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梳理2005年至2014年间156名省市级高考[微博]状元,他们被哪些学校录取,偏爱哪些专业……
本报记者 高逸平 通讯员 李烨蕊/文 陈骁/图
状元,除了拿高分外,还会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全国三成状元靠加分,为了有足够的说服力,本报搜集了自2005年至2014年(共10年)的156位高考状元,包括浙江省和11个市的状元。
曾致力于学科竞赛的状元,在大学专业选择之时,大多选择了转身离开;我们的基础学科,还很“寂寞”。对我省近十年高考状元的数据调查发现,在躁动的大环境之下,41.5%的状元选择了多金的商科类专业。可并不是状元念商科,就有独特的优势。有金融毕业的状元,在找工作之时被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刷下。
其实,状元同样迷茫于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想干什么
【概况】
状元里“女汉子”更占优势
搜集10年的状元信息,并非易事。不少状元的信息已散失,我们从浩大的数据资源中共找到了156名省市状元。
都说女孩更擅长考试,“阴盛阳衰”时代已来临。我们的统计结果,恰好印证了这一说法。
在156位状元中,女状元有84位,占54%,男状元有71位,占46%。这一局面,在省状元中更为突出,女状元占56%。尤其近两年,女生包揽了文理状元。
细究各地市,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宁波是“女汉子”的天下,在15名市状元中,女生就有10人(66.7%)。金华则相反,还是男生时代,在12名市状元中有9名男状元(75%)。
状元“产地”杭州宁波平分秋色
在产生省状元的区域分布上,杭州和宁波平分秋色,各贡献了6名。衢州自2005年出过状元后,就再没有了声息。金华、台州和丽水,在这10年里则未跻身省状元榜单。
在宁波、台州和衢州,市状元都被当地一所高中垄断。比如,宁波的状元是镇海一家独大,台州则是台州中学,衢州则是衢州二中。
其他市的状元产地,就显得均衡。比如,在杭州,杭外、杭高、杭二、学军和富阳中学轮流“坐庄”。相对来说,杭二夺魁次数多些。比如,今年,杭二包揽了杭州文理科状元。
但是,杭州市的状元还是多产在市本级的高中。另一些地区,县市高中同样出色。比如,在绍兴,除市本级外,诸暨、新昌、上虞,都拿过绍兴状元。而且,坐落在山区小县城新昌中学的势头还更劲,多次拿下绍兴文理科状元,比如,今年,浙江省文科第二、绍兴文科状元石可可。
【专业】
守住基础学科的状元
在多金的诱惑之下,当然也有状元耐得住寂寞。
2006年,毕业于杭州二中的浙江省理科状元卢毅选择了量子力学。他放弃港大72万元的奖学金,进入北大。
现在,他正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固体研究所(简称“马普固体所”)攻读博士。
德国马普学会,是德国乃至全世界从事基础研究实力最强的研究学会,曾经出了32位诺贝尔奖得主。
他为什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基础研究?卢毅的答案一如高中毕业时,“比前人知道的多一点点,总是很有意思的事。”
2011年,毕业于镇海中学的宁波市理科状元王子宁选择了清华[微博]大学[微博]的钱学森力学班。在填报志愿时,父亲还有点不“死心”:“那些热门专业,像建筑啊、金融啊,你真的都不考虑了?”王子宁回答得很干脆:“凡是跟钱沾边的都不选。”
现在,王子宁还是说:“不悔当初的选择。”他只照着一个原则走,想做研究。
“并不是只有钱才是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他说。对于生活,他认为只要用着方便就行。他不喜欢跟人比,只想干自己喜欢的事。
在钱学森力学班,高手如云。“有很多天才,非常厉害,做研究的点子特别多。”最初,他坦言,产生过对自我的怀疑,“做科研真的需要天赋,思想和爆发力,不是努力就可以实现的。”
不过,现在,这些压力都被他转化为了前进的动力。钱学森力学班实行末位淘汰制,睡得比高中晚,干得比高中多是常事。不过,他并不觉得累。“高中,被迫学。大学,是自找地学,虽然身体累,可心里不累。”
下学期,他将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科研项目。他规划着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今后,进研究所或是在大学做一名教授。
高考状元追踪多年,留下一个感性的印象是:状元怎么都爱去经管?这一感性认识,在理性的大数据中被证实。
留下专业信息的123位状元中,51人选择了商科类专业,占41.5%。在金融浪潮之下,状元们都扎堆式地往“钱”里钻。
细分商科,经济、工商管理、财政、会计和税务等都有人选,但更多的状元还是选了金融。
专业选择位居第二的是法学,但占比已跌落到8.9%(11人选)。建筑学紧跟其后,占比为7.3%(9人选)。
若是按大类分,有一技之长的工科还算吃香。在123位状元中,共有27人选工科。其中,建筑、自动化和电子都较受欢迎。
26名状元选了人文社科类,其中,法学和语言类专业受欢迎。不过,相对中文,状元们更爱外语。
枯坐板凳埋头学术的基础学科,受到状元们的冷落。在123位状元中,仅15人选。其中,数学最受欢迎,占4.9%。在所有学科中,数学排行老五。不过,选数学的状元到了后期都会投奔金融。生物,是基础学科专业中第二受欢迎的专业。
更爱有“钱途”的专业
当然,选择经管的状元中,不乏有清晰自我认知的人。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2012年的浙江省文科裸分状元姜动,就是其中一位。
“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个人特点。我享受与人交流,交流之中获取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相较书本知识,我更注重实践。可以说,我的缺点是不那么沉得下心来。”姜动自我剖析。
