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高考史里藏着荡气回肠的中国志。
1977年恢复高考那年,“黎明之年”,举国沸腾。
当年考生的陈辉没有想到,36年来,高考改变了他,也改变了他的家人。
2013年高考来临,我们走进这个大家庭,陪他们回忆他们青春。他们的努力时光与荣耀时刻,也折射36年高考的变迁之路。
1977年 新政出炉 玩命拼杀
“1966年废除高考,1977年中国经济呼救,人才匮乏。1977年至1979年,属恢复高考期,十年沉积期后,各种人才喷涌而出。”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姜正国
“这三年录取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分子,无论是年龄、资质、能力,都是超强的。”
阅历丰富、知青实践,加之大学培养,这批人走进工作岗位后,很快体现才华和能力。
【家族故事】
插队知青45天突击上阵
傍晚,躺在草地上,望着星星,一身疲倦的陈辉和老知青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这是1977年邵阳洞口的一个农场,农场里20多名知青,整日闹腾,内心孤独。
“没有高考前,都眼巴巴看着每年仅有的几个推荐名额,去招工、当兵、招干。”陈辉回忆,下乡知青还必须得呆满两年,才有资格获推荐。
老家在邵阳市区的陈辉此时已下到洞口县某农场一年多,每天早上6点起床和村民一起出工,天黑收工,双抢时帮着村民收稻子。“很累,油盐少,一年到头吃不到肉,柴火自己砍,娱乐活动也没有,唯独几本禁书被疯抢、手抄,跑二十里路看场电影。”陈辉苦笑。
1977年9月,国家决定恢复高考,允许所有人参加。
“直到10月初我们才隐约得知一些消息。”陈辉说,农场长不让知青们脱产复习,除了不出早工,允许晚上复习。每天劳累后,几乎没有人能坚持。
10月中旬,确切消息下来了,村支书、场长架不住请求,任由知青们返家。而此时距离高考只有1个多月。
没有考试大纲、没有老师指导、没有资料、不知道会考什么、有怎样的题目。在这尴尬的情形下,500多万如同陈辉一样的考生开始复习。“憋了十年,在得知能参加高考,脱离困境的那一刻,所有潜能都被激发了。”陈辉说。
挨着老家,他租了个小房子,24小时看书复习。累了睡觉,饿了回家吃饭。谁都搞不清考什么,他只好把高中课本反复记了几遍。
考试人海,政审极严
1977年底,新高考正式拉开序幕,各省各自出题。
“洞口县就只有县一中一个考场,人山人海,工农兵知青都有,年龄相差十几岁。”陈辉回忆,有父子上阵的、姐妹、兄弟联手来考的。
5门课考了两天,第一天退考的人不多,第二天近一半的人没来考试。
“邵阳人拼音不好,老师也教不好,那次语文题目依据拼音写句子让我记忆深刻: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只拼出前面的‘我们’和‘达到’。”
考完后,陈辉自我感觉挺好。试卷被邵阳市教育局上收阅卷。
1978年1月的一天,家住县政府附近的陈辉被浓烈的鞭炮声、欢呼声惊醒。“放榜了,录取通知名单贴在政府大门口。”陈辉的名字赫然在列。
名单上没有公布成绩和名次,上了专科线的就在榜单上。“张榜后,我们就去了教育局设置点填写志愿,按照重点、本科、专科填写三个志愿。什么都不懂,也没有老师、父母提供参考。”陈辉苦笑,但那时流行收音机,我就填了当时湖南最好的湖南大学[微博]无线电系,最后被录取到土木系的空调专业。
第一届政审很严,不少人上了榜单,却因为家庭出身和年龄限制最终没有录取。
同学之间相差十岁
新高考首届新生入学在3月。
“1978年3月8日,我和县里同时考到长沙的3名同学挑着木箱子、被子,坐了12个小时汽车,清晨5点赶到以前位于建湘路的长沙东站。”那一届,学生年龄相差超过10岁,18岁的陈辉是班上第二小的,最大的29岁,带着儿子上学。而整个湖南大学不到1000人,土木系共有7个班。
“没有军训,教材都是临时赶制出来的,有些还是油印。”陈辉回忆,12个人一个寝室,一层楼的当头才有一个集体厕所、浴室。
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是怎么回事?但他们依旧充满激情,拼命学习。“年纪都有点大,都吃过苦。”陈辉说,每天天没亮,岳麓山上就满是人,英语、数学是当时大多数人恶补的课。
“我们实习都是下到最基层的工厂,毕业论文、数据都是很扎实的。”毕业后,陈辉被分配到设计院。“我们那一批人能吃苦,都想着能专业对口,做自己喜欢、技术型的工作。”陈辉笑着说,当时,不想去做管理,认为做管理的都是学习差、技术不行的人,现在就不同了。
1980年代 精英教育 挤独木桥
“上世纪80年代是高考制度的摸索期,怎么命题,考哪几门,分数结构等都在逐年讨论、改变。”
这段时期的录取率依旧很低,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但随着经济复苏,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知识,肩负着使命。
【家族故事】
资料难找,英语难学
陈辉在家排行老二,最小的妹妹陈芳也参加了高考。1980年,陈芳没能扛住压力,病倒了。病愈后,她重新备考。
“我们都从高一开始学英语,那时高中只读两年。”陈芳感慨,“最开始连英语老师都没有,请了一个新中国成立前做过翻译的人当老师。”
复习资料老师自编,没有考纲,“但考过几届,多少知道些题型。”陈芳第一次高考在县九中,这个学校里多是县城的学子。“当时第一届班上50多个,只考上两三个中专生。”
此时的孩子参加高考还要过一道槛:预考。预考不达线的人不能高考。“预考很难,跟高考题差不太多,近一半人不能通过。”陈芳说,他们长期通宵就着煤油灯看书,脸都被熏得黑乎乎的。
第二次高考时,报考的人中依旧还有复读四五届的老知青,全县还只有一个考场。 “我没有考上,也没填志愿,父母要我顶班,我死活不同意。后来我跑去考了技校。”最终,陈芳如愿考上技校。
1990年代 高校扩招 蜂拥而至
“我1993年在娄底师专时,学校只有4000人,到1997年已近8000人。更多人进了大学。”
上世纪90年代初,师资力量渐好,1993年开始高校扩招,录取率显著上升。师资力量也不断增加。
【家族故事】
奋战到凌晨:补品+太阳神
资料、试卷、培训班、营养品、考试……
这些成了当时就读长沙市一中的陈辉侄子陈嘉的记忆,“试卷每天都能发四五张,本校印的,黄冈、北京的。”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30分下晚自习,再去学校组织的培训班恶补,这是高二的作息。高三冲刺,晚休都要到凌晨一点。
累了、困了就喝家里买的太阳神等各类营养品,每晚还喝些红枣汤养神。陈嘉记不起喝过多少营养补品。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