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7日上午开考。首场语文考试,各地的作文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难写”“不知所云”“奇葩”“有新意”……各种“吐槽”声、“点赞”声纷纷响起。
那么,今年的高考作文到底有哪些特点?有何新意?有无遗憾?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创新派——
突破体裁限制
注重思维空间 鼓励思辨
湖南省湘钢一中教科室主任、高三语文老师罗辑认为,今年作文题整体上比较平稳,还是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为主。“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往年很多题目都是‘心灵鸡汤’式的,会让学生觉得‘假大空’远离现实,今年很有改观,用一个网民的话说,‘今年的作文题不恶心了’。”
——材料、话题作文“唱主角”,更简短明晰
今年的高考作文基本延续了过去材料作文为主的命题方式,文字材料更加简短,许多题目都是一句话,主题更为清晰。
例如新课标全国一卷给出“两人过独木桥”;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四川卷的“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几乎都是一句话或者一段非常简短的材料。
——更大思维空间,更鼓励思辨
罗辑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加注重给予考生思维空间,许多题目都带有很强的思辨性。“例如江苏的题目‘谈不朽’,浙江的‘门与路’,山东的‘开窗看问题’等。”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高中部教研组组长、高三语文教师邓伟认为,思辨性的作文题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样的题目没有对与错,鼓励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更关注热点焦点,关注社会发展
今年,不少作文题目都紧密围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如辽宁的“科技改变生活?”广东的“胶片与数码时代”,提出了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人类同时失去了什么的思考。天津“假如有一款芯片”,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题与社会热点结合紧密。例如重庆作文题“租房”背后涉及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垃圾分类”问题以及公德心问题,安徽的作文题“剧本修改谁说了算”则取材于发生不久的一则演员修改剧本的新闻事件。
——微作文、诗歌“亮相” 新体裁释放新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北京考卷对作文的体裁要求打破了“诗歌除外”的惯例,做了一些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北京2014年作文题在大作文之外,考察学生150字“微作文”,另一方面,在微作文中打破了诗歌禁忌,特别注明可写诗歌。
不少网民认为,“微作文”和“可写诗歌”,是可喜的两个尝试。微作文让人联想到140字上限的微博,事实上,这是鼓励学生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用简单明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争议派——
网友吐槽
安徽作文题“最奇葩”
新浪网关于高考作文的统计显示,在41566名网友投票中,安徽作文题分别以30.1%、16.6%、16.2%的投票率高居“最奇葩”“最难写”“最高大上”三大榜单之首。
为什么安徽的作文题“获此殊荣”?“剧本修改谁说了算?”这一话题取材于2014年某新闻事件,不少网民认为,这一题目太专业化,难以下手。
然而,罗辑、邓伟等老师却认为,安徽作文题目给了学生较大的思想空间。“学生可以站在编剧、演员、导演、观众等多个立场来讨论这个问题,也没有对与错的标准答案,条条框框比较少。”
重庆的“租房”话题也被不少网友“吐槽”,更有网友大呼“完全看不懂”。
然而,这一考题却被不少一线教师、业内专家称赞。
“重庆的考题对于经受过高三高强度阅读训练的孩子来说,应该不存在读不懂的问题。事实上,它是从细节处着眼,通过一个故事,来灌输‘社会责任’和‘公德心’的概念,讲的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大问题。”罗辑认为,在重庆的考题中,租客因个人行为的不小心打破了杯子,得到了原谅,却因为没有顾及到他人捡拾垃圾时的危险,而被老人拒绝租房,这倡导的是一种不仅关注自身行为,还应关注他人的“社会公德心”。
关注派——
“回归本真,以人为本”
引导孩子关注世界
不少一线教师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加开放、兼容度更强,同时也体现了“回归本真,以人为本”的理念。
今年高考作文已经尘埃落定,人们在议论之余更为关注:未来高考作文题究竟会是啥样?
罗辑、邓伟等认为,从各省近年来作文命题的趋势来看,高考作文首先将会更多地把视角放在倡导学生关注时代,引导孩子做时代人、社会人,而不仅仅是读书人等方面。“高考作为指挥棒,作文命题会更多引导孩子关注发展关注世界,不能停留在教材里感悟生活。”邓伟说。
其次,未来高考作文还会继续关注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自身成长。“好的题目,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情怀,真正有触动灵魂的故事和话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产生关于自身成长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而不是给你一个观点,让你硬着头皮写一篇‘心灵鸡汤’。”罗辑说。
第三,未来高考作文命题将更加开放,将会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并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引导学生真实表达情感 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随着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今年的作文命题的特点有哪些?能力导向在哪里?高考语文命题专家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弘扬社会正能量
【案例】
全国大纲卷作文题选取了一则真实感人的新闻事件“农民工与医药费”来命题。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在医院治疗后,老板替他交了5000元医药费后仍欠下4000多元,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康复后的老王提出想在医院打工抵债,随后成为医院陪检员,对于这份工作老王很敬业。
【专家】
这则选题希望引导学生联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和谐,诚信,敬业,平等,文明”等关键词,做到了选材贴近现实,突出时代精神,有利于发挥高考试题“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独特功能。类似命题在18套试卷中还有很多,湖南作文题直接以“最美乡村干部”为材料,弘扬正能量。
此外,全国课标甲卷作文题“给动物喂食”中有关“法治”建设的探讨;北京作文题“老规矩的新思考”;广东作文题“老相片与数码照”、辽宁作文题“霓虹灯与繁星”等,都是对“文化传承与现代化”、“高科技与当代社会”、“习惯规则与创新发展”等问题的思考。
鼓励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
江苏卷作文题:“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专家】
这道作文题力图把握学生正值青春期的特点,引导考生永葆积极向上的心态,直面现实、关注人生、珍视生命,并对“时间”“历史”和“价值”等有个性化的认知。作文命题从考生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有助于引导学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写出真我风采。
此外,江西作文题延续去年直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取材的特点,要求考生针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撰写一篇作文。又如浙江作文题“大学的门与路”,希望考生在高考现场写下对如何进大学之门和如何走大学之路的思考及想像。这些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引导学生真实表达情感,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的命题努力。
激发考生多向思维
【案例】
安徽卷“剧本改台词的争论”的材料是这样描述的,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专家】
这个题目创设论辩情境,引领考生充分展开正面论述的同时自觉进行反向思维,更全面、更辩证地探究问题、表达思想。湖北卷“山脚、山腰与山顶”、全国课标乙卷作文题“‘山羊’团体赛的新情况”等都注重强化材料内容、在含意的广度与深度上做足功夫,让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思维习惯的考生能尽量发挥其写作才能。
此外,以上海作文题“沙漠与自由”为代表的这类试题力图引导考生直面“自由”“限制”“选择”“自我与世界”等既是思辨的、更是人生的命题。 “试题在贴近考生、贴近现实的同时,如何提供更多的立意角度、加大试题的区分度,还应引起更大的重视。”专家说。
据悉,为了充分发挥语文在人才选拔和推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地命题机构积极探索,高考命题已全部采用材料作文。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