他说,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得借助两个条件:有足够的空间去想,不受外界的干预;同时,有充足的信息来源。姜动觉得自己很幸运,在高中阶段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高一时,姜动就开始看《第一财经周刊》。高三最紧张的备考阶段,《商业周刊》还是不离手。
“现在看来,商科仍是最适合我的,我没有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他说。
对于外界抨击状元爱赚钱的专业,姜动认为,“在美国,不少最优秀的学生同样会冲着华尔街而去,想进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微博]和纽约大学商学院。对成功的渴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未来,他想做一名风险投资者,主攻互联网和生活方式相结合方向。
现在,他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个暑假,他都在一家驻地北京的跨国风投公司硅谷银行资本实习。他是众多申请者中,为数不多被录用的学生之一。
也有理科生转系学中文
自我认知清晰的“经管人”
对经管的“趋之若鹜”,真的都是真爱吗?在我们的微调查中,部分状元坦言,选择商科只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浮躁的环境之下,状元同样不免随波逐流。不过,有人在逐流之中,勇敢地选择重头再来。
2011年,毕业于温州中学的浙江省理科状元施朝签下了北京大学[微博]光华管理学院。可入校没多久,他却大跨度地选择了中文系。
中文,是连不少自诩擅长写作的文科状元都不敢选的专业。转行,必须付出代价:他要留级一年。因为,中文需要长久的积淀,学习内容又精又杂。
不少状元进入北大,只为了光华管理学院。可想而知,这里各路大牛云集。有人说,是压力迫使施朝逃离。但事实,他转专业时的学科基点高达3.7(满分4)。
“性格不适合经管。”熟悉他的人这么总结。其实,在状元报道之时,对施朝描述最多的一个词是“腼腆”。
入校仅1个月,施朝就去旁听中文系的课。当时,他还在光华管理学院,书架上就已经放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的书。就连体育课,他都选了浓浓中国味的“汉字太极和养生”。
他在中文系到底“混”得如何?北大一位教授透露,“不久前,我跟中文系的一名教授还聊起施朝,他对施朝的评价还挺高。”
【出路】
一成状元本科毕业直接就业
状元升入大学后,社会的关注度开始下降。在156位状元里,我们只搜集到了49位被追踪过的状元。
这之中,只有7名状元(14.3%)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默契的是,他们都是金融专业出身。
毕业于学军中学的2007年理科状元李清扬在香港大学[微博]念金融。其实,毕业之时,她已收到了西班牙IESE商学院MBA的offer(该校的MBA课程一直处于世界最佳之列)。同时,她还拿到了另一份offer:中银香港的管理培训生,起薪每月2万多人民币。“我的专业方向是金融,这和搞科研不一样,有机会就业还是先选择就业。”清扬说。
与清扬同一年进入香港大学的宁波理科状元周昱昊(毕业于效实中学),选择了精算师专业。2011年,港大毕业的她同样选择了留港工作。毕业仅一年,她还拿到了北美精算师资格。
还是在2007年,嘉兴市理科状元周泱(毕业于桐乡高级中学)去了复旦大学[微博],攻读经济。
与上两位女状元不同,作为男生的他反在毕业之时选择了公务员[微博]。2011年,他以复旦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进入了竞争激烈的上海公务员系统。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胡卓,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09年,宁海中学毕业的他以宁波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令人向往的北大光华。
可去年毕业找工作时,他却发现:“金融是个很宽泛的专业,可以从事很多种工作,但要对口又似乎很难,反而不如建筑等专业找工作更对口。”
他去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面试,中途却被刷了下来。他还参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面试:“被录取了,但我又犹豫了,觉得还是不适合自己。”
后来,他又开始在北京找信托公司。他打算一边工作,一边考公务员。
两成状元选择出国深造
绝大多数状元,还是选择了继续深造。在过去的印象中,学霸出国深造的比例似乎高于留在国内继续读研[微博]。
但根据我们的统计,事实并非如此。只有20.4%的状元(10人)选择出国深造,65.3%(32人)的状元选择留在国内深造。选择国内读研的状元中,绝大部分留在本校继续攻读。
出国深造的学生绝对是状元中的学霸:被加州理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国际顶级名校录取。
毕业于杭州二中的2005年杭州理科状元周致远,选择了清华生物专业。4年本科毕业后,他被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每年6.2万美金)直博录取。当时,他还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多所名校的offer。
同年,毕业于瑞安中学的浙江省理科状元章捷琼,成为了周致远的大学同学。2009年,她被哈佛大学录取,硕博连读。
在我们的统计中,41.5%的浙江省及各地市状元会选择商科类热门专业,他们是真爱商科还是仅仅为了“多金”?
