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艺术源于生活 重视“同理心”培养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源于生活 重视“同理心”培养
2018年06月13日 17:00 新浪教育

  华南理工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成立于1997年,学科发展追溯至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学院拥有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经过长期的发展,学院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岭南风景园林、建筑与文化研究古建筑文物保护修复、岭南民居研究、亚热带建筑技术科学等方面办出了特色,形成了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何志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何志森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锁定新浪网教育频道,这里正在进行的是2018《高考大讲堂》。今天节目当中,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何志森老师,何老师欢迎您。

  何志森:各位新浪的网友你们好,我是何志森。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您之前是做了三年的工作坊,之后才选择了华南理工大学。您为什么选择广州这座城市?又为什么会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呢?

  何志森:我从2013年开始在中国各个地方做工作坊,去了大概有七八十个高校,最后在2017年的时候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建筑学院。我先说城市吧,其实我是一个特别不喜欢吃的人,但是在这四年当中,来到广州,我真的是喜欢上了广州的食物,所以广州对我来说是改变了我对食物的看法。我在广州也做了特别多的工作坊,第一场工作坊是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的,我做下来三年,当我还没有正式成为建筑学院教师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四五个工作坊了。所以,其实我对华南理工大学已经了解特别深了。真正打动我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其实是我觉得华工跟很多高校非常不一样,它有一个学术的包容,我特别欣赏。它会让你做你喜欢的研究方向,这在很多高校是比较难得的,也可能是基于广州这个城市。

  第二个打动我的是,我来到这里是因为孙院长和书记。我们在香港的一次交流当中,我觉得他们特别真实。他说“志森,华南理工大学并没有多少钱,但是特别需要你,特别赞同你的方式。”我就特别感动,好真实啊。所以,我特别心动。我也蛮荣幸的,我觉得能到华工教书,而且华工的建筑学院在中国蛮有名的。所以,这就是广州和华工打动我的地方。

  主持人:看来选择一座学校也就是选择了一座城市在您身上得到了印证,也让您在这座城市扎根下去。在您看来,华南理工大学给您的印象是什么呢?

  何志森:我觉得它特别务实,它跟广州这个城市特别像。广州人特别低调,经常说“低调到尘埃”,他不会太张扬。华南理工大学给人的感觉是特别特别朴实,每一个人都是做好自己的东西。这个对我印象特别深,大家都做好自己的工作。

  主持人:可能这就是“有些东西说不出来,但就是觉得它特别的好”。

  那您觉得我们建筑学的学生和其它高校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何志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的学生应该说是高考最优秀的学生,他报考了华工建筑学院,基本功特别厉害,特别聪明。我觉得在很多其它高校里,华工的学生如果说他的一个特点的话,我觉得跟这个学校特别相似,特别朴素,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我认为华工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方向,他们知道以后自己要做什么,所以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理由。很多时候我在艺术学院和美术学院教书,华工建筑学院的学生另外一个潜力是,他的艺术修养方面还是蛮厉害的,让我特别惊讶,我们有一个课程叫“菜市场里的美术馆”,让学生把菜市场变成他心中的一个美术馆。刚上这种课的时候我特别担心,因为是理工生,没有像文科生和艺术生那么天马行空。但是后面我才发现,其实在他们心中的另一边,他们的艺术细胞非常强大。这其实和南方的天气、文化、食物也是有关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因为广州是一个特别生活的地方,这种东西反而会影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有这方面的潜能。可能很多潜能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但是我觉得他们真的是文武双全的一群孩子。

  主持人:看得出来您也是非常喜欢这一群孩子。您之前也说您辗转大概七八十个学校教书,也去过很多国家,那您觉得中国内地的学生和国外的一些学生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何志森:如今由于网络、微信、自媒体,包括新浪,各种各样的媒体,现在太多了,很多东西有一个同时化,比如说在国外的高校汇报,我们在网络上都可以看到。所以,现在的学生都知道很多外面高校是怎么样进行上课,老师怎么讲课、学生学什么,这样的区别会越来越减少,这种边界也会越来越少。总的来说我觉得国外的学生可能会更有一种跨界的思维,他可能看到这个东西,比如说建筑,不会马上想到这是建筑学,这是艺术,这是数学。他如果看到一个跟建筑学完全不相关的东西,他会努力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他们的跨界思维可能会比内地的学生强很多。很多时候中国内地的学生真的基础功特别特别强,很多时候会在一个盒子里跳不出来,但是国外的学生也有他非常独特的强项,中国学生也他另外一方面的强项。中国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特别渴望学到东西。国外的学生可能求知欲没有这么强,可能因为他的生活环境、城市福利比较优异,可能更多地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读建筑学,或许最后没有从事,他的压力没那么大,这两个会稍微的不一样。我们的小孩可能还是蛮有压力的,在读书的时候,我是建议把所有的东西给放下来,读自己喜欢的东西。

  主持人:其实我们中国学生也是和根植于他深处的传统文化有关系的。

  何志森:是的。

  主持人:您能谈谈您现在在华工教的一门课是什么?老师的角色对您来说是什么样的呢?

