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再成国民话题:微博3天讨论已达4.7亿次

2014年06月10日11:42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一个孩子参加高考,牵动全家人的心。每年高考,守在场外的家长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邹麟 摄一个孩子参加高考[微博],牵动全家人的心。每年高考,守在场外的家长[微博]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邹麟 摄

  前日,2014年高考正式落下大幕,阅卷和招生工作即将启动。而关于“高考”的话题,这两天继续引发网上网下人们的热议。截至昨日下午4时,“2014高考”热门话题在微博上已经有4.7亿次的讨论量。

  “恢复高考第一年1977年的语文和英语试卷,看看你能得多少分?”网上晒出1977年高考的语文和英语试卷,引发了一场集体怀旧;“大佬”们的高考“考砸史”被网民拉出来遛遛,就为佐证一句给高考生的话:莫以高考成败论英雄;当然,最搞怪最有趣的是,各地网友“描绘”的本地高考试题,让紧张了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考生,不由得轻松一笑。

  是苦是甜,个中滋味,这场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或多或少留下烙印的高考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不过,这句话肯定是真理——孩子,考砸了,咱别怕。

  感叹篇

  90后网友称1977年试卷简单

  亲历者说那是真正的“裸考”

  “给‘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这句话注音(3分)”、“什么叫拟人手法,举出一例(4分)”、“分析多层复句的层次关系: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3分)”、“作文60分,在‘在沸腾的日子里’和‘谈青年时代’二题中选其一”……看着1977年北京语文高考试卷中的试题,90后小伙伴们表示“惊呆了”,纷纷吐槽当年的试题和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过简单,感叹“实在是太容易了,我能考满分”、“我要是在1977年高考就能考上清华[微博]北大了”……

  不过,真正经历过当年高考的人则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反驳年轻人的“错误观点”。网友“清清草原”感慨地说:“记忆犹新!整天都在学工学农的学生,没有文化知识,连英语26个字母都认不全,何谈题目简单。那代人就是这样走过的青春!”

  经历过1977年高考的人都知道,除了极少数幸运的人,大部分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裸考”,有的人更是从田野里把泥腿拔出来,披星戴月走了一晚上,才从农村赶到县城的高考考场参加考试。

  长沙一学校退休老师符真高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1951年出生的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养活一家人,他在乡下走村串户给人画像。“我妈妈听到高考报名的消息,就到处找我。那时候没有电话,只有一个村一个村地打听,找到半夜,才在我借宿的一个农家找到我。我连夜赶到县里去报名。”那年高考,符真高的语文、数学都拿了高分,英语却打了0分,所幸的是,他仍然被湖南师大录取,成了一名27岁的大学新生,“我们那届,年纪最大的36岁,最小的17岁,年龄差距相当大。”

  励志篇

  网友扒出“大佬”们高考囧事

  给高考生端上一碗心灵鸡汤

  这几天,网络上掀起的高考讨论热潮中,不乏网友扒出来的各种名人高考故事——

  马云[微博],三次参加高考,1982年第一次高考时,数学只考1分;

  俞敏洪[微博],三次参加高考,第一次英语只考了33分,第二次55分,但第三次40分钟交卷考了95分;

  李彦宏,一度迷上戏曲,但后来成为当地高考状元;

  马化腾,放弃天文梦,选择了计算机;

  字里行间,你应该很容易就能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思想:“输一次不算什么,成功源于坚持。”这当然很励志,绝对是原汁原味的鸡汤。

  这些年来,每年高考或放榜之后,总有一些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大考失利的压力而选择轻生,酿成悲剧。因此,这样的鸡汤也许来得正是时候:如今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高考并非全都一帆风顺,就算输了这一次,你依然拥有整个未来。

  7年前高考失利只录到衡阳一所二本医学院的长沙妹子苗苗,今年考上了中南大学[微博]湘雅医学院的博士,并被公派到美国一所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有望拿到中美双博士。在苗苗看来,她只是没在乎偶尔的一次失误,而是坚持做好自己的优秀,就像中国一句老话: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搞怪篇

  90后推出地方版“高考试题”

  虽然另类但是非常“接地气”

  关于“高考”,每年都有数不清的谈资。今年高考开始之前,就有网友开始“预测”高考第一天的新闻:“考生遭遇堵车求助警察叔叔,最终在开考前一分钟抵达考场”、“考生遗失准考证,众人爱心接力送达考场”、“营养专家推出考生专用食谱”、“全民吐槽高考作文题”……当然,这是网友们的“恶搞”,但其中有很多也确实变成了事实,成为高考期间人们热议的话题。

  前几天,有人在知乎网上提问“内蒙古高考要考骑马射箭吗”,立马引发关注。90后网友们纷纷热切地“描绘”起自己所在省份的“另类高考”。

  内蒙古的网友表示:“马,一定要是未驯服烈马。不加马鞍,20分钟内驯服只是及格线,满分150分是驯服后跑两千米到达终点。射箭,草地上每隔数米有块箭靶,90米及格,150米满分。”

  来自四川的网友跟帖说:“四川高考就考打麻将,五毛钱一把不翻番。高考打一天,专科线是赢五十,本科线一百,赢三百块上重点,五百块进清华北大。”

  云南的网友不甘落后:“我们云南就骑大象去高考,这一关不好过。最可恨的是,录取通知书必须要用自己养的鹰去取。”

  黑龙江的网友说:“高考考的是打猎。考试之前一人发把猎刀,找个原始森林钻进去。3天时间,打到东北虎的直接本硕博连读;打到一只狗熊就是一本;打到一只野猪就是二本;打到兔子的只能读专科。”

  长沙网友则表示很为难:“是不是要学会炸臭干子,才能过一本线呢?”

  90后网友口中的这些高考内容虽然搞怪、好笑,但无一不体现了自己所在省份的风俗习惯、人文特点和悠久历史等。你还别不信,如此接地气的高考,没准将来真会变成一个题目,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分析

  高考为何会成为每年的“国民话题”

  虽然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900多万,却有上亿人围着考生在转,在高考期间忙得晕头转向。他们中间,有考生家长、学校老师,还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关注高考的人们。而参与“高考”这个话题讨论的,更是囊括了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人。在这几天人们的谈话中,在QQ、微博和论坛等网络上,“高考”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光是在微博上,到昨日就已经有4.7亿次的讨论量。

  对此,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马晓虹表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至少如今高考仍然是大部分中国人必须要经历的人生转折点。也许,现在高考的结果已经不是左右一个人今后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但它作为“第一国考[微博]”的地位仍然牢牢不可撼动,每个人都必定会经受或者即将经受它的考验。

  “为它奋斗过,为它激动过,可能也为它哭过笑过,只要是经历过的人,就必定会有和高考联系在一起的青春故事。”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沙教育学院师训处主任冯辉梅表示,或许,这就是“高考”作为“国民话题”,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一再被人们拿出来作为谈资的理由。

  而网友“皓哥用心过好每一天”在微博上说:“高考话题娱乐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说明社会正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而非一味对留传千年的科举制度妄加指责。作为学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始终固守公平公开公正的底线,从而成为许多普通人借以改变人生的重要工具。”(记者:岳霞 实习生:韩雪 梁观兰)

(原标题:主:“大佬”们也有高考囧事 孩子,就算考砸了也别怕

副:高考“国民话题”继续发酵,至昨日微博上已有4.7亿次讨论量)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