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限制何时了 高考政策不该被钉在户籍上

2013年05月24日11:52  南京日报    

    因为不是北京户口,张建党的儿子张图无法在京高考[微博]。无奈之下,张建党将儿子送进国际班,准备出国留学[微博]。随后,具有美国国籍的前妻提供援助,儿子很快能有希望以“美国人”身份,参加“美国高考”。奇妙的是,只要变成“美国人”,孩子又能在北京高考了——根据教育部政策,外国侨民享有直接参加北京高考的资格,而且还可以享受10分的优惠。(据5月22日《中国周刊》)

    人还是那个人,政策却不是那个政策。非京籍的张图,是城市外来人员的随迁子女;变身美国国籍的张图,是外国侨民。知识改变命运,还是身份决定命运?从张图的身上,我们隐隐感觉到前者让位于后者,或者说,首先要具备身份优势,否则,知识就派不上用场。在处于现阶段的异地高考政策下,要么“顺从”或“认命”,要么“拼爹”与“拼娘”。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可以按“图”索骥?张图能够“顺利”在北京参加高考,并且可以享受10分优惠,具有“非典型意义”,倒是反衬出异地高考政策的滞后。

    2012年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出台。确实,在2012年年底,各地的异地高考政策出炉,有的是“半成品”,有的是“夹生饭”;有的在“挤牙膏”,有的在“打太极”。北京眼下施行的是“异地高考”过渡方案——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京参加中职考试录取、高职考试录取以及开放大学、网络高教、成人自考等考试录取。

    高考政策不能被“钉”在户籍上。对异地高考政策的期待,民众早就“喊破嗓子”,可是官方行动并未“甩开膀子”,依然在户籍藩篱里“打转转”。纵观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严重一点讲是“刻舟求剑”,缺乏“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当大家都缠足于户籍限制时,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认为,取消户籍限制而不打破按计划集中录取,很难取得实质进展。而如果从打破集中录取着手,高考报名的户籍限制,完全可以不攻自破,也不牵涉到其他复杂的户籍改革问题。鉴于此,异地高考政策的顶层设计要“求异出新”。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