向和方法,但是题的背后是出题的人,也就是说你顺着题的思路走,就是顺着出题人的思路走,他让你到哪儿你就到哪儿,你先读明白的地方,可能就是出题人设的第一个陷阱,你进去又出来了,然后又有第二个陷阱,第三个陷阱,直到爬不出来为止,即使你都爬出来了,我告诉你,这也不是人做题,这是题做人。那怎么办呢?就是说即使做对了,也是你完全,从一开始你的神志就被出题的人,把你的神志给控制住了,所以你不能跟着题走,得让题跟你走,怎么跟你走?跟他商量,说跟我走吧。所以在这里你读完题以后,条件是找不全的,第一遍,问你不可能,答案你不可能读出来,但是你一定能找到一个问,所以读完题以后,你不管读懂没读懂,你给题出思路,你就问自己问在哪儿,这时候你自己控制住了自己的大脑和思路,你把问找到,这个问一定是出题人,咱说白了就是他加工后的问,复杂的问,然后下一步怎么办?第三办把这个复杂的问给它简单化,然后再去对应自己简单的知识,这样的话,一个程序下来,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小模板吧。

  主持人:找到究竟他问的核心是什么,自己好好地分析。

  韩校:实际上就是读题,读完题以后找问,问找到以后,这里有个小技巧,第三步你要把它分解成,实际上出题就是把很多简单问,简单的知识复杂化,你必须给它回过来,回过来以后怎么回过来呢?以问为核心有个二次审题,去寻找问的对应条件,把问表义词罗列出来,把条件罗列出来,一横一竖,这时候你在同一平面上,就构建了一个对应关系,问和条件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一个问我找到四个对应条件,那么这一个问可能就变成几个了?就变成四个问了,如果一个问变成四个问,那么一个小问一定简单了。

  主持人:说明这25年来,跟25年前您的高考相比,出题人的想法也复杂的很多呀,也是考察了,考察了学生更多的一些理解、分析能力。

  韩校:他对知识的这种,就是在新情景下重新运用要求高了,而我们那时候基本上就是一个在线。

  主持人:来看我们短信平台吧,刚才我们一直在说这样的一个大题,但是有朋友,5628说大题解的挺好的韩老师,每次都还行,但是选择题错特多,比如说这次海淀临模错了六个,什么原因呢?

  韩校:高三学生对历史的问题是之间暴露的,他不是一下全暴露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特爱做选择题,觉得选择题容易,大题不会,其实大题的稳定性比选择题要好,选择题的复杂程度要超过大题,你等进入模拟考试了,考察越来越间接化了,这个时候他发现选择有问题了,选择有问题跟题的质量有关系,模拟考试和它平时自己考试题质量不一样,另外模拟考试,你比如说海淀区模拟考试,其实各城区都一样,他是原创,你是见不到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发现,我就选择题是有问题的。那么同学们在碰上不会做的选择题,我感觉他没有太好的办法,他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排除,其实排除两项关系不大,还剩下两项就很有问题了,剩下两项他就拿不准了,经常是经过仔细地分析把错的选上,选完以后呢,错了,错了以后老师给他讲的时候,他认为老师讲不明白,老师认为这孩子你钻牛角尖,他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也涉及到一个选择题的题理问题,也就是说他为什么把错的选上?因为这种排除法在本质上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比较,是一个考生他自己对这个所考察知识点的理解与选项做对比,是一种比较,那为什么把错的选上了呢?也就是说你的理解就是到达了这个水平,也就是说人家错到你心坎里去了,错的你舒服,所以你一看我就这么想的,然后选项还有,那非英雄所见略同,一下一拍即合,那这个时候严格地说,我为啥说跟题的质量有关?就是这儿,严格地说,就是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暂时出于这个水平,假如说我暂时没有一下子能有很高的对知识水平的理解,我还想把它做对,有没有办法?有办法,那什么办法呢?那么在这里边就了解这个题理了,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它是非常标准的客观性试题,那就是条件、问、答案三者完全吻合,完全吻合,其实选择题,与其说考你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如说就是考你连连看。

  主持人:连连看?

  韩校:就是条件、问,下边四个答案你连上一个,这种连连看,你只要是选错的这个答案,你跟条件、问、答案放在一条线上你连一下,他一定有不吻合的地方,所以选择题的本质,做选择题的本质最终的效果是什么?是对应,他需要完全对应才是真正的答案,说哪怕差一点,那都不是最标准的答案。

  主持人:有意思,又把和我们实际情况结合上了,跟连连看结合上了,这个比较便于大家的理解。现在都不玩连连看了,现在玩找你妹,一种新的游戏,来看这是6724,他问的算不算这种情况呢?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解读的大题,我是否应该根据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几方面我一一都答了,那就算我答的很完整了?