  何志森:我就谈谈我刚刚结束的一堂课吧,比较有印象,叫做《菜市场里的美术馆》。我们有五组学生,让他在菜市场里生活、工作,跟摊贩一起卖菜。中国学生的同理心、观察力、创造力,由于大家就在看手机,这方面的能力会被慢慢下降。现在小孩子七八岁就有手机了,好可怕,一天到晚就玩手机,放视频给他看,从小的灵感会越来越弱。这个课程,我想把他们拉到最真实的生活当中,离开校园,离开围墙,去感受平凡的生活。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学校或教科书上很难做到。我们有五组学生,这是一个风景园林的研究生课程,有8个学生报了,但是有12个是本科生自愿参加,所以是20个学生,特别好玩。我举个例子,有一组学生是给菜市场做饭,一般菜市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淡漠的,大家都忙于自己做生意,有一点时间就看手机、休息、睡觉,所以互相之间也很少交流。学生就想着菜市场一般都是给人提供做饭的食材,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给他们做一道菜。他们想了一个主意,让每一个商贩贡献一种食材,比如有人贡献一个西红柿,有的人贡献一块豆腐,有的人贡献一个鱼头,把所有的食材混在一起,做了一锅粥,最后把粥装在一个小碗里送还给他们,并告诉他这些蔬菜是谁提供的。通过吃这碗粥,人跟人之间拉近了。有人说“啊,这个黄阿姨,我都来了三四年了,都不知道她在那儿卖豆腐”。变成了一个营造人跟人之间关系的桥梁。我开始思考,我是一个设计师,到底什么是设计?做了一碗粥是不是设计?我们建筑师设计一个空间,其实就是营造人跟空间的关系,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做了一碗粥,无形的东西,算不算设计?我们在反思,没有一个答案,我就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特别特别聪明,他们反思的能力、质疑的能力、好奇的能力,我觉得在很多高校中是比较强的,这跟广州的文化、生活、吃很有关系。

  所以,这个课程很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建筑学,因为它没有设计东西出来,他们只是做了一碗粥,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学生做了摊贩的经历,这种经历、对生活的认知,是他在大学课堂里很难能够读到的。

  这是我最近做的一堂课,还是蛮感动的。我重新认识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开始的忐忑不安,担心他们不是美院的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能不能接受?这不是设计,他去做饭,能不能接受。最后从每个学生的反思、思考来说,觉得是蛮成功的。

  主持人:确实,您刚才也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确实这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一场体验,相信他们也会给您一个大大的惊喜。

  您作为一个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思维和能力呢?

  何志森:同理心吧。我之前做过一个演讲,在这个演讲里讲到了“同理心”三个字,当时场面好像沸腾了。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同理心,可能他很多时候把同情心混在一起。

  主持人:是的。

  何志森:同情是高高在上的怜悯别人,同理心是当我们两个人互换角色的时候,我的生活会怎样。比如当我采访你的时候,我会怎样,这是同理心。我觉得同理心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我在设计一个作品,我不知道使用者的感受,那么他最后的作品会是我作为一个设计师自我感动的一个成果,我觉得好用,我觉得好看,我就是要做。但是很多时候它跟场地,跟使用者没有任何关系的时候,其实这种设计可能会是一场灾难。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在做设计之前,如果没有同理心,我是觉得谈都不要谈去做设计。我教的很多门课,都是注重培养他的同理心,他的观察能力,跟陌生人交流的能力,创造能力。各种各样这样的能力。

  主持人:确实,作为一名设计师,他能创造一种精神上的舒适感,这是很了不起的。那您在节目的最后能给报考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一些建议吗?

  何志森: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院的老师,当然我特别想让那些对建筑特别感兴趣的,我说的兴趣是从内心出发的,从小对创作特别感兴趣,对建筑特别感兴趣,对城市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欢迎你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这是比较客套的一句话。但是接下来我要讲,我觉得人的一生特别短暂,很多人其实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都不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喜欢做什么,我希望你们回想三十年前的时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职业,就是自己真心的觉得做这个职业会感动到自己,让自己有这个激情的一个职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就是你人生成功的一个基点、一个起点。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何志森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很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内容,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您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设计理念。再次感谢您做客我们访谈间,谢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