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三部委16日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精英教育到应用教育,《意见》为地方普通高校指明发展方向,能够有效缓解部分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然而,高校转型,还应坚持顶层设计、突出地方特色,谨防发展中出现一刀切、一阵风等现象。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地方高校同质化倾向严重,甚至出现一些院校就业难,众多企业却找不到所需应用型人才的现象。
精英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体上与学科发展相关,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也基本上配合学科体系。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日益扩大,绝大多数毕业生要在社会各领域中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的职业基本上都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关。这对一部分高校提出新要求:要向着与社会更加紧密贴近的应用型教育靠拢,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多种应用型人才。
国内地方院校转向“应用型”是大势所趋,但也要防止将简单的“改名”“挂牌”视作改革。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院校设置、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涉及教育改革的诸多重点、难点领域推进突破。因此,要在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上,坚持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高校应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转型,避免转型成为一刀切、一阵风。地方高校还应在突出办学特色上做文章,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加快融入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之中,使转型高校更好地与所在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
摘编自新华社11月16日电文/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