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妈妈停薪全职陪读 两年花了10多万

2014年06月06日08:05  重庆时报     收藏本文     

  孩子明天就要高考[微博]了,在每一位考生的背后,都有家人无尽的关爱。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心思全放在了孩子身上,他们可能因为孩子的一个问题而持续不断地尝试和寻找答案。像我们采访中的陈爸爸为解决儿子的睡眠想了很多的办法,像吴爸爸毫无理由地坚决支持孩子的陪读要求,熊妈妈可以晚上打车到学校去安慰孩子,只要孩子有需要。

  各位陪考的家长[微博]们,或许你们的各种心情都融入到背后远远凝望孩子的双眼,但此刻的孩子无暇顾及你们的心情,因为他要为自己的另一片天去奔赴。在这个时刻,请让我们代孩子说一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为孩子妈妈停薪全职陪读

  两年用了10多万

  吴爸爸:这些钱不算什么,毕竟还可以用钱来衡量

  吴爸爸昨天已经向单位请假,准备今天来沙坪坝住,因为儿子周末两天高考。

  与平时相比,提前了一天一家人团聚。从儿子高二开始,妈妈就办了停薪留职全职陪读,每周末是一家人团聚的时间。

  陪读1个月得4000多

  吴爸爸说,儿子在沙坪坝区一所名校上高中,陪读是儿子要求的,要求和妈妈一起陪读,但是,他也没有说为什么要求陪读。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他们还是决定,儿子的妈妈放弃工作,办停薪留职,开始陪读的日子。

  他们在距离学校不到100米的地方租下房子,本来吴妈妈也考虑过就近找一份工作,但事实证明行不通,儿子中午要回来吃饭,吃完饭休息半个小时去学校,晚上也要回来吃饭,下了晚自习,可能还要做点吃的,所以,吴妈妈的时间被分隔了,也就完全放弃了工作。

  吴爸爸说,陪读的支出是家里面最大的一笔支出:一个月房租1500元,母子俩的生活费1000多元,加上资料费等各种费用,一个月4000元基本上还能用得下来,另外还要买衣服等,这两年算下来,用了10多万。

  “这些钱都不算什么,虽然我们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但毕竟是孩子要求陪读的,这还能够用钱来衡量,如果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他高考有什么,完全没有后悔的机会,说不定孩子也会怪你一辈子。”吴爸爸说得很平静,很肯定。

  孩子和妈妈交流的话题多了

  吴爸爸和爱人相信通过学习,孩子能有一片新天地。尽管家在区县,孩子准备上初中的时候,他们就考虑把孩子送到主城来读。“后来,儿子争气,有机会上了主城的一所重点中学。”但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儿子每个星期五才回来。

  “高二陪读后,他妈妈和他交流的话题多了起来,说说笑笑的,这是最明显的变化了。”吴爸爸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儿子说妈妈做的饭特别好吃。他妈妈开玩笑说,要不她在学校附近开个炒菜馆,炒菜给儿子的同学吃。儿子特别赞同。

  “孩子需要父母长期在身边。”孩子的变化让吴爸爸更加坚信陪读的价值了。

  “我努力,你尽力”

  吴爸爸说,前段时间,孩子心理压力很大,那几天,吃饭、和大人说话的语气都不太对劲,孩子的各方面信息都提示:很急躁。

  吴爸爸夫妻俩反思,他们早已避开谈考什么学校,更没有谈分数,而且,儿子已经很优秀了,年级前150名,有几天,儿子老是说学不进去了,对学习不感兴趣了,“我们也知道,儿子每天12点半才睡觉,付出了很多,却看不出什么成绩,我们也是干着急。”

  吴爸爸后来看到时报的高三“家长辅导员”,他们的家长辅导员是合川第七中学的黄毅老师。吴爸爸说,他们一直都有持续的交流,在黄老师的各种建议中,吴爸爸发现,儿子好像对看电影有点兴趣,于是,推荐孩子周末去看看电影。

  “看电影这个减压方式对我们儿子来说很有效,慢慢地,孩子的情绪稳定了,我们的心情也平稳了。”吴爸爸说,他明年愿意担任高三“家长辅导员”,与下一届的陪读家长们交流,他想说,对于家长来说:“我努力,你尽力”:我们努力做好自己,给孩子创造尽力的条件就好。

  吴爸爸的建议:

  陪读不陪读要根据小孩意愿来选择

  “当然,陪读这件事也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吴爸爸说,可能儿子要求陪读,一方面是在学校寝室里,10点半要关灯,用充电台灯还会被没收,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的4年,儿子一直都是住校,或许,他需要一点弥补吧!”

  吴爸爸说,其实儿子班上也有同学在外面租房子的,有4个同学,他们是单独租房子,但他们的成绩一直是年级前几十名,最近甚至考到710多分,这可以看出来他们学习很自觉。吴爸爸曾经问过其中的父母为什么不和孩子住。“他们说因为小孩乐意父母不在身边,要求在外租房子。”吴爸爸说,还是根据小孩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吧!