“选择商科类绝对不全是功利的。”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组长李祎认为。
“不少学生本来就喜欢经济学和商学,致力于研究和解读中国快速发展中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同样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他说。
不过,李祎还是建议,优秀理科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为自己未来的学业深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将来从事经济学研究或商学实务。“今年浙江理科前五名考生大多选择了北大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
如果文科学生的数学好,李祎会建议他们选择经济或社会学。若是思辨能力强,“我会建议学法学。在北大,法学的学术性要求很高。”
在李祎看来,“高分考生总体对自己有更明晰的定位,他们的专业选择多元而且理性。”
不过,还是会存在对自己都无所知的高分学生。“会有学生来问,这个专业分数低,是不是不太好。”他最害怕看到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不知自己想喜欢什么、想干什么。
通常,他会让前来咨询的学生想三件事:“想想你在高中阶段最想选什么专业,高考时最想选什么,分数出来后,你又想选什么。”
经过这三道的自我盘问,答案自会呈现。“发掘内心深处的想法,听从内心的召唤,不要迷失在各种信息之中。”李祎说。
分数一出,高分生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影响判断。他希望,家长[微博]能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自己。“北大只挑选这样的学生,有清晰的自我发展规划,不被外界干扰能独立做出判断。
【纵深】
过半浙籍学生学习排前30%
在清华大学,经管和建筑是最热门的专业。对于经管的热衷,清华大学招生处的一位老师用“一股脑往里钻”来形容。
在她看来,大部分学生选择商科类专业还是奔着功利的态度而去,并非是真正的喜爱。“这与大环境有关,也跟家庭培养有关。”
现实中,不少状元还是迷茫的。“三分之一啥都不知道,三分之一会被动摇,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立场坚定。”
职场中复合型人才更有优势
就连高知的家长,不少只看专业名字不管专业内容。“我遇到的一个学生,分数上不了清华的金融,就非得去其他学校念金融。”
令她担心的是,“大家都去搞经济金融了,谁去搞我们的实体经济呢?”矛盾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要不要学经济金融,而是怎么学。“难道一定要学经济金融,才能做经济金融吗?”
事实并非如此。有位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跟她说起一件事,“有家化工企业申请贷款,可是银行里没有一个人懂化工,大家全是学金融的,无法专业地评估这家企业。现在,他们已不限金融专业,放开招人了。”其实,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在职场中才更有优势。
高分考生对自己的定位更明晰
现在,浙江已是北京大学除北京之外的第二大生源省。尽管,浙江考生规模在全国只算中等偏下。
“这充分说明,北大对浙江生源的认可。”李祎说。在浙江招生多年,他非常熟悉浙江学生。同时,他又是北大教务长办公室主任,与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有接触。
“浙江学生是北大最优秀的学生群体之一。在学业成绩方面,有超过一半的浙江籍学生在各专业排名前30%。另外,他们的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都有非常强的实力。”
究其原因,他认为:“浙江基础教育好,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浙江中学发展相对均衡,没有出现超级中学。在浙江,北大校长实名制半数以上都在县级中学。”
原标题:浙江高考状元十年调查 四成扎堆商科仅一成埋头基础学科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