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全国仅984人参考 破冰首年为何遇冷

2013年06月07日20:4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吴振东、伍鲲鹏)浙江符合异地高考[微博]报名条件者超过一万,实际参考人数却仅为984人,在安徽、江苏、辽宁等地,异地高考实际报名人数也只有区区数百人。备受关注的异地高考在其“破冰”首年“遇冷”已成事实。“冷”也是政策试水期的阵痛,或许在所难免,但相关部门需要从中深入思考,对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作进一步的修缮。

  从数据上看,今年异地高考应者寥寥,但并不能就此忽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考的热切期望。首先在于,各地异地高考相关政策的出台集中在最近半年,大都已过了2013年的高考报名时间,他们中的许多人其实并未赶上。

  其次,今年率先开放异地高考的省市并非矛盾突出地区,人口流入相对少,高考竞争也激烈,符合条件者认为回原籍高考更为划算。等到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京沪等地开放异地高考时,情况也许会完全不同。

  这些现实原因令“遇冷”不足为怪。但是,不少人抱怨的“门槛太高”却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在各地已公布的异地高考方案中,通常都对考生学籍、在该省区市就读时间、父母合法稳定工作、社保证明等条件作出限制。北上广等人口流入地区,对异地高考的限制则更严格。繁琐的程序、普遍过高的门槛无疑还是挡住了不少考生的去路。

  高考事关千万中国考[微博]生的命运,异地高考改革更是需要站在整体公平的角度求解。不降低门槛,异地高考者的权益无法保障;条件放得太宽,又如何保证不出现“高考移民[微博]”现象,产生新的不公平。政策制定者需要抓住当前试水期的机遇,深入研究具体情况,对今后的政策进行科学调整。

  异地高考背后涉及户籍、社保等诸多基础性问题,影响范围之大、争议之多、情况之复杂,远超一般教育议题。但在教育公平的呼声面前,政府还需增强紧迫感,并拿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打破利益藩篱,扎实地往前推进。

  今天,哪怕只有一个考生参加异地高考,也是高考公平的体现。今后,则更需坚持探索和改革,广开青年成才路,让教育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