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刚刚度过119周岁华诞的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校内洋溢着青春气息,一年一度的“北大校园开放日暨本科生招生咨询会”吸引了大批中学生及家长的到来。从上午8时30分开始,主会场邱德拔体育馆及北广场人群熙熙攘攘,精彩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今年北大的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招生信息发布会、招生政策解答和各院系及兄弟高校咨询、校园参观和院系实验室深度体验。
新浪教育全程直播,直播回放链接:http://live.sina.com.cn/zt/l/v/edu/2017pku/
北京大学2017最新招生政策请点击:北京大学:培养方案更灵活 自主选拔类型多
开放力度更大,体验更全面深入,感受真实的“北大一天”
今年北大的校园开放日沿用往年的实体校园开放和网络校园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并进一步加大了开放范围和力度,参与人数再创新高。
气氛火爆的现场咨询与交流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北京招生组、医学部的咨询平台接待了数千高中学子和家长;北大校本部招收本科生的五大学部共计26个院系和医学部5个学院纷纷设点,院系老师和北大学生一起与高中学子及家长面对面交流;涵盖教务部、团委、资助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在内的10个校内职能部门也开放咨询。同时,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上海交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30多所内地和香港的高校也在咨询会布展,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2017年招生政策、专业选择、教学培养、国际交流、助学体系、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情况等与学生生活、学习、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多对一深入沟通。
全面深入的校园开放与体验
当天,除了“一塔湖图”等燕园著名景点,大量平日不为人知的校内场馆也主动摘下神秘面纱,向社会开放大门。考生和家长只需关注“北京大学招生办”官方公众号,免费下载“畅游北大电子通行证”,凭此证即可出入北京大学图书馆、校史馆、地质博物馆、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等场馆和部分院系。除此之外,还可以进入众多高大上的重点实验室,不仅能一窥尖端精密科学仪器的真容,更能掀开部分“大宝贝”的外壳来仔细观察它的内部构造,甚至有机会在知名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动手做实验。校园内有北大北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带领游览校园、参观场馆,并全程提供生动详细的讲解,此外,为了让“做一天北大人”的体验更加全面真实,这次学校还特别开放了两个食堂,请考生、家长品尝“燕园大师傅”的厨艺,深入体验校园生活。
“引领未来”北京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
上午9时整,北京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在邱德拔体育馆内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高松院士,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名誉院长杨芙清院士,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晋涛教授,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教授,副教务长、元培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沉简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科学学院院长、北京招生组组长方方教授,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祎老师,以及4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主要围绕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高松院士
高松院士首先对各位家长和考生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从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角度,回顾并展望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他从大学存在的主要价值出发,指出了大学教育应该面向未来,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促进人类进步。他将北大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结合起来,阐明了北大既包含“养成健全的人格”这样博雅教育的理念,也具有牢固的专业教育基础的传统,并提出在世界、中国和学生都在变化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北大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通过“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北大教育发展之路,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高松还对北大正在开展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重点介绍。他说道,我们的大学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一生奠定基础,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清晰表达、合作沟通、实践创新,学会担当负责,学会在未来生活中想要学习掌握任何事物的能力。构建更开放的可持续改进的基于专业教育基础的通识教育体系,有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侧面:一是完善专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丰富个性化培养方案,在选课、选专业方面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调整辅修与双学位政策,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二是建设通识课程体系,加强核心通识课程规划与建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加强写作与表达等课程建设;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成长体验,改善学生学习交流空间,鼓励多种形式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改进教学评价与反馈,促进国际交流培养跨文化理解;四是开展创新创意与创业教育,让更多本科生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活动,提供双创空间与环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企业家精神。
学生代表
四位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在燕园的成长体验:
张爽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的学生,在大三时偶然接触到了数学金融工程相关的内容,激发了自己强烈的兴趣,于是决定从事量化金融相关的研究。虽然她决定转方向时已经大三下学期了,但是由于她在信科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且修读经济学双学位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金融相关的知识,所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学长学姐的帮助,很顺利地完成了专业的转换,现在已经成功申请到美国知名大学的金融工程硕士学习机会,即将赴美留学。
元培学院2016级本科生王浩男是一个普通的高考生,在北大竞赛“大神”云集的环境中,他并没有感到落差,而是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收获了令自己满意的成长成果,这些和元培学院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模式”息息相关。
李星悦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女孩,她曾经想在家乡上大学,但出于“在年轻的时候做一些新鲜事情”的愿望,选择在读美国大学之前先来到中国学习一年,而她认为北大的环境最适合学习和交友的。虽然家人朋友都建议她报考国际关系学院,但热爱电影的她坚持报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北大的一年让她爱上了中国这片土地,决定留下来,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学生,而毕业后将留在北京的一家制片公司工作,继续自己的电影梦想。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3级本科生刘东的另一个身份是国际合作部学生记者团记者,他采访过多位名牌大学校长,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刘东对于学术的认识更深入了一层。上个暑假,他赴日本参加学校的国际交流活动。在北大丰富多彩的经历让他做出了继续学术深造之路的坚定选择,将继续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晋涛教授
