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东卷政治高频测试卷(文综)答案与解析

2014年05月15日10:30  学大教育     收藏本文     

  (答案解析)

  1.C 本题考查汇率、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知识。人民币升值会使中国生产的M商品用外币表现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国外对M商品的需求减少,即D0应向D1变动,故A错误;增加购置补贴有利于扩大消费,故D0向D2变动,故B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增加会使人们增加当前消费,故C正确;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对其互补品的需求会增加,因此D错误。

  2.D 本题考查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④说法正确。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小型微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①说法错误。小型微型企业一般属于非公有制经济,③说法与题意不符。

  3.C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等知识。财政加大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投入,有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体现了①;我国特别重视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了④;材料中没有体现商业保险,②不选;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领域,故排除③。

  4.C 本题考查利率、财政、关税、消费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提高利率不利于企业投资的扩大,A不选;收入增加会扩大消费需求,B不选;商品出口与国内消费的增加之间无必然联系,D错误。

  5.A 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可知,201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投资,2012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这说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效初显,故选②;2011年、2012年净出口对GDP贡献率均为负数,说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拉动且2012年消费对GDP贡献率超过投资,故选①不选④。③明显错误。

  6.C 本题考查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因此减少雾霾天气就要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①③符合题意;应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表述不准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④错误。

  7.C 本题考查人大[微博]代表的权利等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在促进政府解决雾霾天气等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相关问题的议案,C符合题意。人大代表没有立法权和决定权,A、D排除;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并不是要其提出反对意见的,B不选。

  8.A 本题考查强化法律监督的意义,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强化法律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①③说法正确。②中“扩大检察机关监督权”说法错误。④中“确保各机关平等地位”说法错误,应排除。

  9.B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执政理念等知识。题干强调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党不履行国家职能,②错误;③错误,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因此选B。

  10.B 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①正确描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正确说明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作用。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②表述错误;③的表述不准确,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1.B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国际形势既有严峻的一面,又有和平、发展、合作的一面,体现了国际关系形式的多样性,①入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④入选。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我国的独立和主权,②说法错误。要真正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说法错误。

  12.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①不选;④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九三学社是参政党;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13.C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的关系,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①与题意不符;③表述错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②④是国家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

  14.B 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为减少雾霾天气,有些人改变了庆祝春节的文化习俗,这体现了①③④。②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不符合题意。

  15.B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等知识,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为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①③强调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故答案为B。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16.C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世代相传的精神期许,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当选;不管社会历史怎样变迁,团圆的期盼始终没有改变,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④可选。①错在“亘古不变”上;材料不是强调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③不选。

  17.C 中国梦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产生巨大的作用,③说法错误,故选C。

  18.A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题目问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因,①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可以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③说法错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个”素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④说法错误。

  19.C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为唯物主义观点,不能说是不可取的、不现实的,故排除①。题干中的观点为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故排除④。②③切题,答案选C。

  20.B 本题考查联系观、发展观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是逆向选择题。A、C、D正确回答了创新的哲学依据、创新的意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表述错误,应入选。

  21.D 本题考查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知识。图画显示复杂事物中包含许多矛盾,其中甲比乙、丙等都突出和重要,故甲属于主要矛盾,乙、丙等为次要矛盾,D正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强调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斗争性与同一性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表示矛盾双方的地位不平衡,这些在图中明显不能体现,故排除A、B、C。

  22.A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每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都要遵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完成本课题小组的任务,体现本课题的特色,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所以A正确,排除B、C、D。

  23.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知识体系的掌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属于唯物论,排除C、D;A不属于哲学内容,故选B。

  24.C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近期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趋势明显的状况,国务院制定政策措施,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符合题意;主观认识可以先于客观实际,也可以落后于客观实际,②错误;正确的价值观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③表述错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政策,表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符合题意。

  25.C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诗句要体现人文关怀的主题,C“哀民生之多艰”体谅民生之苦,与人文关怀相一致。故选C。

  26.解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你将如何参与,实际上是回答公民应怎么做。组织答案时,一方面要注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另一方面要注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依法有序、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等。回答第(2)问,首先要答出对立统一观点的内容,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然后具体分析二者如何对立,如何统一,并得出必须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结论。

  答案:(1)①积极向党、人大、政府等建言献策,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就建设生态文明向决策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2分)此外,还可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方式,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进行监督。(2分)②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对于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要及时提出批评、建议等;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2分)③要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④要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参与。(2分)

  (2)①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分)②经济发展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保护环境可能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同时,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而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既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又不能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5分)③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分)

  27.解析: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个,一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个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将上述内容与我国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即可答好此题。

  答案: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因此,改革要不停顿。(2分)

  28.解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大为命题背景,贴近当前的重大热点问题。解答第(1)问,要综合运用党的知识,从“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角度进行分析,可结合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解答第(2)问,首先要明确“美丽中国”的内涵,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然后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解答第(3)问,可结合文化创新的途径对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③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每点2分,共6分)

  (2)①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建设生态文明。(2分)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2分)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1分)④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减排,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分)⑤消费者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绿色消费,保护环境。(2分)

  (3)①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③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博采众长,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每点3分,共9分)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