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上一本的学生,都可能获得2万元奖励——这条传言考后已在广东恩平各校中“不胫而走”。恩平市教育局证实,坊间传言的“奖励”并非完全失实,该“奖池”由当地企业提供,而非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这家企业赞助的首套“状元房”,已赠给当地理科第一名的考生。(《广州日报》6月30日)
重奖高考[微博]状元算不上什么新闻,恩平市也并非“首创”,但每逢高考结束,舆论对这种奖励总是习惯性口诛笔伐,全无半点认可,其论调无非是:这是宣扬“应试教育”,容易误导学生竞相追逐成绩,徒增学习压力;高分者未必高能,低分者也未必低能。有人甚至举出昔日高考状元如今“泯然众人矣”的例子,来佐证重奖高考状元的不明智。
但恰如一枚硬币有两面,地方企业豪奖“高考状元”,其实也有可取之处,不该全盘否定。
考高分、上名校当然是学生和家长[微博]梦寐以求的,是老师和学校期盼的,也是地方政府所乐见的。笔者的女儿马上进入高三,我也渴望她能在2016年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能考上一所名校。在特定阶段,一个高中生能否考出高分、考上名校,其实是评价一个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虽然,标准不是唯一的。
不管褒也罢贬也罢,至少高校录取目前还是“以分数论英雄”,在录取时,考生差一分也可能与心仪的高校擦肩而过。高考,就是这么现实而又残酷。当下,学生和家长、教师和学校、政府和社会,还有高校(北大、清华[微博]争相“掐尖”),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几乎都对“高分”和“名校”备加推崇,我们又何必掩耳盗铃,屡屡对高考状元讳莫如深、对豪奖大惊小怪甚至口诛笔伐呢?
高考中,有学生考出高分、上名校,地方企业予以豪奖,这没有什么不可以。一者,可以改善这些考生的生活条件;二者可以激励更多高中生积极进取,在以后的高考中考[微博]出好成绩,这吻合大众和社会基本诉求,有啥不好?
再看看恩平豪奖“高考状元”的初衷,想必也会感动很多学生和家长。因为当地教育发展存在劣势,多年来,恩平的学生不少流失到开平、江门,一份数据显示:2014年,该市小学流失153人,初中流失429人,主要以恩城一小、黄冈实验中学最多。发展地方教育,提高教育水平,能将更多学生送进名校,公众当然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在这方面有所为。一些家长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到外地求学,本身就是对当地教育界无声的“抗议”。所以,豪奖“高考状元”,引导地方企业和华侨投资教育,其彰显出来的正能量是满满的,对此,人们不应冷嘲热讽。
评价一种社会现象,要立足于现实和时代,要看到其正能量的一面,要用心说真话。当然,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而非全部。条条大道通罗马,作为高考低分者或落榜者,日后同样也会有所作为。最近,马云[微博]在给高考失意者的信中写道:“别放弃,我们的运气在别处。”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上,只要你成功,鲜花与掌声迟早会送给你,马云就是典型一例。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