徐晋涛对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招生情况、教学情况等作了介绍。国家发展研究院是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教学机构,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规范化、本土化,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发院以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关注中国现实的顶级学术人才为目标,着力于人才培养专业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思想的高度合一,具有国内最为密集的顶尖经济学家等多学科学家的师资优势。对于本科生,国发院降低了总学分要求,采用小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开设更多跨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关注中国现实,由经济学各领域的大师进行引导,培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学术后备人才,以及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的领军人物。
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教授
王维民从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和我国面临的健康问题出发强调北大医学的历史责任,回顾了北大医学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他指出人的全面健康是社会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确立了健康事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当前国民面临巨大的健康问题的压力,而作为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医学责无旁贷地承载了国家小康和人民健康的重任。基于北大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的优势,未来的北大医学就是要打破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医学为中心,整合相关学科,共同探讨疾病诊治和健康促进的新途径。北大医学教育将以立足教育、服务国家、领先行业、面向世界为宗旨,在医药卫生、医学人文、医学教育等领域培养出国际化、基础实、有潜力的优秀的人才,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优秀的临床医学家、优秀的医学科学家、优秀的医学教育家和优秀的社会人文学家。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名誉院长杨芙清院士
杨芙清以“引领未来北大的新工科”为主题介绍了新工科广阔的前景和对未来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北大作为新工科的探路者在信息科学发展路程中的重要作用。她以北京大学具有文、理、社、工、医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切入口,说明了北京大学发展新工科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她列举了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结合中国新经济的特点和趋势,指出新经济的发展必然依赖于工程科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跨界融合的工程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正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而北京大学的新工科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重新诠释北大的信息与工程科学学科。相比而言,北京大学的新工科有四个优势,一是有深厚的理科基础,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科是从上世纪50年代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二是有国内最齐全的文、理、社、工、医等学科综合优势;三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新经济发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四是创新引领,如工程科学教育的新理念、素质教育的新举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专业设置的新方向、课程体系的新结构。
副教务长、元培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沉简教授
李沉简教授指出,北大的双优教育正在推行博雅的教育模式,这个世界还是需要一大类综合性人才。从英国的剑桥、牛津到美国的哈佛、耶鲁等,他们在历史上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体系就是博雅加上专业教育,除了满足专业之外,有一个非常宽厚的人文、社科、理科基础。博雅教育在古老的时候,它基本上是人文社科加数学,但现在,博雅教育已经从人文社科,扩大到理科的一部分,包括数理化,生命科学等等。目标是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北京大学作为一个中国最好的综合大学,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个综合性培养,北大所有的学生都有博雅和专业教育结合的要求,另外在此之上,北京大学从15年前开始了一个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就叫做“元培学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北京招生组组长方方教授
方方教授谈到,下周更新版的阿尔法GO将进行大战,这个设计师13岁时就得到了象棋大师的称号,然后去剑桥大学的计算机系读学计算机编程,又到脑科学去学认知科学。后来在北京大学神经心理学院,之后创建了阿尔法GO。现在智能非常热,但首先要知道人的智能是怎样的,人的情绪是怎么调控的,然后在这个层面怎么去实现。这就归结到计算机科学,算法如何做得更好,这是数学学科的事情;怎么样把智能体从软件变到了硬件,这是我们物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事情;所有这些学科北京大学都有。如果这个阿尔法GO的设计师早出生,在北京成长的话,选择北京大学,就拥有了在所有这些专业学习的机会。
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祎老师
李祎老师谈到“北京大学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的人”,那么在招生过程中就要选拔出真正符合北大标准、认同北大理念、向往北大精神的优秀学生。他提出北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四大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及能适应大学学习和学科研究的基础知识;二是要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新欲望;三是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四是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未知世界的能力。在招生中,北大招办一直致力于建设扎根北大的招生文化,要在招生中体现北大人的风格、风采和风度,要有一以贯之之道,这就是要将招生作为对学生青春的陪伴,对成长的支持,给予学生真诚的关爱和切实的帮助。因此,北大招办在招生工作中强调理性引导考生,真正做到为考生服务,对考生负责。他对即将面临高考和所有向往大学的中学生们说:“你们将要面对的,不是简单的大学选择学生或学生选择大学的问题,而是要抱定理想和信念,负责任地选择你的未来。”
家长对北大生活兴趣盎然,学生对未来发展满怀期待
考生和家长关注今年北大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计划等“硬指标”,同样对北大的校园文化以及学生进入北大后的生活充满好奇。
国际合作部的展位前聚集了很多家长,考生纷纷表示对北大能提供的世界化视野与平台十分憧憬,一位北京高三男生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大家都时兴到美国留学,但是我对瑞士情有独钟,对各种‘冷门’留学目的地也很好奇。北大提供的交流种类很多,各种小众需求都能满足,我的计划是先到瑞士交换一个学期,再参加一些到非洲、南美等国家短期交流的项目,最好能有一份国外的实习机会,这对我出国读博有好处。”
就业与指导中心的展位也十分火热,记者发现,有些考生尚未进入大学,就已经对更远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带着目标来北大学习,突出了自身的个性和理想。“我女儿说要当古建筑修缮大师,一开始我们还不太同意,但是自从全家一起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后,我理解了她的想法,也支持她追求梦想”,接受采访的蔡女士说道,“这条路不好走,需要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我们认为北大是最好的平台。”
(撰稿陈迩冬,王茜雯、罗毅亦对本文有所贡献;文章有改动)
责任编辑:戴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