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1994年5月1日,俄罗斯人如同往年一样在列宁陵墓前举行了游行。 但也许这是他们在列宁陵墓前的最后一次游行。因为1995年5月1日,人们将再也看不到列宁的遗体,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决定把列宁的遗体迁往圣彼得堡的沃尔科夫公墓,埋葬在他母亲坟墓旁边。法国记者走访了保护列宁遗体的专家尤里-德尼索夫-尼科尔斯基,他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差点被埋葬 当年列宁去世后曾面临一个如何处理后事的问题。如果列宁不是在莫斯科常见的严冬中与世长辞,那么他的尸体也许早就被埋葬了。 广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列宁去世后,党内对其遗体的处理意见分成三派,托洛茨基提出火化;斯大林则主张安葬在克里姆林宫下,与已长眠此处的早期俄国英雄为伴。斯大林的意见似乎占了上风。因为连下葬仪式的时间都已内定了。此时此刻,卢那察尔斯基和克拉西深为人民群众中对死者表现出的虔敬情绪所感染,建议党中央永久保留列宁遗体。他们俩的建议被采纳,于是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列宁遗体的保存。但最近,年轻的历史学家阿列克谢-哈努为撰写一本历史书查阅党的档案时发现了一份当年写给列宁遗体保存委员会的报告,从而揭出了当年迟迟未决定如何处理列宁遗体的真正原因。 据该报告说,为了得到一个理想的处理方案,医生们使用不同方法在几具尸体上作过试验。列宁是1924年1月21日逝世的。此前,1月17日,医生曾对一具尸体进行防腐处理,23日又对几具尸体(其中包括女人尸体)做了同样处理,直到此时,保存列宁遗体的想法尚未提出。人们据此推断,列宁逝世前有人向医生下令,让他们研制一套遗体防腐处理方法。绝大多数医生害怕试验失败后惨遭不幸,便一个个打了退堂鼓。惟有一名犹太籍的生物化学专家鲍里斯-泽巴尔斯基敢冒风险。然而,第一次试验失败了,好在寒冷的天气仍然持续。 3月28日,一位名叫弗拉基米尔-沃龙比耶夫的解剖学教授应泽巴尔斯基的请求前来支援。经过多次试验,他们二人终于制成了神奇的溶液。其实原理很简单:在抑制细菌的同时,用溶液取代组织里的水分。 117个陵墓方案 起初,列宁陵墓是近百名热情高涨的工人在建筑师奇楚谢夫的指挥下仓促建成的,全是木质结构。1925年底,苏共向全国发出倡议,要他们参加列宁陵墓的设计工作,一时响应者云集。据档案记载,当时共收到117个方案。 设计者们大胆地提出了各种方案,有的独具匠心,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有的出于虔诚,个人崇拜之情跃然纸上;有的则反映了封建帝王思想。譬如明斯克的一名公民提出建造一座高达26层的塔形建筑物,象征巍然屹立的列宁形象,党中央和部长会议各机构设在其中,塔顶两盏巨型强光探照灯似列宁的双眼一样发出耀眼光芒,照射城的四周。 另一名应征者提出的设计方案具有相同的隐喻风格--建造一座站立在地球上的巨型列宁像。一个著名的建筑师设计的方案是复制巴黎艾菲尔铁塔,使其屹立在红场上。总之,大多数设计方案概括起来讲,与其说是建列宁墓,不如说是建教堂,所不同的,只是把十字架换成了五角星红旗,圣像换成了列宁像。这些设计方案理所当然没有被斯大林采纳。 最后最高当局决定仍由奇楚谢夫负责设计,目前的列宁陵墓便是他的杰作,是用大理石建造的。 列宁陵墓于1930年竣工,曾经倾向于保存列宁遗体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诸如加米涅夫、季诺维耶夫以及布哈林等却先后遭到迫害。列宁陵墓指挥部的几任司令,包括列宁早期的卫队长,也先后被处决。 沃龙比耶夫因患肾脏病于1937年接受手术后不明不白死亡。泽巴尔斯基最终也未能逃脱厄运。 数次历险 70年来,列宁遗体经历了各种灾难。几年前,有人向列宁墓投掷了一枚炸弹,炸死数人,但列宁遗体未受任何伤害。