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不对口”,现在越来越不能算就业市场上的什么大问题,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因果关系变得若即若离,本身是劳动力市场多元选择的结果。但最近,一所大学部分学生“对口就业难”,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据媒体报道,贵州大学2012级信访本科班34名学生毕业,这是该校首届信访班,目前来看也是最后一届,而且还是国内唯一的本科信访班。
完成信访专业(准确地说是社会学专业的信访方向)本科教育,却并没有从事信访相关工作,成为该专业毕业生抱怨的一个由头。信访专业毕业可不可以从事美容美发?这样的讨论与彼时北大毕业却最终选择卖猪肉有些类似。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学什么专业,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因果关系,这个道理不仅是遇到就业难的信访专业毕业生应该清楚,其他无论专业对口与否但都就业了的各专业毕业生,此处应有共识。
当然,整个专业没有一位毕业生能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上的某种脱节。招了一年学生后就停招、在校生“没机会见到学弟学妹”,专业教学面临师资、专业准备等方面的缺乏,学生们被认为(包括自认为)是高校改革试验的“小白鼠”……在信访班就业难的讨论中,穿插了高校专业设置、大学教育课程编排、专业师资积累、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等话题,对信访制度改革、信访行业日常工作亦有涉及。
信访是个大工种,除了专门以信访为名的国家部门、系统,还有各个其他行政机构、法律机关内设的信访处室,民众的信访诉求居高不下,信访工作的人员需求也随之增加,在信访制度改革之前,各地对信访排名、一票否决以及畸形维稳的沉迷,更使得信访职业既苦不堪言又炙手可热。有职业需求,是不是意味着大学的专业培养就要紧跟?起码从信访专业的就业遇冷可以看到,答案并非如此,就比如某些地方出现“塌方式腐败”,并不能因此推导出领导奇缺、大学须适时开设相关专业的结论。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一直存在某种程度的供需脱节现象,即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对口”就业,大学所学与职业所需之间的差距同样很大。
稍显不同的或许是,大学专业设置,以及专业教学内容调整如此紧跟市场需求的情况,似乎并不多,“所学无法服务于所用”的抱怨长期存在,但却并未看到多少大学真正为此改变。为什么全国多所大学在其自主决定的范畴内,会不约而同地决定开设信访专业?真的只是因为“信访热、所以信访人才需求量大”的单纯就业导向,还是有大学将服务地方建设的办学目标主动异化成了“服务地方行政”?昙花一现的本科信访专业,招生并不顺畅,都是专业调剂来的学生,显然不那么符合因为就业市场需求大、报名学生多所以适时开设这个逻辑,把人招来了,却没有基本的教学储备,连任课老师都自嘲是“赶鸭子上架”,甚至没有成型的四年培养计划,同样可以看出专业设置在专业范畴内的冲动与仓促。
大学的行政化,不仅包含学术研究受行政操控、干预的问题,也不仅是大学管理本身的过度行政主导,还有大学决策主动或者被动围绕行政机关而进行的现象。一个新学科、新专业的存废,可能并不像外界批评的那样是拍脑袋决定的结果,而恰恰相反,有另外一种深思熟虑的逻辑在起作用——— 为行政服务,这恐怕是一所大学在其某个专业培养的学生遭遇就业困境时,更令人尴尬的现实。
好在,包分配的就业模式与传统思维,已经不合时宜,学了信访专业的毕业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和事业目标,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在这场讨论中找不到北的,可能倒是那些设置这个专业的大学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