  韩校:如果刚才听了我刚才说的这事,你答题的依据只有一个,条件,这都是你自己想的,其实如果你要构建起问和条件的对应关系,那这个时候,就是答题只能按条件答,这才叫答到点上,他跟对错没关系。也就是说人家明明问你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来剖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你非答社会,你即使答对了,他也不是,他不在点上,而条件,题所有的难度,都在于条件的多样性和隐藏性,解题的真正的难度,就是问和条件的一一对应,就在这儿,只要你能对应上就全完。

  主持人:所以说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几个方面都来答。

  韩校:你得看人家问没问呀。

  主持人:答满了,可能还没得上多少分。

  韩校:你比如说就像我刚才讲的这个数学题的例子,人家问三角形的面积嘛,你非常得把体积求出来。

  主持人:认真看好,来看这是2816,其实我们刚才说了这个选择题,包括说了这个大题,那么2816他问了,说老师,跟您说,历史这次考了31分,海淀模考,请教像我这样的,现在最需要的是怎么学?是不是我还得接着背呀?谢谢您。

  韩校:首先分不高,他也有好处,提高的空间大,其实答个六七十分还是可以的。

  主持人:没问题。

  韩校:没问题。

  主持人:上升三四十分。

  韩校:这位同学你别丧失信心,这是完全可以的。第二就是从学法和解题方法两个方面入手,学法,你拿着考纲,对着考点,我就给你出一招,一个考点,你就记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点,就记一个,你不要都记,你也不要都背,然后你一定要给自己一个说法,他重要在哪儿,用这样的方式。那么一个考点,你记一点内容,那么咱就算是百分之多少吧,百分之十吧,那这样的话,那么你把它要精准和熟练,对你来说现在不是加宽加深和增多,而是要把所学的内容减少,要自己给自己减负,如果你学习又刻苦又努力,而学习成绩稳中有降,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了,不要着急,一定要减量,减量加强理解,要精学、熟学、细学,这是从知识角度来讲是这样一个建议。而答题角度来讲呢,那就是应该把问和条件,就是在这样一个解题方法,你就是,就是怎么说呢,尽可能把它的问给分解成很多小问,总会有你会的。

  主持人:好,来看8060,他说您是不是该说一说短论,小论文该怎么写?同时他又问了一个,是不是应该结合当前的历史的热点问题呢?

  韩校:实际上这种论文题,现在在北京考题当中并没有,不明显,这一定是全国考[微博]卷的考生,那这样的题呢,它又有一个相对的模式,就是说第一呢,你要找出材料的观点,也就是说一定要,这种论文的观点,大部分是给一个材料,它的观点需要从材料里提炼,这是第一步,就是材料的观点。第二步,要答出我的观点,一般来讲呢,对材料观点他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概括,一个是判断,那判断就是赞成不赞成,或者其他。那么材料的观点找出来了,我的观点找出来了,下一步干什么?史实论证一下你所赞成或者不赞成的材料观点,这个史实展开的时候,一定要把条件伸展开,比如说我赞成这个观点,那么从史实展开,那么展开是什么呢?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它是这样。你比如说2011年,它的这个考题,他说的应该是安徽的这样一个考题,他是什么呢?就是这种物质生产,应该一个是伟人的话,恩格斯或者马克思吧,说物质生产决定了意识和精神制度层面,而反过来精神制度层面和意识又决定了物质生产的方向和方法,然后请你评论这个观点,这种题一般按等判卷,他12分,9至12分一等,5到8分是二等,0到4分是三等。

  主持人:算你有字。

  韩校:所以像这个,首先就这道题,你首先要把材料的观点给概括出来,物质决定精神和制度,反过来制度又对物质的生产产生影响,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你论证的时候两个方面都要谈。然后说你的观点,说我的观点我赞成,好,赞成,赞成下你要举例,而这个例子一定要从观点,出发说我们的小农经济,或者叫自然经济,我这个例子,那自然经济这属于物质生产,那它是怎么形成的?对吧,它又是怎么决定我们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及文化,然后反过来你还要论证,那这种专制制度,这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又怎么样巩固和维护了这种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那这样的话就相辅相成了。

  主持人:抬头看了一下时间,现在已经是八点二十分了,今天的《教育面对面[微博]》我们学科复习历史学科就只能说到这儿了,谢谢韩校老师,谢谢您。

  韩校: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用的观点,而且这个答题的一些技巧,值得大家好好地去记忆、去分析、去理解、去应用,再次感谢韩老师。同时也感谢金钥匙培训学校,再次提醒同学们,金钥匙学校在4月29号、30号两个全天请到北京市各科权威特级老师,高三专家讲座,为大家奉上今年第十三届五一高考大串讲,具体五一串讲情况呢,可以拨打金钥匙的热线4000141414,好的,那么感谢各位收听我们今天的《教育面对面》,同时提醒,从明天开始,我们《教育面对面》节目第二个阶段就要开始了,我们会陆续邀请80多所在北京招生的高校的招办主任和相关负责人,做客我们的直播间,为大家来指导一下志愿的填报,专业的选择,明天来到我们直播间节目当中的是北京大学[微博]和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的招办主任,那么对这两所学校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微博]呢,千万不要错过明天的节目。好了,明天《教育面对面》我们再见。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