  女儿情绪不对

  晚上9点打车去学校安慰

  熊妈妈:每天在不同事情中权衡

  女儿在巴蜀中学读高三的熊女士说起这一年的备考经历,都笑称“希望高考快点结束,对家长和学生都是解脱”。

  早上5点起来为女儿炖汤

  女儿一直是住校生,进入高三后熊女士每周去看她二三次。自己有时候中午做好饭,专门买了保温盒,再用毛巾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然后赶紧往学校送,生怕送的时候凉了。

  有时候为了炖汤,熊女士说要不就是晚上很晚开始下锅熬上,要不就自己早上5点起床来做,就为了11点能从家里出门送去学校。自己还会专门做一些女儿平时喜欢吃的饭菜,就担心她在学校没吃好。

  熊女士说,高考自己女儿紧张,家长也紧张,女儿学习压力大,家长陪考的压力也大。

  “她有时候成绩有点反复,考试没考好,我晚上都睡不着觉。”虽然紧张,但作为家长真的不敢把自己的紧张情绪传递给了孩子。她说,家长也希望在高考备考期间多和孩子沟通,但是对于“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每天都在不同的事情中权衡,找到一个交流的平衡点。“有的话不说,又担心孩子太小家长教育不到位,有的话说了,又担心给孩子加压。”熊女士说,自己每天都要想很多,考虑很多,高考备考,家长也累。

  去学校安慰女儿

  熊女士回忆说,有一次诊断性考试,女儿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听到女儿的情绪不对,当天晚上9点,熊女士带上自己的妈妈一起打车赶去学校看望女儿。她说,“我娃儿从小是她外婆带大的,外婆和她交流比较好,所以都一起过去了。”到了学校,两人一起做女儿的思想工作,讲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让女儿从考试失利的情绪中缓解过来。

  现在的熊女士就盼着高考,她说,目前就是希望女儿高考顺利。她说,其实进入高三后,家长的心态都不是盼望孩子在成绩上有多大提高,只是说能够在这一年时间,在知识上查漏补缺,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可以了。“我就希望快点考,高考结束了,我们都轻松点。”

  熊妈妈的建议:

  尽量别和孩子聊学习上的事

  在备考期间,陈女士还总结了一套和儿子交流的“心得”。她说,自己尽量不和儿子聊学习上的事情,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唠叨,多和儿子说些他感兴趣的话题,甚至偶尔还会和他说说“班上的花边新闻”。

  催眠带、保健品……

  为解决儿子睡眠想了很多办法

  陈爸爸:儿子高考就像我们在高考

  陈先生的儿子马上也要参加高考了,儿子紧张,他和爱人都很紧张,他说,就像他自己要高考一样,毕竟这是儿子人生中的第一道坎,但是这种紧张又不能在儿子面前表露出来,只有私下和爱人说说。

  轻声和孩子聊天来安慰

  “儿子从小都很乖,成绩也很好,现在的成绩都在600多分,但儿子有个问题,就是每到重要考试就一整晚失眠,或很容易惊醒。”陈先生说,有时担心儿子晚上被子没盖好,到卧室去给盖被子,常常发现儿子根本就没睡,“最晚的时候都凌晨三四点了。”

  儿子高考紧张睡不好觉,这就急坏了陈先生,问儿子是不是紧张,儿子摇摇头回答说没有。“但是我知道儿子是紧张的。”原来,儿子从小有个小习惯,每当有重要考试的时候,一紧张,就会跑来自己和爱人的卧室,要睡到他俩中间。“这两天要高考了,儿子就又到我们卧室来睡了。”

  儿子压力大,陈先生知道,儿子从小学成绩都很好,一直都是被学校保送到高中,今年考试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重大的建筑系。“所以儿子过来睡觉的时候,我和爱人就让儿子睡中间,轻声和他聊天,说说他喜欢的事情,轻轻摸摸他的头,安慰他不要紧张。”

  晚自习后每天接儿子放学

  该怎么让儿子睡个安稳觉呢?

  “我先是给儿子买了减压的轻音乐,睡前让儿子听听,听的儿子想睡了,我再关了。”陈先生说,然后自己还去听讲座,为儿子找办法,买了帮助睡觉的催眠带子,让儿子听。“不过儿子听了嫌吵的很。”还给儿子买一些帮助睡眠的保健品。

  为了不让孩子有压力,自己和爱人从上高三开始,就不当着儿子的面问高考的事情,也不问要考什么学校,儿子愿意说,就和他沟通提点建议,但从不主动问问题。同时,不让儿子太累,陈先生每天晚上下晚自习都会去接儿子放学。

  陈妈妈陪儿子在朋友家里过夜

  为了方便,从高二开始,陈女士就让儿子住进了离学校很近的朋友家里。

  随着高考临近,现在陈女士天天都要去看儿子。每天晚上9点带着做好的吃的从家里出发,这样就能赶上儿子下晚自习,这样就可以把夜宵刚好送到儿子手上。陈女士现在也陪着儿子在朋友家里过夜,这样就还可以再为儿子做一顿满意的早饭。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陈女士还要立马赶去单位开始上班。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