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高考:祖辈改变命运 孙辈更多选择

2017年06月04日 08:47 华声在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三代人的高考

祖辈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孙辈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

 

1959年参加高考的许振杰。1959年参加高考的许振杰。

 

 

1989年参加高考的许坚。1989年参加高考的许坚。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许哲彬。组图/记者金林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许哲彬。组图/记者金林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如果从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算起,已有65年,中国高考经历了三代人。

一个家族,第一代通过高考读大学的人,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往往能给子孙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路径。

高级工程师许振杰1959年参加高考,大学毕业被分配工作,为了让儿女读书更方便,他还换了工作岗位。1989年,他的儿女参加高考;几天后,他的孙子也将步入考场。

本报记者范典实习生王悦婷程琳岳阳报道

6月7日,岳阳市一中的00后考生许哲彬将走上高考考场。这个祖籍广东的岳阳小伙,已经是家族第三代高考考生。

许哲彬家的高考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那一年,他的爷爷许振杰走进考场,考入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前身),从此离开广东潮安老家,改变了人生路径。

5月26日,在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厂区内,退休高级工程师许振杰谈起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的高考。回顾1959年高考,许振杰说,当时相信“行行出状元”,并不觉得高考能改变命运,现在看来高考对人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第一代 如果没参加高考 也许会早早成家

1940年,许振杰在广东潮安出生,是家里第三个孩子。父亲早逝,兄弟姐妹4人都靠母亲抚养,家庭条件并不是太好。在战乱年代,哥哥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进入部队工作,为家庭分担了一些负担,也给许振杰提供了上学的机会。

“那时候根本没有高考冲刺。”16岁时,许振杰在金山一中读高中。那时全县只有一家电厂,是给工厂供电用的,普通家庭一到晚上就黑乎乎的,只能用煤油灯照明,许振杰偶尔还要劳动,根本没有课外复习时间。

“那时候,没觉得高考有蛮大意义。”1959年高考,许振杰走进考场时,根本没把它看成是改变命运的一场考试。“那时候讲究一颗红心永向党,行行都能出状元。”

当年,许振杰填了三个志愿,第一志愿中科大没录上,第二志愿华中工学院动力专业把他录取了。1959年秋,许振杰挑着一担行李北上武汉求学,再回家已是1966年。回到家时,没有读大学的姐姐妹妹已结婚生子,“如果我没有参加高考,应该也会早早成家吧。”

大学毕业后,许振杰先被分配至甘肃玉门油田,然后又被派到岳阳的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并在此安家。之后有了儿子许坚和女儿许慧。

第二代 毕业随父亲进入石化行业

1988年,儿女读高二时,许振杰一家还住在长江边的厂区,许振杰看儿女每天上学要花一两个小时在路上,决定搬到学校边上的厂区工作。

那时,许振杰已是一名处长,为了儿女的学习,他放弃了处长职位,申请调到一个技术岗。1988年底,他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为儿女争取到一个较好的复习环境。

1989年,许坚和许慧参加高考,许慧考上了长沙铁道学院,许坚发挥失常,在湖南读了一所大专院校。毕业后,他们都和许振杰一样,进入石化行业工作。

不过,高考一直都是许坚的一个心结,结婚之后,他都不愿意谈这件事。许坚的妻子肖峻说,她从许慧那里了解到,高考第一天,小区有一名老人去世,鞭炮响了一晚上,许坚一夜没睡好,结果影响了第二天的考试。

第三代 选择有很多 不过要通过努力

2000年,肖峻为许坚生下了儿子许哲彬。小时候,许哲彬学过吉他,也学过画画。初中时,为了考长沙的高中,他放弃这些爱好,转而学习奥赛课程,不过后来没能如愿,高中读了岳阳市一中。

肖峻说,儿子进入高考状态,是在高三下学期,高二之前,他还参加了多种社团活动。另外,许哲彬是NBA球星科比的球迷,科比来中国时,他会为了见偶像一面,专程跑到别的城市。

“现在的小孩,压力有点大。”许振杰告诉记者,他经常对许哲彬说的一句话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作为爷爷,他尽量不给孩子太大压力。许振杰认为,现在的升学压力很大,“如果说儿女只是在高三有升学压力,那么到了孙辈,升学压力已提前到初中了。”

高二下学期,许哲彬真正感受到了压力,他一次考了年级200多名,还有一次考了年级300多名。经过一个多学期努力,许哲彬现在的成绩已进入年级前100名。

许哲彬遗传了爷爷乐观的性格,即便高考就在眼前,他也不会采取疲劳战术,该休息时休息,该学习时学习。午休时,甚至还会和同学聊上一中午。

对于未来,许哲彬告诉记者,父辈的工作都随爷爷,毕业后进入石化行业,但他有更多的选择,大学他想学经济学或者计算机。“要实现这些,高考就是机会,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

旧闻新读

“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恢复高考正式拉开序幕。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报道提到:“今年将进一步改革招生制度,努力提高招收新生的质量,切实把优秀青年选拔上来,为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尽快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

“在我国,现阶段还不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招生只能选拔少数青年上大学。被录取的青年,要决心为革命学好专业知识;未被录取的青年,在实践中同样可以学政治、学文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因此,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论是上大学,还是下农村、进工厂,都应该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记者范典实习生王悦婷程琳

高考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3192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827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