还有一次,一枚炸弹炸坏了列宁的水晶棺,但未触及他遗体上的半根毫毛。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遗体在西伯利亚的一次历险。 参加保存遗体试验的泽巴尔斯基说:“1941年7月的一天,上面通知说,由于德军节节进逼,列宁遗体应被转移走,但只给我们两天的准备时间。我们只能匆匆收拾一番,携带了保养遗体所必需的器械和物品。我们是在夜幕降临后秘密出发的。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7月3日,因为斯大林当天向全国人民发表了讲话,而他自6月21日以来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一列政治局专用的装甲列车在拉罗斯拉夫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等着我们。我们及家人伴着列宁遗体占了一节车厢。 列宁陵墓卫队司令带领40名卫兵坐在另一节车厢。那一年夏天非常闷热,为了预防列宁遗体受热,一路上我们不时给遗体盖上一条淋湿的床单。上面给了我们一大瓶酒精,我们遂用酒精擦列宁遗体以防止出现感染。由于旅途中食品匮乏,我们在车站用酒精换食品,这使我们得以生存下来。” 这是一次艰难的旅行,5天后装甲列车抵达终点站---秋明。这里是西伯利亚油田的中心地带。当地党政军负责人像迎接政治局成员一样迎接他们一行。泽巴尔斯基和列宁遗体住在前农学院的一幢叫做“白宫”的二楼里,其余人住一层。这次历险为这些医学专家提供了一次机会,即每天能守在列宁遗体身旁,而不像在莫斯科那样受到种种清规戒律的限制。他们可以利用这个自由机会进行新的试验。结果列宁遗体不仅不像谣传的那样受到损害,而且接受了一次真正的青春疗法。在秋明,列宁遗体可以免遭在莫斯科时成千上万参观者携带的各种病菌的侵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安置列宁遗体的水晶棺不是密封得很好,感染的威胁随时存在。在秋明,医务人员对此进行了改善。 因此,1945年3月,当列宁遗体返回莫斯科时,人们发现他的容貌栩栩如生。列宁遗体保存委员会进行了一次全面仔细的检查,发现列宁遗体保存得很好,甚至比刚去世时的情况还好。其实,列宁遗体保护专家德尼索夫和沃龙比耶夫在列宁去世后曾对其遗体做过技术处理。他们先是除去经防腐处理后尸体上出现的色素斑点,之后填高了已塌陷的鼻子和眼睛。 几十年来列宁的遗体到底是怎样保护的呢?德尼索夫说,每星期一和星期五他都要对列宁遗体进行保养。他首先进入消毒室,换上白大褂和手术帽,然后走近水晶棺,打开棺盖,抱起涂了香料的列宁遗体,放入四轮推车。列宁遗体被推到消毒室后,德尼索夫借助显微镜对遗体进行常规检查。据德尼索夫说,有时若发现遗体上出现小的蚀变,在征得卫生部同意后,也做过极小的组织移植手术,但这种情况不常发生。德尼索夫说,他曾数次对列宁遗体上的提取物进行过化验,把其同一个刚死去的人的化验结果相比,差别是微乎其微的。专家们发现他的肌肤仍是红色,如同刚逝世一样。检查完毕后,负责室温和湿度的工程师便会把计算机每10分钟存储的数据递给他过目。室温维持16摄氏度,而湿度不超过70%。检查完资料后,德尼索夫遂开始正式工作,他小心翼翼地往遗体的脸部和双手涂抹药物。他使用的是一种70年前研制的特殊溶液。迄今,负责保养列宁遗体的专家已换了三代,但这种溶液配方仍不为世人所知,之后,他整理死者身上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单,掸掸不大可能有的灰尘。这些工作做完后,他再仔细纠正列宁仰卧的睡姿。至此,为时两小时的保养工作才算结束。 春去秋来,几十年来,德尼索夫教授一直严格按照这一程序工作,惟有每隔18个月他对列宁遗体进行大沐浴时才中止。洗澡时,他除去列宁身上的衣物,把他放在用特殊配方制成的溶液里浸泡整整两个星期。对溶液的配方,德尼索夫一直守口如瓶。当美国人问他时,他总是说:“你们美国有商业秘密,而我们也一样。”张玲芳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