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中国人的高考战记: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2014年06月10日10:28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网长春6月10日电(记者赵梦卓 吴昊)中国高考[微博]刚刚落下帷幕,除了考生们吐槽各种“奇葩”考题外,不同年代的中国人也回忆起了各自当年的高考经历,讲述大时代下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沧桑变迁。

  何欣杰是1977年刚恢复高考那年的首批考生。与现在苦读十二年只为高考不同,何欣杰小学四年级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后来在学工、学农、拉练、挖地道中度过,中学毕业后当了工人。

  “有一天,我从广播里忽然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上大学的愿望又重新燃起。在短短的时间里,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有时白天上一天班,晚上看一宿书。”何欣杰说,很羡慕现在的学生从小就能系统地学习很多知识。

  1977年参加高考的郭跃军则是带着“随大流”的心态参加高考的。“一开始也没有特别重视,后来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在突击看书、复习,就跟着捡起了荒废多年的功课。”他说。

  当年的郭跃军万万没想到,“随大流”的举动居然成为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郭跃军最终考取了军校,不仅四年大学没花家里一分钱,还能每月拿津贴补贴家用。“当时上大学的人是‘稀有物种’,家里有个大学生,啥都不用愁了。找工作、找对象时都是‘香饽饽’”。

  1990年参加高考的“70后”李笠表示,那是一个大学生整体数量较少、高考录取率较低、大学生受尊重程度较高的年代。

  “自己十几年的寒窗在那一刻得到结果,父母十几年的期盼在那一刻得到反馈,虽然当时就业压力不明显,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无疑是最好的出路。”李笠说。

  同为“70后”的张丹告诉记者,当时的复读率很高,有的同学复习一年、两年甚至三年才考上理想的大学,吃了很多苦,付出很多努力。“一个考生往往承载着全家乃至整个家族的希望,也能弥补父辈没能考取大学的遗憾”。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曾经“物以稀为贵”的大学生现在遍地都是,“大学生”三个字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以前高考是未来生活的‘敲门砖’,现在觉得它只是条必经之路。”职场新人李茜瑶说。

  李茜瑶回忆起自己的备考时光,觉得跟进入社会之后面临的种种压力相比,高考还是最为公平的一次考试,也是最为简单的日子。

  和许多接受采访的“80后”“90后”相似,曾经觉得高考是唯一出路的李茜瑶多年后发现,人生有多种选择,高考的成败和未来不能直接画等号。

  “高考是一种选择,高考也是一种工具,能改变命运,也可以影响命运。对穷乡僻壤之地的莘莘学子来说,高考是穷则思变,通过地域的迁徙来实现知识和追求的最高效益;对我来说,高考让我变得更优秀、更自信了。”2006年参加高考的李博说。

  近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微博]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通过“洋高考”到国外著名大学读本科,甚至中学阶段就出国留学。对于越来越多中国中学生和家庭而言,高考不再是决定命运的“独木桥”。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